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按:感谢薛老师惠寄)
课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江门市第一中学 教师:薛菁华 电话:18924688201
(一)作家研究
1.生平事迹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为判官告院,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于是连续上书反对。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一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
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在元祐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2.思想精神
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这看似十分矛盾却又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
苏轼早年就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他是支持和主张改革的,对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持彻底否定怀疑态度,只是反对其急躁冒进,而提倡循序渐进。他与王安石治政的途径不同,但大家的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维护北宋王朝的统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屡受群小的猜疑忌恨和排挤,长期外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即使屡遭贬谪,他还是能够关心民生的疾苦和国家的安危,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以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功惠当代的斐然政绩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峻洁的形象。纵观苏轼一生的事迹不难看出,儒学精神是他复杂思想层面的主要支柱。
尽管苏轼有着匡世济时的大志,但现实的冷酷与残忍却是无情的。特别是在宋代,封建阶级的专制统治日趋腐朽和没落,传统儒学精神渐渐不能让人在现实中找到信服的理由。苏轼在遭受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之后,使他不得不重新反省自己的不幸遭遇,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取向,探析人生的意义。传统儒学精神失落了,佛老思想正好弥补了这一饥渴与缺陷。正是在佛老精神的导引下,苏轼超越了入世精神感召诱惑所带来的不安和焦渴,将身心从拘役中求得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摆脱掉一切羁绊,通达洒脱地生活。
儒家入世,道家避世,释家超世,三者原有矛盾,但苏轼以外儒内佛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了起来: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以释家的智慧调整心态,这就形成了苏子“一蓑风雨任平生”式的旷达自适。这种独特的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3.作品创作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中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方面,苏轼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苏轼的议论文在其早期文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进策、奏议、杂说等,他的政论、史论特别为人称道。叙事记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山水游记如《石钟山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喜雨亭记》、《醉白堂记》等,都是长于借题发挥,随机生发出一段妙理高论,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展示出苏轼随物赋形的作文本领,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大文豪、诗人作家的才情横溢和奇思妙想。而其流芳千古的前、后《赤壁赋》既继承了赋体描摹生动语言对仗工整的洋洋洒洒,又吸纳和继承了欧阳修诗文运动以来行文的简练和平易晓畅。前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的冬景,描绘逼真,境界若画,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学的影响。
4.价值影响
苏轼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而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他散文的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文从字顺、挥洒自如、奔放不羁,这表现了苏轼具有惊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尤其是《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下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时的冬景,一样风月,两种境界,均声韵铿锵,意境悠扬,被后代文人誉为宋赋之上品。
所谓风格即人格。苏轼一生光明磊落、刚毅敢言。虽遂屡屡致祸,官职一贬再贬,由黄州而惠州,由惠州至儋州,直贬至天涯海角,但苏轼从未“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而是能于最艰难时,从释道中找到立身、解脱之法,于非常艰难中修成了一种旷然超脱的处世精神态度,不至于在逆境、绝境中抑郁而终,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趋于化境。故生活中的东坡,无论身处何处,永远是那么飘逸、那么旷达、那么洒脱。苏轼的这种独特的人格、思想对当代人也不无影响:在顺境时,应当积极进取;处逆境时,学会淡泊豁达。
(二)课文研究
1.课文内容 主旨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文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先描写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饮酒赋诗,心情舒畅;但因听萧声幽怨,感怀古人消逝,岁月无情,羡水月之无穷、人生之短暂而悲;最后作者以水、月作譬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主旨: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在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结构特点 艺术
文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神聚形散,文势起伏。
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它的句式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3.表现手法 技巧
《赤壁赋》是一篇游记散文,但作者绝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将画意、诗意、哲理融为一体。
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
文中抒情的部分,始终不离开这几处景物描写,这就是因景而生情。作者正是在看到江上的清风明月之后,产生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乐极之情。
文中说理部分也紧紧扣住这几处景物描写,用自然景物来隐喻哲理,阐发哲理,这就是借物而喻理。如 “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都离不开自然景物,“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扣住江水,“抱明月而长终”一句扣住明月,“托遗响于悲风”一句扣住清风。这几句表明了“客”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它的内涵无不借助这一具体而实在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而作者从哲理的角度阐述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也始终以“江水”“明月”来作喻阐理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运用得十分巧妙,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4.语言运用 特色
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骈散交错,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
此外,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 “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这些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5.作者情感 评价
黄州时期是苏轼入仕后思想发展过程中比较消极的时期。现实令他痛苦、失望、悲愤,人生空漠虚幻意识比较浓重,但他却并未因此而颓靡不振。他融儒家与佛老思想而为一,从而使现实痛苦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淡化。苏轼以特定的身份置身于特定环境中,由怀古而感慨,由感慨而生悲,再从悲哀痛苦中挣扎解脱出来。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实属难能可贵。
文章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将作者忧患人生的巨大苦闷和自我解脱的惊人妙悟,和盘托于读者面前。文学史上从不缺乏写景、言情、说理的名篇,但像《赤壁赋》这样将三者结合得天衣无缝,绝无人工斧凿痕迹的作品确实不多见。
(三)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2、体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把握作者的情思变化,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情思变化,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简介背景
提起苏轼,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家有没有读过他的《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所谓功业,则更多的是指他自己在文学上的思考和成就。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三次被贬的地方,是他人生政治之低谷,却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
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以后常来赤壁游览,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千古美文来探讨苏轼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找出文中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变化的词语。
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投影字音)
壬戌(rénxū) 属客(zhǔ) 窈窕(yǎotiǎo) 冯虚御风(pínɡ)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幽壑(hè) 嫠妇(lí)
愀然(qiǎo)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千里(zhúlú) 旌旗(jīng)
酾酒(shī) 横槊(shuò) 匏樽(páo) 蜉蝣(fúyóu)
消长 (zhǎng ) 无尽藏(zàng) 狼籍(jí) 枕藉(jiè)
2、,整体感知全文的情感变化
于是饮酒乐甚
托遗响于悲风
客喜而笑
乐――悲――喜
三、赏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体会“乐”
提问:作者因何而乐?
