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模拟试题
文章标题: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次数:341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堂按:今天(3月7日)上午,今年深圳市一模语文考试已经结束。由于电脑格式问题,印刷厂提供的试题定稿电子文档中加点字之“点”、文言文中加双横线的句子之“双横线”,挂上语文味后都没有了,只得重新标注。特此说明。试题答案要3月11日后我市评完试卷修订后再发布。)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0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2010.3

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有       /含英        /未雨绸

B/           /            /无恐

C/           /            /怙恶不

D/           /嫡            /残碑断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刑事警情降幅逾三成,三罪犯落入法网,整治出租屋、乱摆卖的行动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A故里                                                         B首当其冲

C                                                             D焕然一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B深圳市将每年127设为“深圳创意设计日”,与深圳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2008127同属一天。

C.马英九1226台北出席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致词时说,繁体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字形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责成台行政部门启动繁体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

D.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127开幕,会议主要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                        ,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                      。“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                       

创造新的世界

它使人解除了恐惧

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

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

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负

⑥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

A                                           B

C                                           D

二、本大题7个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乃古事之已然,而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将老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             干:行动,实践

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             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               复:报复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于佛通儒术                 所趣异,交合无所间

B.曼卿兼爱,惟俨之介             天下务,当世之利病

C.乃古事之已然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谋其终

D.惜将老也已                     可以见志矣

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

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文章以曼卿为陪衬,刻画了一个遁迹空门,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

B.在惟俨看来,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否则就应退出官场,抛弃尘世,不可留恋富贵。

C.作者对惟俨追求“不卓越,就退隐”,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深表同情。

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自有奇气。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②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

 

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朱心《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10.阅读下面三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分)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英国)哈代:《挡住那月光》

关上窗户,拉下窗帘,挡住那悄悄洒来的月光,她那姿色太象她从前——在我们的琴儿还没积上,多年尘土,石碑犹未刻上我们念到的名字那时光。

……

别拂动树梢,叫午夜的香气,弥漫四周,缠绵不逸,唤醒当年它吹给我和你的,同样甜蜜的情意,那时节生活好比笑声,爱呵,同人们所说的无异。

这灯光照明的普通房间,锁住了我的视线与思路;让杂物在朦胧中隐现,敷衍的话语从口中编出;人生初开的花呵,太香甜,它结出的果子呵,太苦!

1)请结合以上三首诗词的内容,说说李白苏轼举头望月、哈代关窗挡月的原因。(3分)

 

2)以上三首诗词较好地反映了中西抒情诗中月亮意象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个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1215小题。

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

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在那将近3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有一次他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3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17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重的荒诞泡沫。

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新闻。选择什么话题,“一般以我看完新闻以后嘴巴微张为原则”。他只是受触动而写作。这些文章卓具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乃至有人称之为“80后的骄傲”,有人要选韩寒当市长,有人说“这个事情就等着韩寒评论了”。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这是韩寒的妙语,也可视为他的全部时评文章的主题。他的机智,幽默,用简单的逻辑揭示事实的荒诞的能力,对读者心理的熟稔,都相当耀目,至今仍被知识阶层低估着。这名松江二中7门功课不及格的留级生有一种自由生长、未受束缚的天分。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韩寒使用的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浅白汉语,凭借的是显明易懂的常理,他是一个善用“本来”的高手。在论述为什么抵制家乐福并无意义的时候,他并没有引述任何关于民族主义的学理——他对学理全无兴趣,你也可以说他对此甚为无知。他总会把严肃的果核塞进可笑的果肉。他率性,不端着,又不致失态,有着自然的分寸感。如果通读他的博客,苛刻的人也会惊讶于在每个逻辑细节,每个粗俗与有趣的交接点,每个自信到令人喜欢与自信到惹人厌烦的边际,他几乎都做对了。

在文章中剥除一件事情的伪装对韩寒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这些文章日积月累,产生了级数增长的影响力。他年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都为他的观点的传播提供了助燃剂。

“韩寒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我们经过异常泥泞的、曲折的、阴郁和黑暗的跋涉之后所看到的那一片平原。”艺术家艾未未说。

(节选自20091231《南方周末》)

1213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不用“话糙理不糙”而用“理不糙话糙”,是为了引出下文中当年人们对韩寒的抨击。

B十年前知识界许多人对韩寒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接受的,而十年后人们对韩寒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

C.韩寒虽然在小说中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但他的社会评论既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

D.当前的知识界对韩寒文章中所显示的机智、幽默和批判力仍然认识不足。

E.艺术家艾未未的话,一方面指出了韩寒文章的针对性或我们时代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表明韩寒代表一种希望。

13.韩寒作为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下列不能够证明此评价的一项是    3分)

A韩寒有一次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

B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C.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D.他年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有品质,不乏味,是个作家。

14.“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请解释韩寒这句妙语的含义。(4分)

 

15韩寒从一个个性突出的少年偶像作家,迅速成长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人物。试概括韩寒的成功因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有3个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1618题。

