深圳初中语文教师群(88517164)群员原创——
“童年的风筝
胡蓉
闲暇时,抬头望天,竟也能在一片繁忙的空隙间找到一只漂浮的风筝,摇摇晃晃的的翅膀,花花绿绿的颜色,是晴空中一抹清新而浪漫的气息。
我也有过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在童年记忆的天空中轻轻飞翔……
那是春天,大堤上的杨柳都开始蒙上了嫩绿的纱。我和姐姐上学,每天看着柳树的叶子一天绿似一天。风也暖起来,一夜之间吹醒了藏在泥洞里的青蛙,我们追逐着这些腿脚僵硬了一个冬天呆头呆脑的家伙,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开始最原始的体能锻炼。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学校于是组织放风筝比赛。要求学生每人都要带风筝来学校。我低着头坐在下面,看着同学们兴奋地议论着,一脸的无措。
我家的条件我知道,父母每月为我和姐姐买颜料已经花费了不少钱,那一张张素描纸,一盒盒颜料都极其的昂贵。一只风筝对我来说,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父亲严厉的面容浮现在眼前,我一把摘下刚拔芽的柳条,搅成一圈,又一随手扔进了河里。
果然一切在我的意料之中,父亲断然拒绝了我的要求。我早已记不清外公是如何得知了我要风筝的消息的。当父亲笑嘻嘻地告诉我,外公要亲手给我制作一只风筝时,我却是没有任何一丝的惊喜。因为我早已上过自制作品的当。
同样是学校要进行小制作比赛。很多同学为了得奖,花钱买了各种昂贵的玩具,然后拆了重组重装,美其名曰——发明创造。我除了会动笔画几笔竹子青松外,没有任何动手能力,也没钱去买那些奇形怪状的玩具。
为了完成任务,父亲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块薄木板,让我在上面画了一栋平房,最简单的线条。那时,我对房屋的概念紧限于红砖黑瓦。平房画好后,父亲居然陶出了一把锯子,抬起一条腿,把模板踩在方凳上,踏紧,然后沿着线条边框锯起来了。那天刚好停电,昏暗的烛光下,我看着那土里土气的平房一点点在锯子的拉扯下呈现出粗拙的模样。我极其厌恶那房子,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同学漂亮的玩具重组的作品。
父亲揩了揩汗,拿来纱布,细细地打磨那平房的边框。那些毛毛剌剌的小木刺变成灰末,洒了一地。
第二天,我甚至没敢将那块破木板交了上去,毫无疑问,它会被淘汰了。父亲一夜的辛劳就这样永远被我藏进了书包。
从那以后,我小小的脑袋里就形成了一个概念,东西一定要去商店买的才是好的。而今,又让我去拿自制的风筝参加比赛,我极其不情愿。外公那把年纪,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不料,几天后,我居然收到了一只白色大鸟,那是一只用白纸糊的大飞机。飞机头上还贴了鲜红的五角星,巨大的翅膀静静的伸展着,机身上居然还写了几个字:东方红一号。竹篾制的骨架,结实精致。外公拿着一个精致的线卷筒,教我怎么放线。父亲摸着那只大白鸟,居然拿出了平时舍不得用的装订线,白白的一大卷,粗粗的,说是给我做风筝线。我看着外公把线装好,想着,这么粗的线,我的风筝绝不会断线的。
我扛着那巨大的飞机,一路走向学校,在路人和同学们惊讶羡慕的眼光中高昂着我那小小的脑袋,把脑后的马尾辫甩的一楞一楞的。我的飞机肯定是飞的最高的。
下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组织我们到大操场,开始放风筝了。我看到周喆把他那只红绸纸做的菱形风筝放上了天。那鲜艳的红色在蓝蓝的天空格外耀眼。我迫不及待地搬出我的宝贝,飞快地跑起来。可是,我的风筝只在两米高的空中晃了一下,就笨笨地落了下来。地上的煤渣把那洁白的机翼扎了好多小洞。我既心疼,又不甘心,重新来。
我跑了多次后,终于以失败告终,而周喆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红风筝居然越飞越高。我气急败坏地看着被煤渣染得黑黑,且千疮百孔的风筝笨拙地躺在地上。
最终,班主任为了安慰我,给了我一个最佳制作奖。可是,我很不情愿抱着那破烂玩意回家。等到天黑才磨磨蹭蹭地往家走。早上那全世界唯我独美的劲头全没了。
外公戴着老花镜,仔细地查看着破风筝,寻找着他的作品为什么只好看不中用的原因。尔后,又重新糊了白白的纸。一只崭新的风筝又出现在我面前……
也许,是那飞机太重了,也许,是那竹篾不够轻细,也许,是父亲的装订线太粗了,也或许,是那天的风太小了……
只是,今天,当我看到天上浮着的风筝时,突然就想起了那只风筝,那只没让我放上去的笨拙的风筝,那只载满了家人对我的爱的风筝。只是,那时,幼小的我,不知道,那朴素的行为背后的深深的爱……
去年,我去了风筝之都,在潍坊那座小小的城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绢布风筝。看着那些工匠认真地制作着一只只风筝,我突然就想起了外公,想起来父亲,多年前,他们也这样描线,制蔑,上色……
我买了一只蓝色的蝴蝶绢布风筝,看着它悠然地飞在天空,它还能找到当年那只飞机风筝的足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