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设计 [赏古诗 悟神韵]》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翠园初中部初二备课组 张萍   阅读次数:688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设计 [赏古诗 悟神韵]

[赏古诗     悟神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设计

                                          翠园初中部初二备课组 张萍

[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在中华文明蔚为壮观。如果将这一个国粹文化融合到写作中去,会使我们的作文书味浓厚,典雅而有品味。本次作文在赏古诗、品古诗训练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古诗;读什么古诗;更要学会怎么读;怎么用,掌握由博到精,循序渐进的规律。

 

 

[实施过程]

一、  明确为什么要读古诗。

“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结晶,诗能使文章典雅有品味。巧用古诗,内容丰富,语言优美。

 

二、  分门别类辑古诗——将你收集的古诗,按以下的专题将它们分门别类。

1、   离情别绪

2、   春夏秋冬

3、   风花雪月

4、   山水风光

5、   名胜古迹

6、   ……

    小结:分门别类辑古诗:首先要明白古诗写了什么景物?表现了什么季节?景物特征是什么?搞清楚这些,才能准确辑诗。

 

三、  别出心裁品古诗

(一)出示一些图片,同学们用最合适的一句古诗去形容它

附图片:

(二)名句“快餐”

附名句: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               

2、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这两句诗是(    

          )。

3、诗歌描绘景物,凝炼深刻,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      

5、“诗仙”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远大志向的两句诗是(       

6、“冰心”二字见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哪句诗?(      

7、卢梅坡在《雪梅》中道出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的名句是(  

 

小结:品古诗,需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意境,才能对号入座。

 

四、  灵活巧妙用古诗

1、   研读“巧用古诗”作文开头范例

                           

作文开头范例

        有幸去杭州,正赶上江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竟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今年的中秋节不比往年,我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古诗云: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真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读了《徐悲鸿的座右铭》这篇文章,我被徐悲鸿青年时代的言行

    深深感动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得多好啊!这就是

    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确实。我们春游采石之意不在于那突兀的长江三机之一 ——采石砚。。却在乎李太白笔下波涛滚滚的横江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杜甫赞扬春雨的佳句。人们

    常常用它来抒发对及时雨的赞颂。可我今天,却要在冬季的尽头,春

    季的开端赞一声:“好雪”!                                                                                                                                                                                                                                          

      “谁不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不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子湖。而我们的学校就在这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就在那美丽的西子湖附近;、校园大而美丽,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如同一个大花园。

        “近来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成语出自晋朝缚玄的《太子少缚箴》。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说明客观环境

    对人的影响较大。这话确有道理,它启示我们:交朋友要慎重.要防

    止近“墨”而变黑。

         我们民族的伟大诗人屈原。早在公元前就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呼声。求索,成了历代有志者奋然前进的精

神支柱;求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优良传统。

        令年的中秋节,两个姐姐都不在身边,颇引起我的一番感触。以

    往读宋代词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只感其音铿锵,琅琅上口,如今

    思想上才引起共鸣,感情上才真正投入。对着明月,我不禁发问:“何

    时长向别时圆?”还是苏城说得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我们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   研读“巧用古诗”作文结尾范例

 

        作文结尾范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五千年浩大的历史画卷使我们年青一代想到:老人终身求索的东西,有的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有的已经成为现实:而我们应该去续写那“五千年”之后的东西,不是用笔,而是用行在为我们开辟阳光的大道上写一章求索的歌。

 

       诚然,人生是短暂的,正如庄子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而且,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它,不正确对待它呢?老子的那种主张清静无为的思想是消极的,我们不能仿效。英国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学者——牛顿由于对学生传授一种”人与世当有为“的思想,因而造就了大批人才,有的更是当今政坛首屈一指的领袖人物。如戴卓尔夫人等。所以我极力主张“有为”,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建设上,花在创造上,比浪费在名利争斗上有意义得多。古语云:“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即使不能死得轰轰烈烈,也要死得其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你看,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尚有如此的豪气,我们岂不可霍然自省一番呢?怎样才能找到“永生”?这问题是我们该想想的了。

   

  -一我向她走去。地停下脚步,仰起头,轻轻地唱出了她的歌: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不要灰心,不要失望,

                  要做生活的强者,

                  路在脚下……

                                                                                                                                                                                                                                                               

                                              

3、   品读“用心看世界”范文

 

扒开中国古典文化那精细而珍贵的泥土。蕴含看一股浓重的气

  息。这气息名叫“韵”。我用我推一可贵的“悟”与它交换。昏黄暗

  淡的灯光下,已是书灿浓墨的世界了。寂静中,我呼吸到飘然而上

  的香气,这就是泱泱中华酝酿了五千年的神韵。我的“悟”又不觉跟

  着它进了书房里。

      我轻掩窗扉,雪夜在闭门读禁书.却不嫌轻风吹动我的发梢。风从

  大漠孤烟吹到小桥流水。从刀光剑影吹到鼓叫筝鸣。于是,我踏上那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在红楼倒塌的地方同黛玉“一杯净土掩

风流;“在西厢房喜结良缘的地方吟唱“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在战火浓浓的硝烟渐渐飘散的地方看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说我不识时务也好,返古也罢。只是那古典的诱惑让我无法抗拒。

  因为在那,我能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江南风貌,有抑扬顿挫的

  京剧曲调,有沁人心脾的茶文化……

      我对西方文化的确心存偏见。只认为他们那种节奏的生活方式打

  扰了人特需的宁静。到头来,又像布瓦诺斯所说的那样:“怀着一种

  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小楼一夜听春雨”。如此良机,正是我追求古典文化所需的意境。闲暇中,我为自己心中那朵傲然挺出水面的白莲,未受一丝“污染”而庆幸。闲暇中,我也在暗暗取笑西方那种“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远去的家园。家园?难道,西方也有温文典雅古文化吗?

      于是,我怀疑了,被一种好奇心理所驱使,去寻找他们的“家园”。

      在我的记忆中,不是还有可与(红楼梦)相媲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吗?不是还有也曾勾起我无限奇思妙想的比萨斜塔吗?不是还有振奋人心的交响乐吗?不是还有浓香飘溢的咖啡吗?这一切曾都令我向往过,却在不经意间离我那傲然的白莲远去了。

      我重新见“悟”会感受它,才知道“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都蕴含的真正道理。古人尚如此,吾何以堪?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我不再雪夜读禁书,打开窗扉,用心看世界,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韵”要用我的“悟”去细细品味,深深感受。

 

小结:古代诗歌内蕴丰富,巧用古诗,形式新颖,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要想用好古诗就要重于积累,由博而精,“诗”到用时方恨少;明白意象,感受作者,循序渐进。

 

五、  作文练习

1、   在《月夜》、《离别》或一年四季任一季节任选一题写作文。

2、   要巧用古诗。

 

 

 

 


最后更新[2004-2-2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