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寅本报特约撰稿李伯宏发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斯特
从纽约向北驱车五小时,进入新罕布什尔州境内,沿途一派田园风光,大片的森林中,白色的木制围栏环抱着绿草如茵的牧场。
新罕布什尔州埃克斯特是一个典型的新英格兰小镇,一条不宽的河流绕镇而过,不多的几条狭窄的街道构成了小镇的格局,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一两层高的英式乡村建筑,时光好像停留在了上两个世纪。镇上只有不多的两家饭店,傍晚时分,饭店里挤满了本地顾客。谁也不会想到史上最畅销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就诞生在这样宁静的小镇上,它的作者丹·布朗也出生并居住在此。
丹·布朗的采访安排在镇上的菲利普·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这座五层楼高的红砖建筑几乎是埃克斯特最高的建筑。早上九点半,丹·布朗准时到达,小说家一件藏青色西装、浅蓝色衬衣,打着红蓝斜条纹领带,米色的西裤,看上去神清气爽。让人略感意外的是,1964年出生的丹·布朗前额的栗色头发已经有点稀疏。在随后的采访中,丹·布朗陈述了写作的辛苦:写作会让人变老、掉头发。
看到南方周末记者带去的中文版《失落的秘符》,热情开朗的丹·布朗高声赞扬起这个封面来。
菲利普·埃克斯特学院是丹·布朗就读的学校,他的父亲也在此担任数学教授,并曾获得总统荣誉奖。丹·布朗指着阅览室里的书架,那些书都是该校毕业生所写的著作,其中著名的就有小说《大白鲨》的作者彼得·本奇利。丹·布朗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校友了,按照他的指引,我们在进门处最下面一排的柜子里看见了《达·芬奇密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和《失落的秘符》。
丹·布朗说话的时候,神情专注,吐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言谈举止更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创造了历史的畅销书作家。为丹·布朗带来巨大荣誉的是2003年出版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该书在全球的销售总量已经超过8000万册。丹·布朗的人气最为登峰造极的是2004年初的某一周,他的四部小说同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06年5月,电影《达·芬奇密码》上映,不仅以7.5亿美元的佳绩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更进一步推动了丹·布朗的知名度。电影《天使与魔鬼》在全球上映后,也成为各地的票房冠军。
由于《达·芬奇密码》的大获成功,丹·布朗此后的作品备受关注。经过六年的努力,丹·布朗于去年秋天推出了新作《失落的秘符》。鉴于《达·芬奇密码》的巨大成功,《失落的秘符》首印为650万册,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地上市当天就卖出100万册。即使是该书已经出版了大半年,美国各大书店里,《失落的秘符》也摆在最醒目的位置。
《失落的秘符》延续了丹·布朗一贯的悬疑和惊悚风格,描写了12小时里发生的故事,丹·布朗上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再一次登场亮相,只是这一次去的不是巴黎和卢浮宫,而是把读者带到了华盛顿和美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一次解码之旅。阴谋、追杀、陷阱、宗教和解谜依然是丹·布朗不变的关键词。
如今,丹·布朗的小说已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自从去年平安夜首发中文版以来,《失落的秘符》的累计印数已经超过40万册。
与南方周末记者同行的朋友的两个孩子是丹·布朗迷,小儿子尤爱写作,立志成为作家,听说采访的消息,特地向学校请假,理由是去见一见偶像。老师十分爽快,慨然应允,惟一的要求是拍一张和小说家的合影带回来。“你是不是会写很多的电子邮件之类的?”丹·布朗问粉丝,当他听说这个孩子甚至没有手机的时候,丹·布朗十分欣慰,他小时候没有电视机,“当我的朋友们都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在跟我的小狗玩。”“《失落的秘符》中的反面人物,有点非人类,他自己是个变形金刚。”当丹·布朗听说粉丝们正在课堂上学希腊神话,还是不自觉使用了“变形金刚”来做比喻。“希腊神话里总会有怪物,然后英雄会出来消灭怪物,有可能还会被怪物吃掉。这是英雄们必须经历的。看过《达芬奇密码》和《失落的秘符》也许你会发现,那些反面人物有时根本不像是人类,有点像怪物。”丹·布朗一直试着将小说放在希腊神话的故事背景里,“在所有希腊神话中,英雄都有弱点,可能他太骄傲,想出名,因而做了一些错误决定。现代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也有弱点,就像兰登,他的弱点是好奇心太强,常常会给自己招惹一些麻烦。如果你能将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特点做一个比较或许老师会注意到你,你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技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读这些古代神话小说的原因。”
作者:王寅李伯宏
(本文来源:
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