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三枪拍案惊奇》引发热议。总体来说,批评者多,赞扬者少。1月14日,张艺谋接受记者采访,谈了自己的观点:
这十几年,我和我的电影成为不同观点争论的焦点,这很正常。但我坦率地说,我认为这次所受的罪最多,尤其一些媒体的题目就是《张艺谋是骂不倒的》,这样会带来更多的谩骂。
我不是辜负大家的期望,换句话说,我拍另外一种片子一样会被大家讨论。《红高粱》播出后,批评的声音也很多,而且也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些批评让我很委屈。我愤愤不平是因为我看到外国人不是这样说的。他们谈的都是对你这个电影的感受,我参加电影节这个活动很多次,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各个国家我没有听到一个人这么说,怎么回来都是咱们自己这样说?
我记得那时候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再过20年我们还讨论这个问题吗? ”现在的确不讨论这个问题了,到今天它就是个滞后的话题。
现在很多关于“三枪”的讨论,其实都不是电影本身,它引发争论的原因其实是知识分子站在一个高度上谈,附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普通人站在另外一个高度谈,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喜好,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三枪”,我觉得都是电影创作外的东西。
关于“三枪”的许多讨论我也注意到了,我不认为是就电影来讨论的。我开始就说要拍一个贺岁片,让大家高兴高兴。很多观众都跟我这么说:“张导演,其实这是个文艺片,不是商业片。”上海一名观众跟我说:“你把前面三分之一拿掉,后面基本上就像是一个文艺片。 ”
我说很多人不懂电影,为什么?电影一定要分类型来谈的,这一个话题可以把许多人说的外行话分出来了。全世界都这样,电影就是艺术类和商业类。在参加艺术电影节的时候,我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放《我的父亲母亲》,电影音乐响了一点,评委们都不喜欢,他们说这样有一点煽情了,有一点偏商业性。当时巩俐是评委会主席,评完奖后她私下跟我说:“导演,你的音乐要是没有那么响会好一些,就是音乐有一点好莱坞的样子,不然有可能拿金奖的。”
“我们中国是不分电影类型的,要求所有的演员、所有的作品承担全面性的适应。确实,我这一次的姿态是放得很低去拍一个所谓的搞笑电影,这对一个导演来说是一个自我锻炼。这个作品我能拍到什么程度,我自己也有数。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导演锻炼是不可以的,大家会很愤怒,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一个危害等,像这样的批评已经不是在谈电影了。”
也许最后到我老了,拍不动了,我一回头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是在中国争议最多的一个导演,我的作品不敢拿艺术定高低,但是为我的作品而写的字、说的话,我估计是第一的。(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