佩弦周年祭

叶圣陶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半年?如果你迟死半年,就可以亲眼看见北平的解放。那时候你的激动跟欢喜一定不比青年人差,你会和着他们的调子歌唱,你会效学他们的姿态扭身歌。在解放军入城的那一天,你会半夜里睡不着觉,匆匆忙忙的起来,赶赶紧紧的穿好衣服,参加在欢迎队伍里,从西郊跑进城,在城里四周游行,一整天不嫌疲劳,只觉得新生的愉快没法尽情表现,像张奚若先生那样。你为什么不迟死半年?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八个月?如果你迟死八个月,我就可以在北平跟你会面。按照你“每事问”的老脾气,你一定急于问我一路上看见的情形。我就要告诉你,在山东走了十多天,看见了真个站起来了的人民,看见了真个作“义战”的军队,看见了真个当“公仆”的官吏。这些人都是全新的,以往历史上绝对没有过。这由于全部人民解放事业就是个范围非常之广的教育课程,从实际出发,以新哲学为指导原理,土生土长,实事求是;大家在这个课程中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才把品质改得那么好,提得那么高。你一定乐于听这些话,还要问这个,谈那个,一连几个钟头不厌不倦。你为什么不迟死八个月?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十年二十年?如果你迟死十年二十年,不说别的,单说大学中文系方面,你一定可以有你的一份特殊贡献。要批判的接受文学遗产,你的精密的分析跟还原的检察都是必要的基础。你在这上头做了多年的功夫,已经有好些成绩,再加上生活跟思想从现实方面受来的影响,一定会越来越精深。我国向来没有一部像样的文学史,从现在的观点说,文学史更要另起炉灶。你有充分的学力,加上不断长进的识力,有资格写一部全新的文学史。你为什么不迟死十年二十年?

佩弦,你末了儿一次参加座谈会的谈话使我永远不忘。你说你乐意改变自己,可是得慢慢儿来。我自以为能够料知你的心意。你大概是这么想的:大家嚷改变就跟着嚷,这是容易不过的事儿,但是跟实际没有多大关系。生活跟思想既然成了习惯,要去掉那些不良的成分,取得那些优良的成分,就得养成新习惯。新习惯的养成是一点一滴的,是实践的,不是说说想想的,不能不慢慢儿来。惟有慢慢儿来,所谓改变才能在身上生根,才能使自己真个受用。你其实早已在那里慢慢儿来,你的行诣跟著作都可以证明。痛心的是你说了这句慢慢儿来的话之后,再不容你慢慢儿来了!

佩弦,我到你清华寓所的书房里嫂夫人说所有陈设一点儿没有动。我登门不遇永不回来的主人,心里一阵酸,可是忍住了眼泪。后来北大十几位朋友邀我们小叙,我喝多了白干,不记得怎么谈起了你,就放声而哭,自己不能控制。为你,就哭了这么一次。我还没有去万安公墓,秋凉时候总得去看一看。

(原载1949812《人民日报》)

16依据本文内容,说说叶圣陶眼中的朱自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7叶圣陶先生为什么不把文章的前三段合并为一段来写?第四段又为什么不接着上文再用“佩,你为什么不迟死四十年五十年”来作为段落的开头?(6分)

 

18叶圣陶对朱自清感情很深,为什么他在文章里却说“为你,就哭了这么一次”?(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

黄效文

湄公河发源区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源头点的争议并未结束。

1999年起,湄公河地理源头点甚至变得比数百年前更加难以确认。在1999年,一个月之中,就有两支考察队伍出发界定湄公河源头。有趣的是,这两组人马都来自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其中一支隶属地理研究所,另一支则是遥感应用研究所。

这两支队伍都使用卫星影像来证实他们的发现。然而他们得出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地理研究所用摄影证明他们亲临果宗木查山冰川的南源头现场,遥感研究所则派出刘少创追寻到吉富山附近的北源头。

两支考察队伍测量、比较两个源头,也都发表了成果。香港中国探险协会团队行前根据可得到的报告和分析,选择了南源头作为考察目标。遥感研究所的刘少创比较吉富山/高地扑河以及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两处源头,测量出二者起点到汇流处,吉富山多出了2.1公里。然而地理研究所的数据却是果宗木查山(冰川/南源头)的长度比吉富山(湿地/北源头)1公里,二者长度相当,相差大约1公里

香港中国探险学会的地球系统科学家马丁·鲁塞克,曾任职美国太空总署,是遥感技术专家,擅长分析卫星与太空雷达数据。他起初所作的影像测量显示,果宗木查山源头/高山谷西河长度为20.17公里,而吉富山源头/高地扑河为19.39公里

这加强我们选择南源头作为行程终点的决心。在我们从湄公河源头归来后,我力劝马丁就手上最详细的影像,再进行一次最终的分析和测量。

当影像按比例放大时,我们大吃一惊。高地扑河呈现出许多细微的扭转和弯曲;而高山谷西河则显得笔直通畅。从现场观点来看,似乎由于高山谷西河的流量大得多,因此河床也更形宽阔,让河水可以笔直流动。相较之下,高地扑河则小得多,被限制在更紧凑狭窄的地形上迂回流动。

这个最终测量显示,吉富山/高地扑河/北湿地源头,比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头长一点五八公里。有人主张南源头河流拥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积和更多的支流,甚至设想倘若其流量减少,这条河的流动路线将会变得更曲折,使其长度增加。所以,问题依旧没有答案。

任何熟习卫星影像技术的人都可以进行这一类的测量,无须身在现场。但是就探险活动而言,我们无法满足于理论和纸上分析,非得让自己的双脚踩在实际地点上。这就是探险。

但对我来说,发现所带来的最终喜悦是多层面的,这是驱使探险活动的力量。争议就这样地持续下去,恰恰让我找到一个再探湄公河源头的正当理由。或许湄公河的情况正好可以让人学着接纳二元或多元的源头理论,毕竟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方式联结在一起,它们不是静止不变动的,也不能单独成立。

(注:作者为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会长)

19文章标题是“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请概述“疑惑”和“意义”的具体内容。4分)

 

20.这是一篇典范的科学考察报告。请依据本文概括这类科学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并说说科学考察报告与一般科普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6分)

 

21.这篇科考报告并不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但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典型的科学考察者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科学考察者形象。(5分),

,

 

五、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划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6分)

23以“红叶飘零”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红叶飘零的过程,不少于80个字。6

 

六、本大题1个小题,60分。

24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1“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了的风景,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亡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最后更新[2010-3-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