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一盘风味独特的佳肴
——听程少堂老师的课《生活处处是语文——以广东地方风味菜单为例》有感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公学 胡蓉
为了听程老师今天的课,我两周前就开始“谋划”今天如何调课,如何提醒教务主任要留意这个通知了。而且我特意提醒科组长,今天肯定是爆满,如果不提前去,绝对没位置。终于,在我的精心策划下,我成功地出现在听课的主会场,暗自庆幸把发车时间提到了7点半。
程老师还是老样子,平头,一件所有中年男人都有的咖啡色的夹克,内衬平易近人的深蓝色毛衣,长期伏案的后遗症——稍驼的背,一幅鞠躬尽瘁的样子,只是更憔悴了些,脸越发的清瘦了。我高度近视,远远地看着他,不是很清晰,我看不到他的表情。
我很佩服程老师的勇气,作为教研员敢走上讲台的不多。总觉得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行走在并不轻松的道路上的人,是值得我敬仰的。所以,我昨天思忖良久之后,给程老师发了信息,预祝他公开课成功。不为讨好,只为让他知道,他的背后有很多支持他的晚辈,他所做的事,有价值,有意义。他的行为,将会影响到一个范围并不小的语文教师群体……
隔岸观花的幽默
今天最大的遗憾就是坐的太远,看不清投影上的字。可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如同隔岸观花,水中望月,可以于轻松随意中,哑然失笑。
能让学生和听课者笑声不断而自己却不露声色,才是将幽默与智慧演绎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新东方的教育理念是,即使是一个单词,也要讲得让学生哄堂大笑。程少堂老师今天的课,就是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可惜我没有统计全场师生笑声的次数。
我们的课堂需要各种各样的气氛,沉重的,哀伤的,热情的,欢快的。但,一个随手在大排档拿来的菜单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欢声笑语,真是不简单。总觉得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更何况这种幽默没有肢体语言,而仅仅是通过文字来表达。
其实,学生最喜欢这样的课堂,轻松而随意,不要总是正襟危坐,总是板着面孔,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当然,我们也需要用强大的掌控力来控制课堂不变成低俗的茶馆。
细枝末节见功底
程老师的课,随兴所至,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却不乏精雕细刻的细节。比如讲到“靓”字的时候,会顺手拈来讲它的另一个读音jìng。“椒盐”的“椒”字会重点强调字形。还有那个“虎皮凤爪”的“爪”字会和“瓜”字进行对比,用笑话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别小看这不过两分钟的讲析,学生一定会印象深刻。初中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受网络的影响,现在电脑已经侵占了大量的手写字的地盘。所以,字写得越来越少,错字则是越来越多,包括我们教师。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对着电脑写东西,会很快,可是用手拿笔写东西,却是半天憋不出来,而且很多字越来越陌生了。
信手随意的智慧
那份菜单,一份在广东的大排档里随处可见的菜单,竟然能成为我们高雅的语文课堂的内容,真是慧眼独具。我们曾让广告、短信、对联、标语走进过语文课堂,但,很少有人想到过让菜单走进语文。就像程老师一开头的那个算式:72×3×365=78840。与语文擦肩而过,却是视若无睹。是粗心,还是被教材限制了思维?我想,程老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语文老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入生活语文,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婀娜身影,不要让那些语文之花独自开放。
小小一份菜单,暗藏玄机。“脆皮烤乳猪、黄金糕、紫罗鸭片、沙虫、猴脑汤、油炸老鼠……”这份菜谱,既是广东菜的代表,又是一篇独特的语文课文。好的菜名与不好的菜名混杂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文字来辨别优劣的平台,也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这其实就是选编教材的能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教学理念。
程老师的课讲了10分钟,我就开始想到,也可以讲人名、地名啊。从古人的字号、到现在的取名,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每个名字就寄托了父母的期望,还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的名字里有“叔”字。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如果让学生知道身边如影随形的都是语文,处处可学语文,那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该多好啊!让学生从功利的古诗默写和文言文课下注解的背诵中走出来!语文的天空很广阔。
妙趣横生的“三读”
很喜欢“低吟”这个词。或许这里面暗藏了太多的情思。遥想过去,文人雅士于花前,于月下,于微雨中,于暖风中,垂头低吟,昂首长啸,将情思,将苦苦思索的顿悟,化为有声的符号,或是没入心底,或是升入苍穹。而现在,很少有人能去轻轻诵读一首短诗,会于闲暇之际,一卷在手,低吟徘徊。正因为少了这样有文气的行为举止,语文也渐行渐远。怀念那一份吟诵之间的暗香浮动,怀念那一声长啸之上的思情喷薄。
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少了诵读。程老师巧妙地采用了三读。第一次的普通话齐读菜单。从来没有听过如此多的人大声齐读菜单。随之而来的全场的笑声,却让我突然就想到了很久以前的饭店,店小二手托一盘菜,扭身一转,于人声喧闹的人群中,于热气蒸腾的餐桌中,大声婉转一吆喝:“脆—皮—烤—乳猪,来喽——”伴随着诵读,能将我们的思维迁移到遥远的岁月,这难道不是文字的魅力吗?
