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师的足迹
出自涂中德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c44d4f0100hvrh.html
不提笔写教学思考文章很久了。
今晚在百度里一搜“教研员”三个字,待浏览上十篇网页后,发现最有分量的,还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程少堂老师。索性看了他的教研文字和教学实录,感慨良多。
并不是出于对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的羡慕,而是其成长背后的艰辛历程。
这不得的让我顿时想起一个人来,深圳教苑中学语文科组长、作文大师陈继英先生。他是我工作三年多来,亲身接触到的第一个大师级人物。而由他介绍,我又知道了“语文味”,由此也了解了程少堂老师。
亲身接触的陈老师,文质彬彬,谦逊温和,眼神和话语都充满了对后生的鼓励与期望。
未曾谋面的程老师,笔耕不辍,思路超前,引领中学语文一大前沿思想和学术流派。
然后,我又想起了深圳新安中学的吴弘老师,广州六中的涂木年老师,肇庆中学的张月东老师,宜昌三峡高中的胡平老师,江苏滨海三中的陆可爱老师……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但从他们身上,我却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足教研,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这样才能改变命运,这样就能改变命运。
曾经,教学生写作文,要了解名人成长的艰辛历程啊,挖掘其伟大的可贵的品质啊,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很多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效仿……
人总是愿意看到光环,总羡慕别人的成就,却不愿意去关注光环和成就背后的故事。
陈继英老师,早年在河北刚工作不久,就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法,并形成自己的理论和风格,最终功成名就;程少堂老师,说起来还是我湖北家乡人,参加工作至今已30多年,经历了“教学—读书—教学—深造—教研”这曲折的过程,个中滋味唯其自知,但他每到一个环境,每上一个台阶,首先想到的都是不断提升自己。
两个前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足以让我追随并深入研究。
曾经告诉学生一句话,名人名言数以万计,我们只需选取其中的少数几条;或者用句名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同样,在成长的路程上,我们无需研究太多的成功人士,“乱花渐欲迷人眼”,选准几个,追随下去,自然会成就一番事业。再说了,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找准了方向,就该勇往直前,矢志不渝。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做人,为人,成就各自领域的事业。
祝愿所有有志之士,有生之年事业蒸蒸日上,活个开心快乐,求得一生满足。
请阅读:
陈继英:新课程作文教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教育部《教育文摘》头版人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0b12.html
人生语文:让读书探究与生命共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ecsb.html
一种作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bkjc.html
作文教学体系的理想构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cn9g.html
陈继英公开课获大陆香港台湾专家高度评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dvo5.html
粤西一路“语文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clad.html
两岸三地聚鹏城 语文教研唱新声
作者:徐秀玲 来源:http://www.zsxqzx.com/Html/xiaoyuanxinwen/3306301366.html
珠江水长,禺山情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e5ct.html
走思维训练之路,一题写出五篇作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d7o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陈继英被中国教育学会聘为“讲师团专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d3r3.html
办好教育,教师地位应回归第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86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