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更多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率性写吧
>
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作家王树增:非虚构一种愤怒抑或绝望的产物》
阅读次数:144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家王树增:非虚构一种愤怒抑或绝望的产物
作家王树增:非虚构一种愤怒抑或绝望的产物
作者:
王树增
我在边防的时候,我才知道“行动”起来是什么意思,是走向“人民大地“的意思。现在中蒙边界已经下雪了,气温非常低,在中蒙俄三国交界的地方,我们看地图有一个会点,那个点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哨所,战士24小时在那儿潜伏,这么冷的天,我就和战士们龟缩在那个小小的雪地里面,一个战士跟我谈,他说的人生最高的理想是当国家干部,因为他妈认为只要我儿当了国家干部,他妈在村里面就可以直起背走路,他说我自己没有愿望,我们讨论了很多怎么才能考上公务员的问题,还有一个家庭赤贫的孤儿,孩子很小,估计不到18岁,一个大个子,东北孩子,他的人生理想说这辈子就想开画廊,我说你的画廊是什么?他说反正挂很多画,你和他们谈的时候你才知道,你挨着土地最近,还有一个前面5米之外,你不能在那儿睡,你睡不踏实。我想那条界限非常非常的鲜明,一寸一寸地都在计较,我们说到今天的话题,我想非虚构和其他文学门类或者非虚构到底是什么的话,绝不是有一个国民线,也不是拉一个铁丝网,我认为它是一个至少在我们当代中国来讲,是一个综合性的产物。
我认为相对于虚构类作品,小说的特质来讲,非虚构类作品我说是一种愤怒的产物,我自己的体会,这不理论,或者叫有点绝望的产物,就是你突然看不到你前面要走的路的时候,你又有硬闯的感觉或者是你想大喊一声,招呼一下同伴是不是能领着我一起走,它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虚构类作品没有这个力量,我只能拿最现实的东西和最真实的东西来刺激这种斗志。我想在世界文学上来讲,这种东西确实是一种社会到了令人精神危机时候的产物,不然的话我们老老实实地读我们的虚构作品,我觉得至少我是这样,我看不明白了这个社会的时候,我才拿起这样一个写作方式,虽然我写的是历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历史上的一些篇章,但是我骨子里不是写历史,我也不是写军史,更不是写战争史,我在发泄我心中的一种愤怒或者是一种呐喊,一种强调,我的理解是这样,至少我的心境是这样。所以说我看《人民文学》发的这几个作家的作品,我觉得都带有这样的特质,他不用这样的方式无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种,几乎已经到了绝望边缘的境地,我想如果说非虚构类如果以真实取胜的话,那么作家的这种非常复杂和激烈的内心情感的真实是最本质的真实,没有这个真实你写那个东西,你照搬那个生活原形都达不到非虚构类文学的境界。我举个例子,汶川,我现在没有刊一篇写汶川的能让我捧读不已的,为什么?现在的媒体天天在汶川,天天在直播,每次看一眼泪汪汪,凭什么看文字的东西,如果文字比不过现代媒体给我们现场直播的真实的话,那你的真实何在,你光标榜你非虚构类是不管用的,非虚构不是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非虚构类的作品它的生命在于个性,是我这样认识,这才是文学的特质,如果说你写的地震和中央电视台那个地震是一样的,那你看你的干什么?你解读的灾难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称他为非虚构类的作品,他的生命在于呐喊的真实性、情感的真实性和你作家的个性,我就是这样解读生活的。
我个人认为,非虚构类是一个大概念,因为你给我们的前提是新的可能性,他可能性都是一样的,现实发生的东西和现在发生的东西,这不是唯一。我希望《人民文学》现在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胸怀更加宽广,我不管你写的是哪一个时代的,不以历史的时空来区分,我觉得这样的包容性应该有,这才叫可能性。我甚至还设想,非虚构类肯定是发生过的,可以证实的真人真事,但是在历史上,我觉得历史没有真实可言,我说的是那种纯粹的真实,没有真实,司马迁写的《史记》,那是他的历史,不是当时真实的历史。我说的真实就是你作家在读生活当中传达出来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们现在太需要戴面具了,不戴面具什么都没有,必须戴面具。所以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我常常撕自己的面具,可是我撕不下来,以戴面具为耻,我确实感到耻辱,我尽可能地把面具拉下来露出自己原来的脸色,我想《人民文学》启动这个活动,必然成一件大事,如果有可能的话,将来文学史得有这个会,如果我们做好了的话,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情,支持这件事情的就是作品,我希望我能够拿出好东西来,写它。
最后说一说我的世界观,我很欣赏李敬泽提出一句话叫做“吾土吾民”,我觉得这个太令我感动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是赞成文以载道,我觉得你既然拿起东西,你要写一个公开的出版物,你必须要对我们生我养我的国家负责任,对祖国负责任,对人民负责任,因为这是你作家的责任,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说你这个人就是一个老派人物,那我宁可老派了,我不相信纯粹为自己写作的东西能够存在,这个你无论如何说服不了,我觉得“吾土吾民”这个词确实感情深厚。我想我们看到这几部作品都是“吾土吾民”的产物,你对那块土地爱得很深,对那些人民爱得很深,你认为你就是他们中间的语言,你愿意和他们同甘共苦,你才能写出“吾土吾民”味道的文章出来。如果说我们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能够尽最大可能反映出“吾土吾民”的这种深刻和情感的话,我觉得就算是大事了,这就是文学上的一件大事情。
最后更新[2010-11-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
友情链接:
我爱语文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