第二次的粤语齐读菜单,也别有一番风味。中国各地的方言,就是一方特色,我虽然不懂粤语,却特别喜欢它抑扬顿挫的声调,高低起伏的韵律。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感知到最本初的音韵美感。当然,这堂课是讲粤菜,(程老师是想通过感知粤菜菜名来看广东的文化特点,思路很清晰。)如果是换做其它的菜系,用各地典型的方言各读一遍,那就是南腔北调,各显神韵。
第三次的变着声调读,程老师用投影打出了契诃夫的一句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这段话仿佛就是为这堂课准备的一样。其实,这正是程老师知识渊博的体现。能从浩如烟海的戏剧艺术理论里提取出这样一段非它莫属的话,实在不易。一个语文教师,如能做到将古诗词、艺术理论、名人名言等等顺手拈来,实在需要做长期的积累工作。厚积薄发,不容易。不要等待时间,不要说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我们需要远离喧闹,将这些文字的东西也“读得催人泪下”。李阳的疯狂英语要大家脱口而出,我们的语文更需要脱口而出,脱手而出,而且要脱的有情感,有分量,有深度。
暗香浮动品菜名
这个环节其实是最能体现语文味的,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品味的很好。程老师设置了两个问题,问题一:“你喜欢哪个菜名,为什么?”。问题二:“有没有讨厌的菜名,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既简单,又有很强的指向性,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尊重了学生的感受。
比如学生提到脆皮烤乳猪。学生就能从形、香、味来品味。“脆”字能很好的表述菜肴,质感是脆脆的,形状是薄薄的,色泽呢,则是一想就是诱人的酱色。可以适当归纳下,这种概括表达方式:从各种角度,既描写又概括,精炼简洁。
关于“乳”字,不仅仅有小的意思,在这个菜名里,应该是幼小的,出生的意思。这里应该是刚出生的小猪,不是单指形态上的大小。所以,“乳”字的笑话,是没有准确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状元及第粥”,学生脱口而出,看了很吉利。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祈福图吉利的心理特点,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菜名就是抓住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可以告诉学生学会通过文字来看文化。
“龙虎斗”这个菜名,学生也说得很好,不知道是什么菜,很好奇。其实,这个菜名的取法就是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食客,就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很多经验丰富的主持人,都善于用这这招。还有电影电视剧,也经常用悬念来赢得收视率。
在说出讨厌的菜名的时候,学生立马将“沙虫”、“紫罗鸭片”、“猴脑汤”、“油炸老鼠”列入了黑名单。程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这些“变态”“恶心”“不环保”的菜名进行修改。我很喜欢的是学生将“紫罗鸭片”改为了“片片鸭”。这种叠音的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有音韵美。“油炸老鼠”也有了一个好听而大气的名字“地龙”。
这个“品”的环节,与后面的“探”的环节——中国菜名文化探究,联系非常紧密,品是为了得到取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菜名的方法,最好实战强化演练,比如,给自己家天天吃的菜取个好名字,在取名字的过程中,更好的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雅、高雅体现出来,让简单的家常菜也附庸风雅一下。只是有点遗憾的是,这个品的环节的时间似乎不够,我觉得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后来学生就天马星空地编菜名背后的故事了。
天马行空编故事
这个编菜名背后的故事的环节,如果放到“探”的环节里,可能更好些,因为取菜名的方法里就有根据传说故事来命名的。
这个环节,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艺术的进行编造,是一种语文能力。同样,失去了想象力的文字,就像鸟儿折了翅膀一样。想象力是文学的生命力。我始终觉得一个失去想象力的孩子不可能把语文学好。我本人就喜欢胡思乱想,经常处于一种浮想联翩的状态。很多美丽的场景也会出现在头脑里,再用笔去写下来,感觉很好。
只是这个环节时间太长了点,我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学生去想象背后的故事,就要请教程老师,该怎么引导。如果学生瞎编的话,怎么办?
