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2009杭州中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味 人文性》
     阅读次数:272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9杭州中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味 人文性

 

语文:新题型 语文味 人文性

来源:新京报发布时间:2010-01-13

    2009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总体承袭往年风格,难度与去年相当,但在保持平稳中也有一些变化,更凸显学科特点,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教学的思想理念。

     一、新题型开放

    与往年相比,试卷板块未变,分别为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但在题目设置、考查角度等方面,还是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

    如第14题要求学生评判文中观点:“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这是杭州市中考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试题开放,解答多元,要求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思考作品和作者意义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简要地阐述理由。第23题为古诗鉴赏,它一改往年对试题诗句的单一赏析,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诗句和试题诗句进行比较赏析,拓宽了考查范围。第24题作文题未沿用去年的话题作文,而采用命题作文形式,这增强了写作内容的限制性,降低了学生考前押中题目的可能性,写作更依赖于学生的考场发挥,更有助于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以“被自己感动”设题,是由初三课文《孤独之旅》引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反思成长,思考人生,思想导向上积极健康。

     二、语文味浓厚

    试卷的语文学科特色鲜明,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整份试卷24道试题,有20道题是考查学生根据试题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10题句子仿写,既考查学生分析语境、仿照句式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确切表达的能力。这道综合性语言表达试题,考生尽可以给出多种答案,表达自己对母爱的切身感悟。

    试题材料处处散发出语文味。语句排序题材料描写千岛湖的油茶树,优美典雅的语言文字中,透出一股令人仰慕的君子风度;第8题组合复句的材料,告诉学生迈向成功要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文字简洁、平易,论述不失严密;科普说明文《洁身自好的莲花》通俗易懂,也颇具科学性。应该说,每一个试题材料都是语文学习的典范。

     三、人文性突出

    试题材料还处处渗透着人文思想。比如句子仿写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生活,对象是与自己朝夕相伴且是最亲切的母亲,这能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散文为《向一棵树鞠躬》,通过写榆树在恶劣环境中的十八年艰难成长,来表现乡村老人十八年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格。阅读此类文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文言文阅读的两篇短文,内容都关乎友情,歌颂了朋友间要言而有信、注重情义的优秀品质,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古诗阅读材料选用了宋代曾巩的《城南》,其中诗句“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颂扬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

     作文体现的是“以我为圆心,以自己的生活历练为半径创作”的理念,符合学生的生活阅历,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情抒,关键落在了立意上。

     引人留意的还有,试题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且内容广泛:有的是当前的重大时事,如甲型HINI流感、近期中央文件等;有的反映地域特色,如杭州西溪风光、千岛湖油茶树等;有的关乎自身修养,如关于学习、个性、品质的材料。


最后更新[2010-5-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