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阅读次数:1038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无厘头

百科名片

新华新词语词典此词目和释义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

目录[隐藏]

文化意义
无厘头的语源
无厘头的渊起
相关例子
误解示例
搞笑理解


  

 
文化意义

  
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
  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
  首先是夸张。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即是特殊的夸张。这种夸张超过了影视文艺本身需要的夸张程度,使许多事情让观众或读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会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驰饰演的疯子可以用纸帽子带着大家飞,这是对传统理念的夸张;在《百变金刚》里,他一开始过的生活穷奢极侈,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夸张;在《行运一条龙》里,阿水当众撕开了女同学的上衣,然后又痛不欲生,这是对情感欲望的夸张。夸张给人们带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把平时生活中不能表现或不想表现的各种东西都发挥到一个极致。
  其次是讽刺。人生无常,许多痛苦和不幸都是无法化解的,而面对社会的阴暗、污秽、人性的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变,工作的无聊,挣钱的烦恼,一切都是讽刺的目标。《月光宝盒》中至尊宝带领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斗时集体装死倒地,这是对忠诚的讽刺,因为在一开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帮主马首是瞻的态度出现;到了《大圣娶亲》中他又无法摆脱他对一个很讨厌的女人———紫霞的爱慕之情,这是对承诺的讽刺,因为他早已答应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后他本来就是别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驰对双刀火鸡要求画个心的提议死也不肯,是对女人的讽刺———对一个女人来说,不管她有多重义气,有多负责任,有多聪明,多能干,她其实在男人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皮囊而已。
  最后说自嘲。其实自嘲应该是讽刺的升华,不仅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境界,也是思想的一个境界。当一个人学会了自嘲的时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纵观星驰所有片子,无一不带着浓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剧之王》为最甚。
  扭曲自己,夸张自己,讽刺自己,让观众笑起来,这不是一般的表演,这是一种内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处,不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那就更难了,你必须有谦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举止,迟钝的谈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处在闪光,是谁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乐。
  be out of line
  无厘头文化香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兴起的次文化,当中以周星驰为当中的佼佼者。这股文化一直主导整个十年的香港社会,直到亚洲金融风暴后才慢慢消退。
  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地区的喜剧影视作品及流行区而得以大力发展,后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成为被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广泛接受的喜剧艺术表演形式,并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

 
无厘头的语源

  1>无厘头,顾名思义,头上毫无一丝一厘的头发,那就是光头了,光头很滑,也就是所谓的"滑头"了,说到这应该很清楚了吧.
  2>无厘头绝不是“没有理发的脑袋"的意思。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青春部落用语,最早是广东一带的方言。
  无厘头可能是源自粤语俗语“无厘头尻”。“无厘头尻”解作“没有首尾的脊骨”(“尻”指脊骨尾部,读作“敲”,与流行粤语粗言无关。),指说话或行为“没头没尾”,令人费解。但该俗语并未获证实。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说是在晚清时期,鸦片盛行。人们在抽鸦片的时候有时会说“无厘瘾头”(抽得提不起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就略去“瘾”字而变。
  还有一种说法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无厘头的渊起

  无厘头文化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一般人若不明白事件背后的“笑位”,就会不懂得笑。而当时学界中因为很多老师并不懂得学生因何而发笑,曾对这种“无厘头文化”大加鞭鞑。而事实上,这种文化的兴起,所以就模仿了中英联合声明中与会双方的对白,来发展出一种对社会现实无奈的呐喊。
  这样的词语怎能广为流传呢?真让人奇怪。其实时至今天,周星驰受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很反感他的喜剧被称为“无厘头”,因为这个词叫人联想到的是“不用用脑、不用花心思”,而其实他们在拍片中经常为喜剧效果费尽了心机,为了一个出彩的镜头,剧中的每个演员通常都要N G超过15次。周星驰更偏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悲喜剧,他总是关注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没有内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内地目前出现了许多网页研究“周星驰的现象”,这说明他的持久魅力。
  这个词语本来不为北方人所知,但是从1990年开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般的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
  周星驰的无厘头是建立在前辈许冠文的基础上的,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许氏三兄弟(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开始在香港刮起无厘头之风,而周星驰,则是在80年代才刚刚起步自己内心深处的幽默,开始时的周星驰,通过肢体及表情大肆地表现出所能理解的幽默。但这种无厘头是低层次的,在90年代,他开始思考了自己的独特幽默方式,在继承了许冠文那种内敛而又富有内容的幽默之后,自己又尽情的发挥出了独特的特点,从而造就出了今日的周星驰,也可以说是今日的所谓的“无厘头”