画龙点睛道主题
最后一个环节“探”,是这节课的又一个亮点。前面讲了那么多,就只是为了品一个大排档的菜单吗?所以,最后一个环节就道出了这节课的主题:生活处处皆语文(学问)。菜单只是一个例子。程老师的结尾很妙:“把学习中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倒过来,把生活中的东西联系到学习上去,生活处处皆学问。
一份小小的菜单,可以看修辞,看表现手法,这是方法;一份小小的菜单,可以看中国人的心理,看源远流长的文化,看广东人的开拓进取精神,这是思想。
有位老师说:“今天是深圳语文老师的节日,您给我们摆了一席盛宴,让我们明白身处广东应有的胆识与快乐,让我们懂得身为语文教师该有的责职与智慧。”
我想,今天不仅是一席盛宴,更是一次启迪,让我感觉到了语文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我为自己身为一个语文老师,而感到自豪。我要展开我的翅膀,带着学生遨游在语文的天空。
附二:广州梁青来信:程少堂老师菜单课的先锋意义 |
|
(堂按:2010年1月5日,广州培正中学教研室主任梁青老师带领越秀区8所学校37位老师专程赶到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听程少堂老师公开课。这是梁老师写给程少堂老师的信。)
程教授:
真的很久很久没有给您写信了,有一年了吧。然而此刻,给您写信的那种温暖的感觉却依然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堂按:在适当的时候,程少堂会将梁老师写给他的信收进他的书中。)
在我心里,新年的第一份礼物不是别的,恰是您为中语界精心烹制的“文化佳肴”——《生活处处是语文——以“广东地方风味菜谱”为例》的菜单课。这堂课我前前后后已经“听”过四遍了,(堂按:程少堂说,在全国各地给老师们作报告,成功的把握他有百分之百,没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九十九。但是给学生讲课,程少堂说他就不敢这么说了。谁又敢这样说呢?凡是经常讲课的老师都知道,借班讲公开课要有一个平常心,就是不要指望自己是“常胜将军”。程少堂说在各地给学生讲课,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他就很满足了。但是,即使不成功或者不很成功,他也要力求保持他的“先锋性”,就是要保持他的课的开拓性和冲击力。程少堂是不单纯追求做课的数量的,但是极端追求质量,不过这个“质量”并非所谓“完美”(谁又能“完美”?),而是“但开风气不为师”——程少堂希望他的每一堂公开课上完后,听课的老师会说:“语文课能这样上啊!”这个目标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达到,但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例如,2006年程少堂在深圳市福田中学讲的全市公开课《荒原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的文化解读》,从现场效果来看,不能算成功,但是,程少堂还是敝帚自珍,很珍惜这堂课。珍惜的原因是,首先,仅仅看课题就能感觉到冲击力。其次,用《离骚》全文作教材,让学生能比较全面了解一下屈原的精神世界。程少堂记得,1979年他上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时候,先秦文学老师是将《离骚》一字一句串讲的,用了好几节课,当时是背诵过的,但是现在回头再看《离骚》,有好多当时认得的字又“回生”了。把《离骚》全文作中学教材,又是公开课,难度当然很大。但是,程少堂觉得难度大也要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讲一堂难度很大的公开课有什么怕的?失败了就失败了,失败了好歹也是一个“语文烈士”不是?第三,敢于将“八竿子打不着”的屈原和庄子(孙绍振先生评这堂课时说的话)放在中学的课堂上加以比较。程少堂说自己孤陋寡闻,他不知道我国中学语文界此前有没有老师这样上《离骚》和《逍遥游》的,而且是在大型公开课上——知道有人这样上的请举手!记得课后不久的一次聚会上,程少堂感慨这堂课讲的不爽,深圳市梅林中学语文老师、教研室主任秦建新却说:“还想怎么爽啊?程老师你这堂课是在珠穆朗玛峰上跳舞!”听了这话程少堂感到很安慰,觉得秦建新很好地领略到了这堂课的难度——在珠穆朗玛上,不跳舞可能也不大爽吧?回头说菜单课,程少堂2008年11月1日在遵义师范学院礼堂、2009年10月20日在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10月31日在成都空军礼堂、2010年1月5日在深圳讲了四遍,遵义和成都听课的都有1400人左右,深圳有1500多人,白云区听课的约800人。这四次课,遵义是第一次上,其实上得比较匆忙,课前程少堂当然知道会引起比较大的反响,但是在遵义引起的反响如此之强烈(这些反响语文味网有一些转载)还是出乎程少堂的意料之外。