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邓德森:“爆班”杂谈》
     阅读次数:155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邓德森:“爆班”杂谈

 
 
“爆班”杂谈
 
邓德森
 
    近年辅导中小学生学习写作文,孩子们来自城区各中小学。课余和学生闲聊,了解到一个颇为惊人的数字:他们所在的班级,少者六七十人,多者八九十人,甚至有逾百人者,这着实令“友邦惊诧”了!不知那按规范修建的教室空间,怎么就塞得下如此众多的人儿?小学生个头小倒还可以“硬塞”,只担心那偌大的正在天天向上茁壮成长的近百名初中生是怎么装进去的!对这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状况,不知道怎么形容好,想了半天,只好杜撰出一个词儿:“爆班”。
 
    在下大半生从教,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搞过教研,走访过不少学校,如此的“爆班”却是从未见过。我教过的公办私立学校,一个班普遍是三四十人,最多的五十余人,最少的只有几个人。真不知道“爆班”的老师们是怎么上课的。不说别的,单是把近百号学生的名字记下来、对上号、不叫错就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更遑论批改作业、个别谈话了。
 
    一边是超负荷的“爆班”,一边是沉重的考试指挥棒压力,老师的负担可想而知。而越是“教有成效”的老师班上学生越“爆”得厉害,这种怪现状就如此这般无限循环着。
 
    考究一下“爆班”的原因,自然是很多的:随着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理论上”学生数量减少了,所以原来的中小学校数也有压缩。但是,却出现农村学校班级不满员而城市学生爆长的怪现象。城市人口成倍增长,中小学校数却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少。农村的、外地的学生大量进入“教学质量”(升学率?)高的学校和班级,这爆班现象怎么会不出现!这说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家长和社会的“质量观”都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基础“硬件”——学校。
 
    但百姓们还是想不明白:现在国家那么富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呼啦啦一冒一大片,闲置的空房比比皆是,怎么就冒不出几所学校来!没有钱吗?不是连美国佬也还欠了俺们几万个亿吗?没有老师吗?大学扩招了多少倍,待业求职的大学生哪里找不到,怎么就建不起几所学校来!不是说“以人为本”“教育兴邦”吗?嗨嗨,但愿这话儿不只是挂在嘴巴上。
 
           2009-10-12
 
                                                                           (感谢邓德森老先生惠寄)
 

最后更新[2009-1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