 
相关例子

  有记录最早的无厘头对白,是周星驰在电视剧角色说了一番话之后回应的一句“你讲嘢呀?”(粤语,即“你刚才在说话吗?”)来暗讽对方说了一些没有意思的废话。之后亦有他在电视剧盖世豪侠》中的一句“饮杯茶,食个包”来指大家应该好好的坐下来讨论。其中之后的《赌圣》更是无厘头的精华,当中有不少明喻、暗喻及隐喻收藏在电影的各个部份。有心人可以逐一细细推敲各个笑位的意思,例如:为甚么三叔(吴孟达饰)为认为把吴君如打扮成民主女神,就可以成为刘晶(周星驰饰)心目中的女神呢?又例如:为甚么三叔不断要求刘晶在出席赌局时必须要“腊头”呢?除了影射周润发的《赌神》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意思呢?而不想动脑筋的人,亦可以纯綷在睇戏时笑一餐,给自己的脑袋放个假。
  在无厘头文化草创之时,当年香港新扎女歌手甄楚倩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士高歌曲《今天天气呵呵呵》,亦是利用了无厘头手法,藉助天气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对白。「今天天气呵呵呵」一句後来亦被另一位流行歌手周慧敏引用,指自己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对人说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聊对话。
  无厘头文化亦出现在一些完全没有关连,但含有近似词语的废话来回应废话的场合。例如:有人在洗手间门外把朋友截停问:「喂,你去边呀?」(「你要去哪里?」)有时回应者可能会冷冷的回一句:「去金边呀!」。曾志伟林敏骢的《冇有线电台》中的一首歌《皮球大合唱》便充斥着一大堆这样的对白:
  呢度畀唔畀搭台呀?
  呢度畀唔畀搭咀呀?
  呢度畀唔畀搭棚呀?
  喂,你去边呀?
  我去金边呀!
  我去扎辫呀!(对话者是男生)
  无厘头的对白很多时候都要对当地(主要是香港)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在梁望峰的一本小说中,一对兄妹有这样的对白:
  兄:我来自北京!
  妹:(头也不回的回答)停不了的爱!
  乍看之下的确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回答,但若明白当时的流行文化,这两句对白的解读如下:
  兄:我来自北京!(歌手黎明的歌,暗指“其实我是黎明”)
  妹:停不了的爱!(歌手黎明诗的歌,暗指“如果你是黎明的话,那么我就是黎明诗了。废话!”)

 
误解示例

  有人认为无厘头的出现,是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1990年代初期,香港兴起阅读日本漫画的热潮,日本卡通每天都在电视上热播,日本文化逐渐影响香港青
年人。而日本漫画及卡通片中一些夸张的表达方式亦为香港青年所模仿,且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事实不然。
  这个问题是不是让你摸不着后脑勺呢?别怕,摸不着自己的后脑勺可以摸别人的嘛!同样的,寻找答案也有很多途径,最方便省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上网去,找个比较好的搜索引擎,键入“无厘头”三个字,回车,然后就会返回一堆与此相关的信息。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对于无厘头的解释大概会是这么一段:“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哇,这么大一坨的说明,却完全看不懂,真是‘头可头,非常头’。”
  一般人对于无厘头的认识就好比对“拉哈拉”这个词一样不知所谓(拉哈拉是作者乱拽的,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也只有大部分周星驰迷们对此有一些朦胧的感知。这是因为在中国内地是根本没有"无厘头"这个词的,台湾也没有,这个词是广东话里的俚语俗话。早先无厘头的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不合常理,不按规律,令人难以理解,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莫名其妙。直到二十世纪九零年代,无厘头才逐渐转变为以周星驰为代表的一种喜剧电影的专有名词,基本上可以说是周星驰赋予无厘头这个词语新的含义并将其广为传播,到如今无厘头已成为类似小资情调这样一种亚文化并拥有其特殊的社会群体。 那么无厘头是个什么头?答曰:颇有来头!
  无厘头是谁的头?
  只要说起无厘头,就不能不谈周星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周星驰就是无厘头的代名词。
  早时候周星驰在电影里尝试突破常规,破旧立新,但在香港人看来,他的表演只是随意瞎闹胡搞,入不得主流。因此冠其无厘头,这也是为什么周星驰不喜欢别人说他无厘头的原因。但随着周星驰对他这种特殊演绎手法的逐渐完善并自成体系,社会大众也从拒绝排斥转变为对他认同欣赏,最后周星驰终于赢得了大众的肯定,迅速走红。他这种特殊的演绎风格也被定义为“无厘头”,只不过,此头已不同与昔日之头,除了不再有贬义色彩外,还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新风尚。如果没有周星驰,大概也不会有今日的“无厘头”。自然,您也看不到这本书了。

