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天才诗人兰波的精深乐章》
     阅读次数:545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天才诗人兰波的精深乐章

天才诗人的精深乐章
深圳《晶报》2009年11月14日
高骧
  阿尔蒂尔·兰波(1854~1891)  1891年11月10日,法国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兰波因病去世,匆匆走完了其短暂的一生。  兰波出生于法国夏尔维尔市,14岁开始写诗,到19岁搁笔,短短5年时间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全部作品。代表作有《元音》、《醉舟》、《地狱一季》等。
  《兰波作品全集》  王以培 译   东方出版社2000年3月版

  兰波是法国诗歌史上乃至整个现代诗歌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诗人。虽然他的诗歌写作之路只有短短五年,但是留下的作品却值得永久品读。

  “我们的欲望中缺少精深的乐章”,兰波在一首诗的结尾曾这样写道,其实,他留给世人的不正是精深的乐章吗?

  对兰波而言,“天才诗人”是一个过于浮浅的称呼,既无法概括其充满传奇的人生,也无法概括那些充满传奇的诗篇。

  兰波的父亲是名军人,在兰波6岁时弃家而去,兰波很少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严厉的母亲为全家的生计而奔波,又担心孩子们受父亲的影响会学坏,对孩子管教甚严。兰波从小天资聪慧而好学,成绩优秀,修辞课尤其出色。他最初的诗歌习作是用拉丁文写成并发表在校刊上。1869年,他以《天使和孩子》等两首诗获得了杜埃市科学院拉丁诗比赛一等奖,从此与诗歌结缘。兰波厌恶周围的生活环境,他渴望远方,于是三次离家出走巴黎和比利时。在巴黎,他遇到了诗人魏尔伦,两人发生了不伦之恋,分手后,兰波放弃了诗歌,开始了新的流浪。他做过雇佣兵、武器贩子、咖啡商人、勘探队员等,直到身患癌症才回到马赛,不久便告别了这个世界。

  诗人37岁的生命本已短暂,而属于诗的时间只不过是这短暂生命中的短短5年,兰波却用那梦幻般的写作传达了诗的真谛。对兰波传奇的一生,人们众口不一,但对于兰波在诗歌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即使最保守的批评家也不能不承认。

  已故的梁宗岱先生对法国象征派诗歌了如指掌,他这样评说兰波:“后者却是天才的太空里一颗怪宿,虽然只如流星一闪(他的诗都是从十四岁至十九岁作的),它猛烈逼人的intense光芒断非仓促间能用别国文字传达出来。”(这里的后者指兰波,前者是马拉美)诗有不可翻译的一面,但一部分天才之作却可以穿透语言的藩蓠,让我们看到诗性的光辉,《兰波作品全集》即是这样的作品。

  现代诗的源头之一

  1871年5月,兰波在给友人的信中表示,诗人必须是一个通灵者。他说:“必须使各种感觉经历长期的、广泛的、有意识的错轨,各种形式的情爱、痛苦和疯狂,诗人才能成为一个通灵者;他寻找自我,并为保存自己的精华而饮尽毒药。在难以形容的折磨中,他需要坚定的信仰与超人的力量;他与众不同,将成为伟大的病夫、伟大的罪犯,伟大的诅咒者——至高无上的智者!——因为他达到了先知!他培育了比别人更加丰富的灵魂!”

  在这段话里,兰波不仅预言了自己的一生,更预言了自己的诗歌。从兰波留下的140多首诗歌中,我们可以找到现代派诗歌的起源。

  对兰波而言,诗歌是生命的燃烧。他无畏于传统,传统对他来说就是死气沉沉的世界、刻板的规条、桎梏生命的枷锁,所有这些正是兰波所欲冲破的。兰波生活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急遽发展的时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也带来了社会的巨变,带给人们心灵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这些不能不影响到兰波诗歌的内容。

  兰波的诗充满反抗、对现实的厌憎,对异国情调的渴望。现实在他的眼里是污秽的,充满了压迫感,他饥饿、干渴、呼喊,“我发疯了”、“我厌倦得要死”。

  在传统诗歌中,苍蝇、厕所之类的不洁之物都属禁忌,但在兰波笔下都成为诗的意象。兰波后期转向去大漠丛林寻金探险,他的诗里充斥着仙人、王子、女神、古代城市、海伦、神秘的群岛、漫游的精灵、黎明的躯体、蓝眼睛的上帝、在伤口上奔涌的大海……正如他在诗中写道:“我的日子定了,我要离开欧洲。海气将会烧烤我的心肺,偏远的气候会把我晒黑……”

  兰波以一颗敏感的心灵面向这个世界。他不断捕捉头脑里一刹那闪现的东西,词与词、句与句之间完全是偶然性的结合,这也造就了兰波诗歌含蓄、多义、富有梦幻色彩的特征。

  兰波的代表作之一是他17岁时写的《元音》。在这首诗里,A、E、I、O、U每个元音字母都被赋予了色彩、味道、声响及动感等,以造成“视觉”和“听觉”、“色”与“音”的“交感”。诗中写道:“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短短两行诗,简洁,离奇得不可思议,而又让人若有所感。这首诗后来被认为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奠基石。

