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鄢烈山:龙应台与韩寒内心追求相同》
     阅读次数:140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鄢烈山:龙应台与韩寒内心追求相同

 
2010年08月05日 凤凰网专稿

著名杂文家、时评家 鄢烈山

核心提示:鄢烈山坦言在龙应台的演讲现场,他印象最深刻就是关于“中国梦”这个思想和“政府国家”这个概念。他说,龙应台值得他敬佩,因为“她对我们大陆的国情、社会的体察,都非常细微、真切”,他尤其欣赏她的“自由主义、独立人格”。

对话主持:陈书娣

凤凰网:你读过龙应台哪些文章?

鄢烈山:比如《野火集》,去年读过她09年有关国共内战的书。我读她的文章还算是比较多的。

凤凰网:你对她的文字有怎样的评价?

总体来说,对大陆比较有影响的一些港台人里,值得我敬佩的人比如有龙应台、梁文道。我觉得他们虽然跟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特别是像梁文道,但他对我们大陆的国情、社会的体察,都非常细微、真切,他们那种对人心的观察,都是相通的。

也有很多港台名人有他们的长处,但是叫我失望。比如说李敖,陈文茜,在大陆有张五常……再有一个就是金庸,其次是南方朔。这些人在某些方面非常令我失望,他们一个比一个狂妄,当然相对来说金庸还可以。但是龙应台没有让我失望。

凤凰网:你仅仅是觉得他们的狂妄让你失望,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

鄢烈山:不仅是狂妄让我失望,还包括他们的观点。

比如说,陈文茜说韩寒“说话像放屁一样轻松”,她不理解大陆的情况。韩寒说话点到为止,非常不容易,陈文茜根本就不懂;张五常、郎咸平也有他的特色,但他们宣传美国阴谋论,叫人讨厌;金庸品位也不高,老大不尊……

凤凰网:你觉得龙应台没有让你失望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鄢烈山:两个方面。自由主义、独立人格是一方面;再加上对人性的体察、对中国大陆国情的了解。但是其他那帮人,虽然在大陆很有名,但是很狂妄,又很偏激……

凤凰网:你看龙应台的文章,哪一些部分是最打动你的?

鄢烈山:她文学性的表达,感性的叙述……这些都来自于人性。首先她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这是最根本的。尊重,这个东西是最主要的。

凤凰网:你是从她哪些文字里面看出来的?

鄢烈山:讲亲情的也好,或者讲1949年的,都有呈现。她讲到大陆,讲到台湾,都表述了一种悲悯之心,那是一种内心的宗教情怀,但她并不信佛,或者道家,她自身并没有宗教角色,但是她达到了这个境界;她的文字体现了她对人心的洞察,对世事的理解。

凤凰网:你认为从她以前的《野火集》到后来的一系列文字中,她的思想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鄢烈山:可能变化过程只是一种升级、一种表面的变化,但她内涵的东西没有变。《野火集》也是揭示自由主义的独立人格,对当时台湾教育和台湾现状的一种反叛;现在她的思想也是相同的,可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内核一样,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凤凰网:在龙应台北大演讲的现场,你对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鄢烈山:最深刻就是关于“中国梦”这个思想和“政府国家”这个概念。

国家只是一个管理组织,就像一个公司一样,但是国家的文化本身在这块土地上又是另一回事。一个国家最主要是富民之道。我们当然希望人民过得好,祖国繁荣昌盛。所以其实“国家”这个概念本身不值一提,关键是普世那种世界公民的精神,那种人道主义的精神。

你希望中国富强、繁荣,人民过得好,也得希望别的国家好。因为中国过去就讲世界大同,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道主义的价值是最高的,国家只是政治概念,并不重要。

凤凰网:如果把龙应台和大陆的公共知识分子相比较,您往往会联想到谁?比如我们常认为,龙应台对社会的关注心类似现在大陆的韩寒。

鄢烈山:她跟韩寒受的教育不一样,跟韩寒的时代也不一样。比如韩寒使用的那些男女关系的比喻,对于她是不适合的。龙应台所接受的一些教养,相对于韩寒所接受的一些网络文学语言不一样,另外两者的生存环境也不一样,比说李敖坐牢的时候,还一年出一本集子。不过大家内心的追求是一样的。

凤凰网:由此大陆和台湾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秉持什么态度,来面对文化的持续繁衍与利用舆论对社会的推进?

鄢烈山:大陆和台湾要互相学习,虽然文字表示形式不一样,教育背景不一样,社会背景也不一样。


最后更新[2010-8-2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