搞笑理解

  那么无厘头是谁的头?答曰:无厘头,星驰造!
  
 无厘头还是头厘无?
  无厘头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调侃与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数条件,那么,其实您已经具备了当前时代无厘头的基本特征了: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经常语出惊人,想到什么说什么,习惯裸睡,从不大惊小怪,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你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凌,还嫌不过瘾,你张口无厘头,email是你最好的联系方式,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养宠物不养小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永远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
  无厘头并不完全等于周星驰,反之亦然。而且如同鸡和蛋的问题一样,是先有无厘头还是先有周星驰,也一样分辨不清。周星驰对电影的演绎来自很多方面的影响:早期曾受许冠文的启发并模仿他;吸收其他喜剧电影的喜剧元素并加以提炼;借鉴和融合搞笑漫画故事情节;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等等。周星驰是把很多无厘头和搞笑的元素收集在一起融入到他的电影中的。在这之前,很多无厘头意识的产物就早已存在了,只是这些无厘头让人觉得不可理解,或者根本是低级趣味。周星驰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决心为无厘头文化树一面大旗,只是他自己在对这些无厘头元素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包括了观念反转、思维跳跃、过分夸张、调侃自嘲和玩世不恭等特点,直到后来这种风格被定义成无厘头。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星驰是鸡,无厘头是蛋。无厘头孵化出周星驰,周星驰造就了无厘头,一切就是这么相互作影响,相互促成的。 在周星驰自己看来,他觉得用一些比较特别、比较奇怪,或比较新的方法来表达的意念都可以把它叫做无厘头。如果看多了早期的香港电影或者内地电影就会明白他指的比较新奇的方法是什么了。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说一部电影老掉牙了,这时候周星驰就可能会跳出来给它换牙,可是让你诧异的是他并不只是在狗嘴里换象牙那么简单,他可能会把狗牙换成一个马桶拔子,或者是一枚炸弹,更甚至他会把另一条狗塞到狗嘴里,让你看到一个你根本无法想象却活生生显现出的奇怪玩意。这样的无厘头具体表现在他电影中就可能是以下这种的情形:在警匪枪战时,作为特警的周星驰在子弹呼啸而过的时候还悠闲的嚼着泡泡糖,拿出镜子梳头发,还有他的身后居然背着一把特长的铁锤,最后用铁锤将匪徒砸倒。这些镜头在传统的电影里根本是看不到的,在传统电影你大概就只能看到主角很严肃的看着前方,神色严肃的交代任务,然后紧张的拔枪射击,最后最多来一个用嘴吹枪管的潇洒造型。这样的传统电影看得多了,会不会让你觉得发困或是想吐?而周星驰完全将传统颠覆了,电影就是电影,电影也可以不是电影,就是这么戏剧化却也不失真实--谁规定枪战的时候就不能嚼泡泡糖呢?这既可以说是夸张,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态,究竟现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是严肃?是活泼?是疯癫?还是戏剧?其实都完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心态。 如果单凭无厘头的喜剧效果,周星驰并不能成为如今香港(喜剧)电影第一人,他的电影在营造喜剧的同时也表现了真实的人物心态和社会现象,如此才能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引起内心的共鸣,进而对其印象深刻化。大部分星片中,周星驰扮演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在现实生活中要面对各种艰难与困境,在无奈感与无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自嘲和自我安慰,用一种乐观的态度笑看世界,这些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与统一才是周星驰的电影让人产生思考和回味的因素。 那么无厘头还是头厘无?答曰:无头无厘,无厘无头。
  今天你无厘头了吗?
  下面是三道问题,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你的真实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就算你全部答“是”也未必是个无厘头,但一个无厘头必定全部答“是”。
  1、你的自我意识强烈突出吗?
  对于无厘头们来说,他们可能相信有鬼神,但他们的世界中绝对没有那个叫“上帝”或者类似上帝的人物,所以更谈不上什么崇拜和信仰,如果有,那一定是他自己。无厘头们更注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不论大狗还是小狗,都有吠叫的权利。”在无厘头的心里,自己最大。同样的,无厘头敢想敢做,不会压抑自己想法和感受,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嘲笑。
  2、自由和快乐是不是你的最高目的?
  
