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语文课:用开放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
     阅读次数:17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语文课:用开放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

 

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

             ——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我见

深圳市教学研究室  程少堂

 

语文味网编者按:本文是程少堂老师应山西《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之约而写。后面附的三个案例由《语文教学通讯》编辑提供。《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6年第10期将发表该文。)

 

时至今日,要是还有人对在语文课堂上谈论爱情持否定态度,或者还要对爱情问题讳莫如深,那与其说是保守落后,还不如说是冥顽不化 。显然,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语文课上该不该讲爱情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的问题。读了陆凌老师的《“爱情”从课堂上轻轻走过》、张先美老师的《漂漂亮亮谈爱情》、李芳老师的《何不“拐开”片刻》,有些感想想和大家交流。

我觉得,几位老师的探索态度都值得充分肯定。尽管我们说现在不应该讨论语文课该不该讲爱情的问题,但那只是就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而言,或者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演。实际上,语文课堂上该讲爱情的时候而不敢讲或不愿讲的老师大有人在。因此,以上三位老师的探索其价值不可低估。

但是我认为,我们还需要用更开放的心灵来谈爱情。

何谓开放心灵?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心灵有无数条通道,这些通道的作用就是生命开启智慧,生命融入其它生命、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及宇宙的状态,通道的开通程度直接影响到生命的成长与进程。因此开放心灵就是把这些通道打开,让自我与心灵能够进入社会、融入自然之中去汲取更多、更深刻、更全面、更充满智慧的整体的信息,同时让自我及心灵的认知信息也流向整体之中 ,因此开放心灵就是打开自我、打开心灵通往更广阔的各条通道。通道的宽度与广度、畅通程度决定自我及心灵的活跃与敏锐的程度。

我们知道,开放有两种,一种是社会开放,一种是心灵开放,而开放心灵难于社会开放。就中国语文教学的实际而言,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种种原因,文本中本来少之又少的爱情内容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浪费了宝贵的爱情教育资源。对爱情内容的屏蔽,其结果是屏蔽了学生的心灵。中国青少年在爱情面前或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普遍傻乎乎、常戚戚,我看与我们的语文教育长期排斥爱情教育有关。

因此,我认为,在21世纪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需要用更开放的心灵来谈爱情。所谓以开放的心灵来谈爱情,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各种手段,激发自己同时引导学生突破心灵的封闭和桎梏,将心灵的每一个通道与文本中的爱情内容接通。只要这样,语文教学中的爱情内容才能生动活泼,摇曳多姿,才能教学出语文味来。

以这样的观点看问题,以上三位教师的教学案例都有可以商讨的地方。

先看陆凌老师的《“爱情”从课堂上轻轻走过》。这个教学案例反映了教师心灵不够开放,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开放心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关于用表演《简•爱》片断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爱情。我想没有任何行内人会反对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表演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是用表演的手段还是用朗读甚至电影欣赏的手段更能引导学生的心灵向文本中的爱情内容开放,值得研究。爱是如此神秘,以至于人们对它很难定义,但是我很喜欢日本哲学家今道有信对爱的定义,他认为:“爱是执著专一的思念。”正是这种思念,使爱情成为人类最值得珍视的一种情感,人们对爱情可以感受,可以体验,但是不能当众展览,甚至也不能演出。尽管专业演员的爱情表演颇能打动人心,但是就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表演也许是最不值得选择的一种手段。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心灵向时髦手段开放,而没有向所谓传统的手段开放。但是对爱情的体验而言,所谓传统手段实际上难道不是最有深度最有魅力,所以万古不变,又万古常新的手段?(二)关于爱情观问题。陆老师认为:“引入这一段只是想告诉学生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它破除门第观念,简是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师,爱情超越年龄与美貌财产甚至于死亡,是有尊严的在废墟上重建的一份情感。我想这样的爱情,引入课堂,是恰当的也是适宜的。”但是我却认为,给学生只提供这种观点,只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屏蔽作用。实际上,由基督教精神的观点看来,爱情作为自由意志正是人的尊严的凸显,它拒绝世间法则的宰制与规约,任何欲以此世的有时甚至是人为的世间法则规约爱的行为,必然体现为一种精神暴力,是对人的精神的侮辱。西方的爱情经典往往体现为一种叛逆之美,这种叛逆即是对“合理的理性的拒绝,对物性的拒绝”。爱情不朽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杜拉斯)。因此,在作家王安忆看来,简•爱的爱情在正常人的经验范围之内,是用此世的经验规约限制爱情的结果:“你是主人,我是家庭教师,你那么有钱,我没钱,所以我不能爱你,等你将来没钱了,老婆也死了,我才可以爱你.。”在简•爱这里,要爱,就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原则,平等原则,由过往的苦难培育出的病态的自尊让简爱不敢面对爱的的自由意志。(王安忆《心灵世界一一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简•爱“病态的自尊”。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当然不仅是语文老师)对简•爱的爱情观评价是一元的,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三)关于羞涩。在陆老师看来,如果说“羞涩”不是一种不美好的情感,至少是一种值得纠正的情感。但是照我看来,爱情中的羞涩或者涉及到爱情时的羞涩乃至一切羞涩,是人和动物的重大区别,是一种非常高贵、非常高尚、非常高雅、非常高级的情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就现实生活而言,羞涩变得越来越少了,因而越来越珍贵了。