明确: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美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k 因景美而生超然之情,从而感到乐。请大家再朗读一下这几句,感受美景、美感。
投影:
乐 景(美) 超然之情
2、理解“悲”
(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
――“美人”指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补充背景:苏轼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因认为王安石新法过于急进,曾予以批评。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蓄意报复。元丰二年(1079年),他们摘取苏轼诗文的某些诗句为证据,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其实这就是一场政治迫害。后来经过多方营救,死里逃生,最终被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
(投影:望美人而不得见――政治失意)
过渡:客人的箫声听起来怎样?哀伤凄婉。客又因何事而感到哀伤?
(2)朗读第三段。
(3)小组活动:思考客人因何而悲。
投影: 自身渺小
人生短暂
理想现实相矛盾
3、领悟“喜”
过渡:面对客人的迷惘与叹息,苏轼如何消除他心中的郁结呢(如何开解他)?
(1)师生齐读第四段
(2)从“变与不变”的角度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生老病死(人) 代代相传(人)
――物与我皆无尽,不必羡慕(宇宙无穷)。
(3)从“取与不取”的角度理解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物各有主,不必强求,不如共适清风明月
过渡:客人听到了这样的道理,感情有何变化?――喜
(4)客“喜而笑”与前文的“乐”有何区别?
明确:“喜而笑”是分外欣慰和轻松,是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由“山水之乐”转向“身心之乐”,境界得以提升了。
物与我皆无尽,不必羡慕
喜
物各有主,不必强求,不如共适清风明月
四、归纳主旨
(1)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客对话”是赋体的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主”“客”实为一体。
本文中主客问答,其实可以看做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自我对话,是苏轼内心积极和消极的心态的一次斗争。(《赤壁赋》正作于苏轼政治失意,心情苦闷时期,但他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也没有像贾谊那样郁郁而终,而是顺乎自然,适应现实,于逆境中设法化解心中苦闷,这正体现了他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2)总结
苏轼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因景而生情,借景而说理,景、情、理巧妙结合,表现了作者在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超越自我、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实属难能可贵,而这种人生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品味课文语言的韵味
2、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乐
悲
景 喜
理
(七)回顾与感受
在全面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研读了作品后,发现《赤壁赋》内容丰富,切入点有很多:字词句理解可以上一节;指导朗读背诵,品味语言精妙可上一节;拓展开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或《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又是一节;哪怕紧扣第四段,结合苏轼生平进行深入探究亦可一节……《赤壁赋》就像一桌丰盛的晚宴,那一道菜都可口,可时间有限,只能吃一道。选小菜,不尽兴;一下子就山珍海味,恐怕消化不良。囿于这40分钟的课堂时间,所以只能选“理解作者情感”这道主菜来下口吧。
主要的构思是抓住“乐――悲――喜”这一感情线索来展开,着眼于文本内容,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苏轼的情思变化,体会他豁达乐观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其实,课前仍感到忐忑:时间紧迫,我是否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任务?
一节课上完,感觉还可以。时间的把握比较到位,学生配合也算充分,他们在没有解释字词句的基础上把文章基本读懂、理解作者的情怀,这是难得的。但在课前,杨青兰老师曾指出我教案上存在的不足:问题琐碎,学生若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是被牵着走的,学生的“主动性”便体现不够。而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这确实是我教学上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课后与林小红老师交谈,她给我提了个问题:“为何苏轼在文中多次提及清风明月?”是啊,苏子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他的操守品格不也象“清风明月”般高洁吗?此一解说,我便更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仍未够深入,对作者精神底蕴的挖掘仍流于表层。现在我有这样一个设想,《赤壁赋》的教学应分三节课进行“三读”。一读字词:指导朗读背诵,品味文章语言;二读情感: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三读底蕴:苏东坡,不可无一,难能有二,应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读出苏轼的精神操守。
江门一中 薛菁华
电子邮箱:dollycat@sina.com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