 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而问为什么完全是多余的。无厘头追求的是一种感受的自由,一种主观不受约束的状态,一种基于解构的基础之上的随心所欲。他们追求的是快乐和轻松,因此,所有会给他们带来痛苦的因素都要被消除,所有令他们感到沉重和压抑的东西都要被排斥,这些具体表现为两个特点:反叛和解构。
  3、你会自己为自己营造欢乐吗?
  
 比如你会跳很蹩脚的舞蹈让自己发笑解嘲,你对于在大众面前出洋相不已为然,因为你的心里根本没有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障碍。而上面说到的解构是对有趣的东西进行模仿改造的一种行为,你可以各种不同的元素和风格糅合到一个关系里面,来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比如你会说武松打虎是为了拿虎皮大衣讨好潘金莲,而因为武松长的特丑,所以把老虎给恶心死了如此这般。
  那么今天你无厘头了吗?答曰:我还无厘脚了呢!
  有句成语叫“无中生有”,就好像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一样,无厘头这种没“头”的也成了一种“头”。不论你是平头、秃头、中分头还是大背头,你可以认为无厘头就是莫名其妙的搞笑,你也可以认为无厘头是很时髦的思想潮流,或者无厘头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只是个口号。当你觉得开始赞同本文中的某些观念或者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头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无厘头。
  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西方文化朝朝夕夕的雨打风吹,使香港文化不可磨灭地带上了殖民地的色彩,同时又得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便利。
  请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深沉,含蓄,内蕴。然而,罗大佑不是香港人;两岁便从广州移居香港的歌神许冠杰也唱过讴歌香港的歌,但口感则有了很大的区别:“ 港九记烧鹅好正唶唶鸡煲/果边有高级酒店靓房出租/鬼佬拒话shopping正/拣个好靓中国瓦煲/响呢庶乜鬼都有最兴睇show/call几个知心好友打番几铺/卡拉ok内乜都唱/call阿安去尖东再“蒲”/……香港好,东方之珠世上无/香港好,你我都也觉自豪”,方言俚语洋文夹杂其中,这就是有名的《香港制造》。
  可以说,有了这样一个文化基础的香港,才有无厘头诞生的温床,也只有香港这样的地方,才会诞生无厘头文化。说起周星驰的表演,通常想到的便是他的无厘头口头禅:“你讲野呀?”似乎一本正经,同时又一脸的不屑,面部表情夸张,绝对玩世不恭的样子。
  无厘头好比在一条完整的牛仔裤上专门打上了两块醒目地起着毛边的补丁,语意诙谐,妙趣横生,不经意中就幽人一默。周星驰的无厘头一改此前香港街头充斥的琼瑶的痴男怨女周润发的英雄本色形象,成为香港普罗大众在劳碌困惑中一笑而过的轻松方式,这是无厘头文化迅速崛起的深层次原因。
  九七回归前夕,香港的股市楼市达到了泡沫的最高峰,港英政府也在撤退之前铺就了一个福利社会的大摊子,打一个不大合适的比方,这种情况好比是英国人把香港这张股票炒到天价,就看接盘者如何操作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的泡沫部份毫不例外地一一爆破,炒楼炒出负资产炒股票炒糊的人士不在少数,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香港人对娱乐节目的欣赏更只求轻松一笑,放松残酷博杀之余的神经线,由此,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文化一如风卷残云,蔚成风气。
  如同我们曾经经历的红海洋时代,言必先称最高指示,当今俏皮的港人说话三句就要带上《大话西游》式的台词,“收到。”“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嘻笑之余,亦带来深深的思索。
  在上海,无厘头有大便的意思,“粑粑无厘头”是上海小孩子常用的词语,一般成年人为了搞笑也会用这个词。

