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代表课展
文章标题: 《旧闻重发:程少堂预测代表课概念将流行》
     阅读次数:116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旧闻重发:程少堂预测代表课概念将流行

  (堂按:代表课概念是我2006年在深圳市语文教师大会上首先提出的,语文味网当时对此进行了报道。接下来我在外地讲学也多次讲到“代表课”这一概念,在有的地方讲学还加以展开谈过。但那时候我还没有将代表课的有关想法写成文章。《代表课论》一文最开始收入2008年出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之中。到今年,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同时觉得应该和同仁探讨一下,因此才有兴趣拿到杂志发表。很高兴、非常高兴上海《语文学习》就代表课问题展开讨论。

《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发表两篇文章和我商榷,两篇文章基本上是否定“代表课”的。《语文学习》在发表拙作《代表课论》所作的按语,也是明显不喜欢这个概念。不喜欢而能发表,可见其学术气度。这次和我商榷的两文中,有一篇甚至希望“让代表课概念胎死腹中”。不过对不起,已经生出来了。不仅生出来了,湖北还有学校开展上代表课活动,语文味网几年前就转载了湖北教研网的有关报道。

曾记否,2001年我刚提出“语文味”时,还不是骂声一片?可是如今,用有的老师的话说:“语文味是影响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代表课”当然比不了语文味,但是我同样珍爱这一概念,我坚信它的价值,决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这个概念就不研究它。我的学术性格是,只要一提出某个观点,这一观点可以发展、完善,但决不会轻易放弃,别人的反对意见我认为合理的我可以批判性地吸收,我认为没有道理的,就会采取弃之不顾的态度,且丝毫不会影响我对我的观点的坚持。“语文味”是这样,“代表课”当然也是这样。时间将证明“代表课”学术概念的价值,你信不信?你不信我信。

以下是重发前几年语文味网的有关报道。)

 文章标题: 《程少堂预测代表课概念将流行》

     阅读次数:2054

 

程少堂预测代表课概念将流行

  

【语文味网冰山报道】程少堂先生预测:继“语文味”学术概念之后,“代表课”极有可能成为他提出的学术概念中又一个广泛流行的概念。

 

 “代表课”是由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本站站长、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先生在我国教学理论界率先提出的又一学术概念,指具有时代意义(反映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或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风格的教学课例。

 

程少堂先生指出,此前应该是有人使用过“代表课”这个词的,但是从现有文献看,在2006年以前还没有人把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加以使用, 更没有人对它加以专门研究。2006年,程少堂先生在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代表课”概念,并表示要重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随后,程少堂先生把自己的学术论文《代表课论》转化为学术报告,在深圳市罗湖区初中语文教师专题学术报告会上,以“代表课”的概念以及如何打造代表课等问题为中心作了专场报告(语文味网不仅进行了报道,为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开设“代表课展”专栏)。程少堂先生认为,代表课是名师的重要标志,是教师高峰体验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是实践对理论规则的合理突破。

 

程少堂先生《代表课论》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文味研究的第六点突破,收入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于漪先生主编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之中。

 

程少堂先生的《代表课论》,是我国学术界把“代表课”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加以研究的第一篇文章。程少堂先生表示,他有可能把《代表课论》发展成为一部专著。

 

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上“代表课”活动。(参见以下报道)

 

附一:秭归茅坪小学组织教师开展上“代表课”活动

 

   文章来源: “湖北教研网” http://www.jiaoyan.cn/1/82/2007-04-29/4208.html

--------------------------------------------------------------------------------

作者:宋文窍    来源:秭归县茅坪小学     上传时间:2007-04-29  

 

秭归县茅坪小学组织教师开展上“代表课”活动 秭归茅坪小学 宋文窍 四月中上旬,秭归县茅坪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上“代表课”活动,该校30多位教师在以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认真选题、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纷纷推出了能代表自己当前最高教学水平的公开课,供全体教师观摩研讨。此活动在校内外教师中引起积极反响,取得良好的教研效果。 所谓“代表课”,就是能充分代表教师个体在一定时期或某一个发展阶段内对某门学科(或学科中的某类知识)最新研究成果的公开课。而且,教师能以此公开课的内容和形式为基础,进行持续研究,不断发展,多次或重复展示。通俗地讲,“代表课”相当于文艺界名家名角的“拿手好戏”、“独门绝活”,它是教师的“保留节目”。如:于永正老师的小学口头作文教学、支玉恒老师的阅读教学等。 开展“代表课”活动,是茅坪小学为保证校本教研在该校持续深入的发展而在本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之一,学校将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本次“代表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全面检阅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学校对如何做好学科教学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附二:2007年语文味网的报道

 

本网从今天开始开设新栏目《代表课展》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4973

 

 

【语文味网2007419日报道】 “代表课”是由华南师大硕士导师、本站站长、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先生在我国教学界率先提出的又一新概念, 指具有时代意义(反映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或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风格的教学课例。 少堂老师认为,代表课是名师的重要标志,是教师高峰体验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是实践对理论规则的合理突破。为壮大深圳语文教学流派队伍,语文味网从今天开始开设新栏目《代表课展》,欢迎老师们将自己的代表课实录发给我们,也欢迎老师们开展代表课的研究。

少堂老师的长篇论文《代表课论》不日将挂上语文味网。

 

 

 

 

 

 


最后更新[2010-10-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