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逻辑”语病例释
“不合逻辑”是语文高考《考试说明》所列六大语病致意,它是在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事理、不合生活逻辑、不合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等语言错误。“不合逻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偷换概念
如:1、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我们”被“人民”偷换)
2、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建议很不成熟。(“看法”被“建议”偷换)
二、 分类列举不当
如:1、我上街买了牙刷、毛巾和一些日用品(“牙刷”、“毛巾”与“一些日用品”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
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大中学生都要树立远大理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所联系的概念应是从属关系,而不能是交叉关系逼供浓烈关系等,而“全体共青团员”和“大中学生”是交叉关系。)
3、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4、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往上爬,但是最终不免跌落深渊。”)
三、 前后失去照应
如:能否有效提高成绩,关键在于讲究学习方法并端正学习态度。(“能否”涉及的事物是两方面,后面只涉及事物的一方面。)
四、 否定失当
由于滥用否定词,致使表意效果于表意初衷完全相反。
如:他无时无刻不忘关心人民的疾苦。(“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或“每时每刻都”。)
五、 主客颠倒
叙述中反客为主,关系错位。
如:1、他刚上高三时的精神面貌于复读高三时大不一样。(应以现在于过去相比。)
2、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与报纸的接触”)
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情绪……”)
六、 自相矛盾
叙述中相互抵触,违背矛盾律
如:1、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存的一个。(既然是死难者,何能幸存。)
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是“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去掉“无比”。)
七、 强加逻辑关系
两种叙述之间本无某一关系,却硬加关联词或牵强附会地联系,以致“推不出”。
如:1、他来自南方,因而思想开放,很激进。(不存在因果关系。)
2、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八、 不合事实
如: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以偏概全,过于绝对)
“不合逻辑”语病大体有以上所列八种。它与句子语法结构关系不大,主要是语意有病,经不起推敲,多在不经意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