白云区的那一堂呢,由于对学情估计不足,前半堂比较艰难,好在程少堂是见过世面的人,当然不会慌乱,继续想办法和学生沟通,于是后半堂就渐入佳境了,所以只能算半堂成功。成都、深圳讲的两次当然非常非常成功。如果就“匠心”而言,深圳讲的这一次最具匠心,最成熟,最有深度,最有张力。这里,程少堂要咬定老牙挺起瘦胸壮着小胆打死他也要坚定地毫不谦虚地说一句:遵义成都深圳这三次菜单课,无论是从现场效果还是给听课的教师心理上带来的冲击来看,那真是三堂杰作。)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收获,而且越发觉得妙不可言。您经常问我一句话:“这个课你听过了,怎么还听啊?”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实在,可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根本不是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早已直接化成了简单的两个字:“经典。”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
诚然,您的《荷花淀》、您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您的《咏雪》、您的《子衿》,都很经典:她们或如狂飙巨浪,在语文的大海上掀起滚滚波涛;或如缕缕清风,在语文的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她们都以婀娜飘逸的身姿舞动在语文的画卷之上,舞出了语文人的精神与灵魂。(堂按:从这些课的确可以看出程少堂的“先锋”。)
不过,在我看来,您的菜单课的意义更大,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意义大约可以大到您对中语界的意义了,那就是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整堂课“读、品、探、升”四个环节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妙不可言——
没有人能有您那样的奇思,让学生大声朗读一份菜单。多数人在大笑之余,也许并没有领会到您的良苦用心。(堂按:我敢肯定,许多人的确没有领会程少堂的意图。如若有假,我输你人民币两大毛。)细心人就会发现,其实您在诵读这个环节里是匠心独运的。您通过学生齐读、方言朗读、引用契诃夫的话指导诵读这三种方式让我们知道,哪怕是一份普普通通的菜单,都可以读得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更何况那些有血有肉、富有哲思意趣的文学作品呢?您用菜单告诉我们,语文的诵读应该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没有人能有您那样的妙想,让学生用“心”品味菜单。生活中,不要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在看菜谱的时候,又有几个会留意那一个个菜名呢?“你喜欢哪些菜名?为什么?你不喜欢哪些菜名?你想怎么改?”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真如一道道家常菜一样,问到人的“心”里去了;而经您这么一问,每个菜名又都似乎着上了美学之色。学生在表达自己好恶的同时,不也是在进行着一场审美之旅,又怎能不感到精神愉悦呢?“为菜名杜撰故事”的环节,则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维的天空里,那又是多么惬意呵!(不过我个人觉得“编故事”这个环节时间长了些,有点拖沓了,而且学生的表达似乎也有点“信口开河”“不着边际”,尽管“胡思乱想”很可能会生出一个伟大的思想。)
经过一番奇思妙想之后,您依旧回到了您执著的“文化味”的探究中,也正是这特有的“文化味”,是一般老师所难以模仿的。(堂按:程少堂的课是让老师们“想”的,不是让老师们“仿”的。)课堂上,您就像一位导游,通过川粤两地菜名的比较,带着学生去挖掘菜名本身的意蕴,去探寻菜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去体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精神特质”的民风民情,从而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个子大的东北人许多东西都不敢吃,个子小的广东人却什么都敢吃——广东人敢为天下先”,您一语道破了广东饮食文化不仅是一种行为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文化。(堂按:这个概括有深度。)小菜单,大文化!如果不是您对文化的情有独钟,如果不是您敢于打破常规的先锋气质,如果不是您对语文的执著追求和作为真正语文人的鲜明性格,普通菜单如何能演绎出文化大餐?
