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汤一介:为学术而学术方可产生大师》
     阅读次数:124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汤一介:为学术而学术方可产生大师

时间:2010年4月19日 作者: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 来源:文摘报


作为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世纪风云变幻的亲历者,汤一介对钱学森先生“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问题的思考,很有见地。 

为学术而学术,才可能产生大师 

记者:请您谈一谈,什么才是产生大师的时代条件? 
汤一介:我觉得人文学科要产生大师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他要有浓厚的国学基础,他必须对中国自身文化有深刻理解和同情的态度;二是他必须对世界上的各种重要的学术潮流有广泛的知识和自己的思考;三是他必须非常关注学术自身,而不是把学术作为其它的工具,比方说作为政治的、赚钱的工具。只有坚持不懈地为学术而学术,才有可能产生大师。 

记者:为什么现在的学术环境被认为不能产生大师? 
汤一介:三个原因吧。第一,我们的学术被割断了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过去的学术文化全部成为批判的对象;第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世界学术发展的形势不了解,没有学术交流,仅有的交流也只是完全听命于苏联的教条主义;第三,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虽然进行了改革开放,可是很多学者把学术作为争夺地位和金钱的工具,不断发生的学术腐败就是证明。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学术土壤不适宜产生真正的大师。 

在自由环境之下,学术才能真正发展 

记者:作为大学校长,要有能够辨识什么人具备成为未来大师的潜力。现在还有这样的大学校长吗? 
汤一介:现在的校长们很苦呵,他要听上面的,自己不能够作主。比方说,过去国内外好多大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我父亲教过四十多门课,都是他自己的教学提纲,按他自己的想法讲,而不是别人的思想,这样才能产生大师。现在据说还在编一些统一教材,完全没有必要,应该让老师充分发挥学术功力和智慧。我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之下,学术才能得到真正地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发生信仰危机的原因” 

记者:教育界有人认为,现行教育制度已经成为禁锢学术自由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您对此有何看法? 
汤一介:教育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引导的方向比较急功近利。为什么学校一下扩那么大?就是想更快地取得成果。 

记者:从资料上看,我国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排第二位,可是其中80%的论文引用率非常低。为什么? 
汤一介:很多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有些论文只是把国外的学术思想翻译过来就得了,没有新的创造,人家干吗要引用你的呢?所以我常常讲,学和术应该分开。学是你创造的一套理论,术是学到人家的技术。 

记者:追求GDP和追求学术自由有矛盾吗? 
汤一介:GDP当然也重要,但过分看重就把别的东西消解掉了。GDP是一种工具理性,追求经济不断发展,它削弱价值理性,使人文没有价值了,这就是为什么发生信仰危机的原因。 

(《羊城晚报》4.2 樊克宁 夏杨文) 

最后更新[2010-4-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