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语文梦
——我与读书月这十年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少堂
(说明:本文是《特区教育·理论版》约我写的“命题作文”。编辑要我围绕“我与读书月这十年”写作,2000字以内。开始我没有答应写,回答说这种文章是小孩子写的。最后顶不住编辑灌的“迷魂水”,就写了这篇稿子。发在该刊2009年11期。我要他们最好不要删改。这是我的原稿。)
中国古人留下一句可能会永远流传的名言:十年磨一剑。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也毫无例外地和无数的中国人一样,曾无数次地见到、听到或引用过它。假若说,过往的时光,我曾耳闻目睹过或者言说过这句话一万次,那我要肯定地说,其中至少有九千九百九十次是没有懂得其真正意味的。
真正懂了这句话的内涵,那是很晚近的事。
是啊,人世间,有些话,有些事,有些诗与文,乃至我们天天熟见的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那狗吠,那鸡鸣,那青砖红瓦,那老屋顶的炊烟,那晨曦与朝露,那明月和星辰,还有那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的悠悠的晚风……不到时候,是不会懂的吧?是的,不到时候,就是请你浸润或领略一千次,或是请私塾先生跟你解析一万遍,你也不会懂。
什么时候算“到时候”了呢?
我,今天,到时候了吗?
我当然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回眸自己的人生经历,蜿蜒曲折当然是谈不上的,多姿多彩更谈不上。只是,像许多平凡的人一样,经历了或者不得不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与情,而不一样的是,这些事与情,又并没有都水过无痕,它们中的一些,或者说许多,在我,并不是一般的事与情,而是一种文化事件,一种心灵事件,足以让我掂一掂“十年磨一剑”这句话的分量,窥一窥“十年磨一剑”这句话的堂奥。
“深圳读书月”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心灵事件和文化事件。
说到“深圳读书月”与我,就不能就事论事,而要说到语文在我生命中的分量。
我之所以深度参与“深圳读书月”,与其说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不如说是应答一种生命的召唤。
英国大作家哈代说过一句名言:“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应答。”这句伤感的名言让我刻骨铭心。
我,是带着语文人的“语文梦”,来到深圳的;是跳着语文的脉搏,唤着语文的名字来到深圳的。
——但是,她应答我了吗?
我呼唤着语文的名字执著而来。1999年,我从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丢开那里创造的不大不小的一切的一切,来到深圳,做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研员”。不要以为“教研员”是“教学研究员”的简称,更不要以为“教研员”的“员”和“司令员”的“员”同义。都大把年纪了,你骗不了我,我心里有数:“教研员”这个“员”,和“守门员”、“保安员”、“收款员”、“勤务员”的“员”,才是一样的意思。但是,语文的呼唤对我是一种生命的呼唤,应答生命的呼唤,失去一些东西——其中也许用世俗的眼光看是一些重要的东西——是值得的。
我呼唤着语文的名字潇洒而来。我是1999年11月通过面向全国的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到深圳市教科院(当时的市教研室)做语文教研员的。初来乍到,我就着手进行深圳市语文教研工作的战略规划。整整十年了,我现在都能很自豪的展示当年我的工作计划的核心内容:
总目标:努力开拓进取,力求使深圳市中语学科教研工作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
指导思想: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总的指导思想。
宏观思路:以提高我市语文教育质量为中心工作。坚持四个“两手抓”,即一手抓教师,一手抓学生;一手抓高中,一手抓初中;一手抓高考,一手抓中考;一手抓常规教研,一手抓课题研究。坚持“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以“语文味”课题为龙头,努力探索符合深圳实际的语文教研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模式。通过高初中和师生的两手抓,既要出成绩,还要出人才;既要出经验,还要出理论。提倡科研兴教,创办深圳市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营造热爱读书写作的语文环境。力争通过六七年的努力,进一步增强我市中语学科教育质量在广东省的优势;出1—2个在全国中语界有影响的教改实验;出1—2位在全国中语界有影响的教师;基本把握中语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规律,使既符合深圳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教研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模式成型;创立有深圳特色的语文教学流派……
太容易看出,在上述思路中,创办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是面向学生的重要举措。
我呼唤着语文的名字,顶着压力与阻力,继续往前行。是的,你可以把我创办“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这种举措看成是为了工作,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一个梦想,一个语文的梦想,我在应答语文的呼唤。那是生命与灵魂的呼唤。正是生命和灵魂,激情与梦想,为深圳读书月铸就了一个影响很大、社会效益很好的活动品牌。
你要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引你为知音:“为什么你将你的目标的达成限定在‘通过六七年的努力’而不是更长的时间范围呢?”很好,我告诉你一个回旋在我心底的信念:当年那样强大的日本鬼子,中国人民只用八年时间就把它赶跑了;现在这样好的条件,用六七年时间难道做不出一件像样的事情来么?
你要是还要问这样的问题我会把你的提问当成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你当年定下的目标实现了吗?”按照那句名言,我只能这样回答你:“十年磨一剑,霜刃已曾试”。但是,如果你还要继续具体而微地追问,我就会不好意思了,但,是自豪的不好意思,只好请你去“百度”一下“语文味”或“程少堂”了。
我呼唤着语文的名字,呼唤着语文的名字继续大踏步地往前走。我的灵魂在荒原上起舞,我的灵魂在冰山上歌唱。
我是一个追梦人。
在梦中,我轻轻呼唤你的名字——语文。
(2009年10月27日)
(补记:其实,成为深圳读书月另一品牌的经典诗文吟诵,最初也来自我的创意。2002年第三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我发起并操办过第一届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诗文吟诵大赛,节目水平很高,读书月组委会拟将其中一等奖的节目拿到当年读书月总结表彰大会上去演出。后来组委会想做大,于是演变成请名家来演出。以上这段文字没有写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