扩展阅读:

1.无厘头:http://www.fcyr66.cn/article/wulitou/list96_1.html

2.图片解释:周星驰为无厘头的一个典型代表。

开放分类:
电影文化幽默流行时尚
 

无厘头是什么意思?

 

现在人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庸俗的搞笑,但事实上是有所区别的.

 

一种说法是: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数条件,那么,其实您已经具备了当前时代无厘头的基本特征了: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经常语出惊人,想到whatwhat,习惯裸睡,从不大惊小怪,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你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淋,还嫌不过瘾,你张口无厘头,动手dotcomemail是你最好的联系方式,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养宠物不养小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永远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

 

解剖无厘头

 

在我看来,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

 

首先是夸张。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即是特殊的夸张。这种夸张超过了影视文艺本身需要的夸张程度,使许多事情让观众或读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会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驰饰演的疯子可以用纸帽子带着大家飞,这是对传统理念的夸张;在《百变金刚》里,他一开始过的生活穷奢极侈,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夸张;在《行运一条龙》里,阿水当众撕开了女同学的上衣,然后又痛不欲生,这是对情感欲望的夸张。夸张给人们带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把平时生活中不能表现或不想表现的各种东西都发挥到一个极致。

 

其次是讽刺。人生无常,许多痛苦和不幸都是无法化解的,而面对社会的阴暗、污秽、人性的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变,工作的无聊,挣钱的烦恼,一切都是讽刺的目标。《月光宝盒》中至尊宝带领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斗时集体装死倒地,这是对忠诚的讽刺,因为在一开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帮主马首是瞻的态度出现;到了《大圣娶亲》中他又无法摆脱他对一个很讨厌的女人———紫霞的爱慕之情,这是对承诺的讽刺,因为他早已答应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后他本来就是别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驰对双刀火鸡要求画个心的提议死也不肯,是对女人的讽刺———对一个女人来说,不管她有多重义气,有多负责任,有多聪明,多能干,她其实在男人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皮囊而已。

 

最后说自嘲。其实自嘲应该是讽刺的升华,不仅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境界,也是思想的一个境界。当一个人学会了自嘲的时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纵观星驰所有片子,无一不带着浓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剧之王》为最甚。

 

扭曲自己,夸张自己,讽刺自己,让观众笑起来,这不是一般的表演,这是一种内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处,不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那就更难了,你必须有谦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举止,迟钝的谈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处在闪光,是谁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乐。

 

 

 

 

自九十年代开始,一种新类型的喜剧电影突然席卷香港,也就是所谓的「无厘头电影」。「无厘头电影」表面上放弃了传统香港喜剧对社会的批判性,仅是为了搏取观众们的开心,为了搞笑而搞笑。但实际上它运用巧妙高超的剧情设计,除了提供社会大众情绪宣洩的一种管道外,也建立了自成一格的人生观。加上由於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观点,因此无法成为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类型,只能成为华语地区中喜剧电影的一种次类型(也可说各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无厘头文化,但这种无厘头文化是排他性、独占性的,仅有身处当地的人才能够了解)。作为一种喜剧的次类型,无厘头电影却常遭到质疑,虽然它也如同其他类型的喜剧一般,受到大众在票房上的支持,但在许多电影评论家的看法中,它还是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电影类型,甚至不能算是一种类型(这一点我也赞成,与其说它是一种喜剧的次类型,还不如说是一种新的喜剧表演方法)因此大部分谈到无厘头电影的论述,皆将其视为一种粗俗、没有深度的短期现象,不值得深入研究。而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无厘头当然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香港多数谈到无厘头文化现象的学者,都对其嗤之以鼻。有人认为无厘头是入侵语言垄断沟通侵略思维......的病毒 。更有人认为无厘头那种嬉戏、不认真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退化,是一种逃避,当中完全不牵涉任何反省与自觉......更与香港薄弱的文化传统,教育水平降低及一种对文字、价值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心野蛮主义有关