整整一个小时,(堂按:这堂课程少堂好像只讲了50分钟。)学生的求知欲始终处于最饱满的状态,(堂按:这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高得程少堂不得不采用某种“压制”手段了。)而所有的求知欲全都来自一份普普通通的菜单。菜单里尽是故事,菜单里尽是学问,菜单里尽是文化,菜单里尽是生活;而故事、学问、文化、生活,哪一样又能脱离语文这个载体呢?整堂课的主题在最后一刻由学生归纳出来:生活处处是语文。(堂按:这个环节程少堂用一个“升”字(即“提升”)来命名。这一个小环节是深圳这堂课才如此“匠心”的,其他三堂菜单课程少堂都是一开始上课就打出《生活处处是语文》这个课题。让我们一起向程少堂三鞠躬祝贺程少堂这把年纪了还能不断进步!)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毫无矫情,毫无造作,毫无雕琢之痕,浑然天成。这就是您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
菜单不简单,语文不复杂。您的课让我明白到,留心处处皆语文。语文有多大,语文课堂就有多大。那些进入教材的文章固然是经过千筛万选出来的语文典型,然而那还很有限,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看似并不“语文”的东西其实很“语文”,而且相当一部分具备成为“语文经典”的潜质,只待你用语文的慧眼慧心去发现、去感悟。文章也好,非文章也罢,不过是一个载体,不过是通向语文的一条路。那天起,我对语文教材有了新的解读,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眼界。(堂按:让老师们产生这种感悟,正是程少堂这堂课的目的之一。)
有人说您“高傲”,在我看来,那其实是一种底气和大气。(堂按:程少堂说他只是一只“鸡”,他之所以暂时飞得比有些“鹰”高,是因为这些“鹰们”忙着炒股票炒房子去了所以他们暂时飞得比较低。)书法家屏气凝神之间泼墨淋漓,任意挥洒,走笔龙蛇,一气呵成,不去刻意求工,而神髓尽现。此时,其书与其人已经合二为一了。您和语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每当想起您对语文的那份痴迷与执著,(堂按:程少堂说,所谓执著,就是小时候他妈妈常对他说的一句大白话:“把一壶水烧开。”程少堂长大了后才懂得这句话的真谛,因为他发现,这壶没开烧那壶,所以一辈子没有烧开一壶水的人满街都是。有人说程少堂“语文味”这壶水烧了十年算是烧开了,程少堂却说“语文味”(文化语文)这壶水他哪里只烧了十年啊?看过《程少堂讲语文》的人想必会发现,早在1980年代大学毕业做中学老师期间,程少堂就发表了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系列论文,当时的这些研究当然不是有意为“语文味”这壶水而烧,但这些研究起到了“暖灶”的作用,和以后的“语文味”研究有深层关系。换言之,迄今为止,“语文味”这壶水程少堂有意无意烧了20多年,区别在于,前十多年是无意烧之,最近这十年则是有意烧之。)那种在“入”与“出”之间随性游走的从容与自由,(堂按:程少堂说不知道自己在讲台上从容不从容,自由不自由,也不知道自己幽默不幽默,他只知道,从容、自由,以及幽默睿智,是时间老人赠送给痴迷与执著者的最好礼物。)我就会不由地生出一种感动与敬意。语文真的因您而不同!
