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百上千家媒体不能“自己”
马恩来(梅林中学,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昨天上班的车上,打开收音机,收听深圳电台89.8新闻频道,恰好听到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送一条新闻:“据昨晚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央视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己。”
对于近日“我爸是李刚”的热点新闻,当然很关注。“我爸是李刚”中的“李刚”终于出现在媒体,并向受害者及家属道歉了。犯罪嫌疑人的家长的道歉是否很诚恳,本人并不十分在意,在意的是播送这条新闻的播音员在最后将“自已”,念成“自己”。当时我就对坐在旁边的妻子说,听到没有,播音员念错了一个音?妻子虽学理科的,对字音和词义不是很敏感,但她告诉我;“‘自已’念成‘自己’了。”她知道,“不能自已”,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意思。没有“不能自己”一说。
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看新浪网的新闻,很快看到了刚才深圳电台播送的那条新闻。这条发自《北京晨报》的新闻里,竟然也是“不能自己”,我意思到刚才播音员没念错,而是那篇转播的新闻稿本身就写错了!我又打开搜狐网,也看到了这条新闻,居然也是“不能自己”!再通过百度搜索这条新闻,包括中国日报网、中国信息网在内的国内数十家网络媒体加以转载,这些媒体无一例外地直接转用,都是“不能自己”。可以推断,昨天,包括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估计有数百上千家都是“不能自己”!
作为一条新闻,它的主要信息可能是真实的、准确的。但作为新闻载体的文字中出现不应有的错误,不仅会影响新闻的质量,而且误用的词语流传到社会上,势必影响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与规范化,对受众产生错误的导向。“自已”与“自己”,虽易误写误读,但媒体人包括记者、编辑、播音员,对这样的常用词语应该比较容易区分,不应该以讹传讹,使谬误广泛流传。
所幸的是,笔者在香港新闻网上,同样看到了这条转载的新闻,而清晰看到的是“自已”,而不是“自己”。
(201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