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如果无厘头电影真是如此不堪,为何在香港会受到如此广大的欢迎?也在短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所有的华人地区,更成为当时香港人精神的寄托?因此无厘头电影必定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它值得研究的原因。

基本上提到无厘头电影就会想到周星驰;提到周星驰也就想到无厘头电影,两者之间互为等号,无厘头电影与周星驰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周星驰身为无厘头电影的祖师爷,其发迹史也代表著无厘头电影的演变历史,所以当我们要叙述无厘头电影的历史演变时,是可以依据周星驰所主演的电影来分析无厘头电影在各个阶段的改变。

刚开始的无厘头电影,主要是运用夸大、粗俗的表演风格,来达到令人发笑的效果,其影片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这个时期的无厘头电影,主要是依靠著周星驰个人的明星魅力,也开始初步建立整个无厘头电影的外部结构。这个过程中无厘头电影与周星驰可以说是画上等号。

另外,除了有周星驰自身的表演魅力之外,导演王晶个人低俗的风格也带领了无厘头电影的风潮。如果没有王晶将无厘头电影商业化,把许多生活中的俗话融入剧情之中,只有周星驰独特的表演并不足以让无厘头电影成为当时香港人精神的寄托。王晶个人在票房上的保证以及独特的电影品味,使周星驰无厘头式的表演进入了商业电影体系之中,让香港人得以大量接触无厘头电影。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周星驰早期所主演的影片,几乎皆是王晶所导,例如:《赌侠》、《赌圣》、《逃学威龙》系列、《整蛊专家》、《鹿鼎记》系列等。就算是当星仔变成了星爷之後,有时仍需要拍摄一些纯粹搞笑的无厘头电影,以满足商业上的需要,此时王晶仍是其最佳的合作夥伴。

直到《唐伯虎点秋香》出现之後,时空错置、松散改编、特殊的语言逻辑等无厘头电影的类型特色大致底定,基本上无厘头电影的原始时期(primitive)也至此结束。现今我们所看到的无厘头电影特色几乎在这部片中皆有出现(例如:人们所熟知永远都在挖鼻孔的如花这个角色造型便是在此片中第一次出现),此部片也是周星驰与李力持两人首次合作。

当周星驰已有一定的票房魅力之後,加上观众对无厘头电影独特的表演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此时周星驰开始藉由吸收之前电影经典或故事,把这些旧有的东西,运用松散改编的方式,发展出一些比较特别、奇怪,或另类的观点来表演,使其与社会脉动有所符合,另外也开始对於自己所遭遇到的困境,运用一些桥段来自我嘲弄或是藉古讽今提供观众抒发压力的管道,当中的代表作品有《审死官》《济公》、《大内密探零零发》及周星驰首次担任导演的《国产零零漆》与将无厘头电影提升至另一境界的导演刘镇伟的《西游记第101回之月光宝盒》、《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系列等。

 

 看周星驰与香港无厘头电影的演变 
 

《审死官》是由早期的粤语喜剧改编,剧情上的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但藉由周星驰夸大的表演风格,生动地表现出主角宋世杰运用其过人的机智,将自谕”清如水,明如镜〃的大官狠狠地调侃一番,符合当时港人对於港府不信任的普遍态度,并从中产生替代宣泄的效果(后期的影片《九品芝麻官》也将官场中官官相护的状况,以及上位者不为人知的一面表露无遗,也有相同的效果)。此外,剧中宋世杰与他老婆两者间的关系是早期粤语喜剧所没有的,增加了这些的女强男弱的情节除了搞笑之外,也丰富了宋世杰这个角色的个性,使得整个剧本都活了起来。杜琪峰的导演功力由此可知,而周氏影片也藉此跳脱出给人毫无内涵的既定印象。