梁青 敬上
2010年1月18日
|
清漪:听王满英《寒风吹彻》程少堂菜单课有感 |
|
听课杂谈
作者:清漪
1月5日上午听了两节示范课,一节是罗湖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王满英老师 的《寒风吹彻》,另一节是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的《菜单》,感觉不虚此行,收获不少。
(一)
第一节王老师的课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语文味足。整节课从头至尾,王老师是以自己的阅历、文化积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认识,师生一起去体味、感悟作品。所设计的四个环节紧扣文本、由浅入深,通过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产生对《寒风吹彻》一文的情感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和欣赏,体现了一个特级教师的风范。
二是王老师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在品悟时,每个板块王老师都要强调三点:A、在句子旁写上序号。B、圈画关键词语,用符号标记。C、写上点评感悟。这样设计并不起眼,但足见王老师的老练。平时我们总是把“教是为了不教”挂在嘴上,但往往也只是停留在嘴上,一到课堂就口若悬河,而忘记了课堂上的阅读主要是学生的事。其实,在中学阶段,学生受益最大的并不是老师的讲解,而是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养成。王老师所强调的三点,前两者属于相对浅层次的阅读习惯培养,虽然有些小儿科,但是必需的,作为语文老师,能坚持这点就已经不错了。后者“写点评感悟”是属于高级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可以纳入阅读品质范畴。语文老师能这样做不简单,能坚持下来,更不容易。从学生的表现来看,王老师应该一直在坚持这样做,而非这节课的创新。我想这也正是特级老师的高明和可贵之处吧。
就王老师这节课,也有两点遗憾:一是在处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心境?”这一问题时,老师的主导有点过,所包办的有点多。客观的说,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寒风吹彻》这篇文章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心理距离,在理解时一定会受到学生阅历和文化积淀的局限。如果老师在这一问题上能稍微降低点难度,或换一种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
第二点遗憾是这节课我没有完全听懂,听课时有些茫然,从现场看,不少听课老师也有点类似。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王老师没讲好,而是听课的人大多没有在课前认真阅读过文本。《寒风吹彻》是一篇生活哲理性很强的文章,语言含蓄优美,是那种需要细细品味的散文。因此,那些没“预习”的听课老师(像我)其听课效果可能不如那些预习充分的学生。这一点我认为需要引起语文老师的警觉:如果学生也没有在上课前或课堂上细读文本就只听老师的讲解,其结果会怎么样,我想其答案不需在这里回答。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这个问题,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很可怕的倾向:一是有不少语文老师甚至教研员反对课前预习,美其名曰提前预习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课不等同于旧时的说书,不一定得每到最精彩的时候就来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退一步说,课前的预习并不会影响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就如我们去西藏旅游,是去前先了解一些西藏的文化再听导游的讲解效果好,还是去前对西藏一无所知或知之很少,等到了西藏再听导游的讲解效果好,我想善于旅游的人肯定会选择前者。同样,一个有料的老师会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善于以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更高层次的好奇,而不是欺骗学生的“无知”(对文本的毫无所知)以“买弄”(此词有点过)自己的高明。第二种倾向是有不少语文老师总是把学生当作是天才,经常是要求学生在5分钟(或10分钟)快速阅读全文。可能是本人的愚钝,反正听课时一旦遇上这种情况,我是完不成老师的任务,我想绝大多数学生肯定也和我一样“笨”,结果一节课下来,不是云里雾里,就是囫囵吞枣。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静心阅读文本。
一直有种想法:在阅读教学这一问题上,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权利,学生才是阅读教学的主人,尽管老师很重要,但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和点拨。
(二)
程少堂老师的课一结束,就听到周边老师们的两种评价:程老师的课很好听;程老师的课真搞笑。我想“很好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可理解为这节课老师上得精彩,老师水平高;二是学生的表现很精彩,课堂气氛好;三是听课的老师很享受,如沐春风。“真搞笑”三个字也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程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让听课老师和学生笑声不断;二是选材出人意料,并近乎荒诞,简单的“菜单”竟然也可成为教材。三是程老师的胆也忒大,竟然以这种非常规的方式来展示,用意何在?我也有同感。回来后,细细回味程老师的课,再次翻阅《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观点:程少堂老师以教研员的身份给老师们上了一节寓言式的示范课,妙,实在是妙!