  华丽的幻境

  《孤儿的新年礼物》是兰波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诗中写道:“卧室布满阴影,人们隐约听见/两个孩子温柔伤心的低语。/他们正歪着脑袋,昏沉沉地梦想,/长长的白窗帘随风颤抖、飘扬……/——窗外受冻的鸟儿正互相贴近……”诗人将笔触对准了两个孩子,他们失去了母亲,在新年到来之际倍感寒冷,躲在窗帘后面取暖,但是,在这个“没有羽毛,没有温暖的巢穴”里,他们却在梦中收到了一大堆礼物:金光闪闪的糖果、亮晶晶的首饰,以及妈妈的亲吻。

  诗中有忧伤,也有爱的怀恋。与后期诗作相比,这首以梦入诗的作品语言清新晓畅,但似乎已可看出,从创作之始诗人就深谙诗歌要诀。随着不断的写作,兰波的诗歌意象日趋缤纷绚丽、灿烂炫目。尤以代表作《醉舟》为甚,且看其中的几段:

  我熟悉在电光下开裂的天空,

  狂浪、激流、龙卷风;我熟悉黄昏

  和像一群白鸽般振奋的黎明,

  我还见过人们只能幻想的奇景!

  

  我见过夕阳,被神秘的恐怖染黑,

  闪耀着长长的紫色的凝辉,

  照着海浪向远方滚去的微颤,

  像照着古代戏剧里的合唱队!

  

  我梦见绿的夜,在炫目的白雪中

  一个吻缓缓地涨上大海的眼睛,

  闻所未闻的液汁的循环,

  磷光歌唱家的黄与蓝的觉醒! 这首诗整整100行,通篇都是ABAB的交叉韵。诗中的“我”已然不是诗人自己,而仿佛一艘因醉而获得奇遇的生命之舟,览遍了整个世界壮丽、奇异的景观。阅读这样的诗,犹如进入一场华丽的幻觉。兰波的密友、法国诗人魏尔伦说:“这是一位大诗人显而易见的欢乐,幻境般的风景,勾勒出令人艳羡的漂泊之旅,并追求风格之超绝,而他的野心在这些诗篇中已然达到。”这样的评价实不为过。

  超越的语言

  兰波开始诗歌创作之时仍是古典诗居于统治地位的时代,严苛的格律与刻板的内容都是诗的桎梏。这些戒条对于兰波却不起作用,在形式上,他有意“打碎了作诗法的残酷的枷锁”,法语诗所要求的四音节、六音节、八音节、十音节和十二音节等等格律,兰波都打破了。阅读翻译成中文的兰波诗歌,虽然体会不出他在这方面的创新,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他诗歌中的美感。已故的兰波研究专家叶汝琏先生谈起兰波的“不齐整不连贯的语体”时说,“这种支离破碎的文体可与杂乱无章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存在着一种可找到的连接。”

  待到《地狱一季》、《彩图集》创作时期,兰波干脆弃用分行排列的诗歌形式,而是采用了散文诗的样式,拓展了诗的可能和表现空间,开创了最自由、最灵动、“最潇洒(同时也是最优美的)”法语诗风格。

  “在城里。我突然看到污秽泥土都呈红黑二色,就像邻室灯光晃动中的一面明镜,林中埋藏的珍奇!我惊叫:是幸运,是机会,我看到满天烟火弥漫;于是,财富珍奇如同一场大火那样燃烧,如同数不清的雷电喷涌迸发。”这是《地狱一季》中的一段,诗人摒弃了诗的外在形式,其实是在语言及意境上对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兰波对此有深深的自觉。在《语言炼金术》一文中,他宣称:“很久以来,我自诩主宰了一切可能存在的风景,我认为绘画和现代诗如此驰名原也十分无谓。”他相信自己找到并操有这种“语言炼金术”,并且写道:“我发明了元音的颜色!A,黑色;E,白色;I,红色;O,蓝色;V,绿色。我确定了每个子音的形态和动作,迟早有一天,我会用天然的节奏,来创造一种可被一切官能接受的诗歌语言。”

  ■中国诗人献给兰波的诗

  献给韩波:

  诗歌的烈士

  海子

  反对月亮

  反对月亮肚子上绿色浇灌天

  空

  

  韩波,我的生理之王

  韩波,我远嫁他方的姐妹早夭 之子

  韩波,语言的水兽和姑娘们的 秘密情郎

  

  韩波在天之巨大下面——脊

  背坼裂

  上路,上路 韩波如醉舟

  不顾一切地上路

  韩波如装满医生的车子

  远方如韩波的病人

  远方如树的手指怀孕花果

  

  反对老家的中产阶级

  韩波是野兽睫毛上淫浪的波

  浪

  

  村中的韩波

  毒药之父

  (1864-1891)

  

  埋于此:太阳

  海子的诗

  

  (注:引自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海子诗全集》,诗中的“韩波”即兰波,兰波生于1854年,而非1864年,疑为海子笔误。)

  追随兰波

  直到阴郁的天边

  潘维

  追随兰波直到阴郁的天边

  直到庸人充塞的城池

  直到患寒热病的青春年岁

  直到蓝色野蛮的黎明

  直到发明新的星,新的肉,新 的力

  

  追随,追随他的屈辱和诅语

  追随他在地狱里极度烦躁的 灵光

  追随几块阿拉伯金砖

  那里面融有沙漠和无穷

  融有整个耗尽的兰波

  

  追随他灵魂在虚幻中冒烟的 兰波

  甚至赤条条也绝不回头

  做他荒唐的男仆,同性恋者

  把疯狂侍候成荣耀的头颅

  把他的脸放逐成天使的困惑


最后更新[2009-11-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