《国产零零漆》中周星驰第一次从演员转变成作者。就表层结构来说,其仅是原封不动地挪用英国007电影当中的元素,唯一改变的是环境由英国变成中国大陆,让观众们产生联想相互对照两者的差异,进而出现笑点。而从深层精神来说,在那时97年将要来临,但港人对於即将回归大陆仍有相当大的疑虑,对大陆的印象仍停留在落后,非法治的状态,因此《国产零零漆》当中,便将身为大陆特务的周星驰描写成一个杀猪贩,与英国风流倜傥的情报员詹姆士庞德相差十万八千里。情报员变成一个猪肉贩,偏偏又像庞德一样爱甩帅;身材曼妙的庞德女郎变成?啥好看的袁咏仪扮演;所有的高科技谍报产物皆成为市井当中常见的事物,毫无科技感可言。这些都恰好延续从《表姊你好》系列开始藉由贬低大陆人以提升港人的优越感的贯例。另外,此部片中也第一次显露周星持独特的爱情观-为爱付出一切,不怕牺牲,但由於是初步的尝试,因此叙事技巧显得有些粗糙。直到《西游记》系列中,藉由刘镇伟导演的功力,周式爱情观才成功展现,不过此后周星驰的影片就无法再表现出让人如此动容的爱情故事了,由此可见刘镇伟在此片中的重要性。

从星仔到星爷后,周星驰对於影片制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可以拍摄一些自己所想拍摄的作品,此后的《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皆是如此。

《食神》是周星驰与杨国辉两人合作创立的星辉公司之创业作,在此以爱情及功夫为主题的影片中(这都是他最想拍摄的主题),周星驰成功的整合其无厘头式喜感表演,也找到了作者与商业市场间的平衡点。而《少林足球》中,周星驰自身甚至摒弃了无厘头表演风格,在此片当中除了少林足球队与流氓们打球中周星驰在枪林弹雨中的表演外,周星驰不再搞笑了。他将搞笑的重责大任交给赵薇及其他的师兄弟,我们可看到在「环珠格格」中可爱的小燕子,一下被改造成梅艳芳,一下被改造成外星人,将她做贱到了极点。而在爱情观中则延续与《食神》相同的意识形态: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女人便是要好好扮演这个角色。

从90年开始至今,周星驰拍摄了44部电影,形塑他独特的无厘头喜剧表演风格,也在华语喜剧电影中引领风骚了十年,在观看无厘头电影时,由於电影中的粗俗搞笑,低俗的手法,引发了我们最原始的反应,此时我们内心中所有的思考能力皆全然无用的,它提供了观众一种不须思索的观影快感。然而却潜移默化了我们对於电影的认识,成为了一种新的典范。它嘲弄我们所有的认知,它讽刺所有的类型电影,它对於资本主义商业体系的戏弄更是不遗馀力,到最后甚至连自己都对自己也加以解构。也就是这种”反动〃的精神,使得它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一部喜剧电影的诞生,其实在剧本的写作及安排上是需要十分巧妙的安排的,许冠文喜剧中所包含的社会批判与周星驰所带领的无厘头电影中仅有调侃,不佳评论,都是他们自身费尽心思所创作出来的。虽然无厘头以一种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精神,将许多习以为常的状况或桥段,以另一种方法或观点诠释,但剧中的每一个镜头背后都花了很多的心血,才能够将观众的心理状况,依照自己所安排的桥段有所起伏。虽然这当中如此的努力,可悲的是却被人称为是所谓的”无厘头〃,是没有大脑的。

如今我们很少再提到无厘头电影了,但这种表演手法并未消失,其实它早已融入了各种电影当中,甚至是我们的生活当中!虽然我们不在感受到它的存在,可是它已成为一种现代人面对困境,自我调适的一种方法及态度。一个经典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不管在哪个时代观看它皆可;因为它总是可以碰触到人们内心的深处,进而产生共鸣。这是因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及观点皆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有所转换。无厘头电影就是这样的一种经典,它总是藉由嘻笑怒骂的手法来掩盖其对於某些事务的关注,这些事务有可能是对社会现况的不满、对於香港早期繁华生活的怀念,或对爱情神话的向往。虽然说有时为了符合电影类型的一些基本原则,使得结局必须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但这不会降低它的影响力,反之其独特的观点藉此暗藏其中,进而潜移默化了我们的价值观!

  


最后更新[2010-7-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