何谓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一是指有所寄托的话;二是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特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剌或劝戒的性质。程老师正是用一个近乎荒诞的文本——“广东菜单”,通俗易懂的告诉老师们什么才是“语文味”的语文课。
程老师认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即“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老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阐释这一理论时,程老师强调“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在具体的操作方面,程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六个方面来体现:教出语文课独特的情感、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教出语感、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程老师《菜单》这节课就是对“语文味”的完美呈现。
程老师这节课主要有五个环节:积——读——品——探——升。第一环节“积”在课前已经完成,程老师让学生课前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使学生积累了相当数量相关的知识,为课堂师生共学作了必需也是必要的铺垫。我认为,我们在点评程老师这节课时,不能忽略这一环节,否则就会断章取义。第二环节“读”,是通过全班普通话齐读、部分学生广东话齐读、个别学生表演读三种方式,读出了语文课独特的语感、美感和情感。第三环节“品”是这节的重点,程老师从“最喜欢哪个菜名?为什么不喜欢?”“最不喜欢哪个菜名?为什么不喜欢?如何改菜名?”“讲一个最喜欢的菜名故事传说”“找一个菜名编写一个故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的认同与赞赏。”第四环节“探”是对第三环节的升华,通过粤菜菜名和川菜菜名的比较,深入一步探究菜单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饮食文化迁移至地域文化并自然而然升华到人类生存的智慧。第五环节是“升”,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学习所得。比如说“生活处处是学问”、“把学习中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但这并不是这节课唯一的主题,学生学习所得是开放式的。
这整节课,程老师语言并不多,但幽默成趣,如“爪”字的写法和“乳”的释义,这正体现了语文味特别强调的“幽默点染”的特点。程老师这一教学风格绝非信手拈来,而是程老师长期的积淀所致。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兴趣方面,语文本已具备先天的优势,但现在有一种可怕的现象,即有些其他学科的老师直呼语文课越来越听不懂。连老师都听不懂,学生则可想而知。我也觉得当前在不少语文课课堂上,我们的语文课正在异化,远离了语文课的本质。从这点来看,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理论,能让我们的语文课返朴归真。
很少听到教研员的示范课,据说是有的教研员不屑上示范课,教研员只需要把别人的理论和经验告诉老师们就完成任务了;也据说是好多教研员不会上课,因而就怕上示范课。反观程老师则以上示范课为乐、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虽有点狂,但着实令人敬佩。
听过程老师好几节示范课,我认为这次示范课的选材形式更符合教研员的身份。我认为,教研员的示范课不仅仅是面向学生,更是面向听课的老师们,因为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我猜测教研员上示范课之前,除了要考虑通过示范课给老师们阐明什么样的理念之外,还得考虑选择什么样文本为载体更有利于听课的老师。一般情况下,语文教研员会选择课文或课外的文学作品,但不论是选课文还是选课外的文学作品,往往会落于体裁的局限或俗套,并且会很直白的告诉听课的老师们:诗应该这样教,小说应该那样教。如果教研员通过示范课以非常规范的方式去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这样反而会禁锢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个性。教研员的课就应该是一种在无形之中见有形,无则之中见有则。只有这样,不仅点拨听课的老师,又能给听课的教师以足够的思考空间。我想作为教研员就应该上这类性质的课,才显得大气。作为听课的老师,决非回家之后也搬弄出一个“菜单”的课例,而是要领会程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然后落实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之中,否则就会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感谢两位老师奉献的语文盛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