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真语文
四川双流且太平中学 何蓉琼
第一次听说,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反映生活,是在读大学中文时,不过那时感受不深。
第一次听说:“生活处处是语文,一言一行皆(语文)教育。”那是在程少堂老师的一堂语文课上。
那一天,程老师走上讲台,他既没携带厚厚的教材、参考书或备课本什么的,也没有拿什么名家名著、经典语段之类的东西。他只带了一张薄纸——一份成都地方菜单。
“一张菜单也能上出语文课?”我纳闷了。一张菜单,几十个菜名,没有详实细致地描写,没有精美生活的譬喻。菜名与菜名之间连一句衔接的语言都没有,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素材啊!
上课的材料是朴实的。程老师脸上淡淡的微笑也是朴素的、朴实的,就连他的开常白也是朴素、朴实的。一个朴素加朴实的等式:72×365×3=76840又把我引入了那张朴素且朴实的菜单,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随意,那么朴素,那么朴实,一言以蔽之——平。
然而,平中方显奇,先是学生的普通话朗读,一平;随即变为成都方言朗读,平中显奇了:学生咿哇啦,似吼似叫,似唱似闹的读,读得听课的老师俯仰皆是笑,学生自己也进入到了朗读的情形中,似那热情机灵的店小二,似那精明好客的饭馆老板……在奇妙的方言的点缀下,哪里还有枯燥、死板的菜名,那分明是一盘盘、一盆盆、一钵钵、一碟碟、一碗碗的美味佳肴啊。在虚拟的物质享受中,学生兴趣盎然。这时程老师略作点拨,学生又享用到了美妙的精神大餐_明白了朗读的方式及妙处,学生们还在依着爱好,变着花菤的兴致勃勃地读,仿佛是在不经意间,程老师又引导大家领略另一道精神大餐:想像和联想的妙处,学生们七嘴八舌,争辩不休,有貌似在结合史料说(实乃杜撰),有完全凭感觉猜的。我们只感觉学生在不断生成新的思维,在竞相表达时又不断撞出灵感的火花。接着,程老师又带领大家品味菜单中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学生依然热情不减,发言,那是热火朝天,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朴素而朴实。
这是一堂大气的课,虽然它朴素而朴实——平。
这是一堂真正的课,虽然它未经雕琢与修饰——奇。
平中见奇,真语文啊!
双流县太平中学 何蓉琼
201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