再看张先美老师的《漂漂亮亮谈爱情》。这个案例的长处在于通过语文训练(说一说、谈一谈、描一描、抄一抄)进行爱情教育。这个案例的优点在此,但是也显示出执教者教学心态不够开放,具体说就是僵化地使用这一手段。这个课例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从语文教学的大师级人物余映潮先生的教法脱胎而来,而且学得比较到家。用板块教学法进行爱情教育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爱情,尤其是语文文本中的爱情,不仅隽永、灵动、飘逸,而且极富个性色彩,用“说一说、谈一谈、描一描、抄一抄”这样模式化的方法处理,是不是死板了些?是不是把很有味道的爱情搞得有些倒胃口?我甚至认为这个案例中的爱情谈得并不算漂亮。

再看李芳老师的《何不“拐开”片刻——当〈组歌〉遭遇青春期敏感话题时》。在这个课例中,执教者力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当一个尊重对话主体的授教者当课堂教学中遇到预设目标和学生兴趣点迥异的时候,教师如何调试自己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表现,以学生的关注为教师的关注,以学生的心理热点为教师分析的对象,做一个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这一教学理念是很好的。从教学的实际流程来看,执教者也较好的落实了这一理念。但是,好的理念并不能保证好的教学。在我看来,这个案例也同样很鲜明地突出地表现出执教者的心灵不够开放。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师: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笔下表现的是怎样的海浪和怎样的雨呢?
  (生思考,小组派代表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我走到教室后面,看他们争先恐后地写着,只见在
         的海浪一边,写有痴情善良乐于助人对爱执着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专情为情所困忠于工作等多达12种概括;在          的雨一边,写有感情丰富、温柔、善解人意、美丽、热于奉献、视死如归、沾花惹草等多达20种概括。在偌大的黑板上,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专情为情所困沾花惹草等词显得非常醒目和刺眼。)
  (台下的同学开始骚动起来,有的甚至咯咯地笑。我马上预感到问题的复杂性,心里隐隐不安。)  

李老师不仅觉得“在偌大的黑板上,‘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专情’‘为情所困’‘沾花惹草’等词显得非常醒目和刺眼”,不仅面对学生的笑声,“马上预感到问题的复杂性,心里隐隐不安”,而且认为写出让老师不安的词语的学生“莫不是想借课堂来做点文章玩一玩、乐一乐?”这就是心灵不开放的重要体现。由于执教者的心灵不够开放,所以以下教学“结局”就完全在预料之中了:

 

师:对了,我们兜了一大圈终于回来了。(笑)那我们就先把这些概括先擦去好吗?
  生:好。恩。
  (于是,黑板上只留下了
痴情善良乐于奉献等词语。而余下分析诗人情感、推荐阅读等教学环节也在平和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


恕我愚笨,我认真地仔细地反复地想了想,还是不能明白李老师为什么觉得“‘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专情’‘为情所困’‘沾花惹草’等词显得非常醒目和刺眼”,甚而会“心里隐隐不安”。这里,本来是语文教育和爱情教育有机结合的大好时机,但硬是被老师不开放的心灵“很负责任地”“割舍”掉了。谁能说李老师这样做是不负责任呢?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或者说我们常常见到,有的教师主观上很负责任的行为从客观效果看却是极不负责任的(比如说有时教师讲得过多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说,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这样的“驾驭”还是少点为好啊!

语文课堂上如何处理爱情或者与爱情有关的内容,我自己也进行过一些探索,下面是我教《你是我的同类》(语文味网上有实录。《中学语文教学》近期也会对这个课例展开讨论)的教学片段,请方家不吝指正:

 

师:……一个人的眼睛是能够代表人的精神世界的地方,诗眼就是诗的眼睛,也就是一首诗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词,是整首诗的中心、主旨之所在或点题的地方。那么这首诗最后一句:“不是吗,孩子”它是一句点题的。……我们把这句话:“不是吗,孩子”,把“孩子”换成其它的词行不行?大家现在默读一下这首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你认为这个“孩子”可以换成哪些词?道理何在?要交流就交流一下也行。(生讨论)

生:我想可以改成“亲爱的”,(哄堂)因为这个我……

生:我刚刚说过有两种观点,现在我要改变第二种观点。我蛮同意那位男同学的意见。我也跟他一样,其实是现代诗看多了。首先,如果说把“孩子”换成“爱人”的话,它中间的确有一些诗句是形容这的,比如说:“我都能听到你的呼吸,和你的手指在我的心上弹奏。”(笑声)这都是属于这个类型的。还有最后一句:“有一天我死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安详地闭上眼睛,我始终都活在你的记忆里”。好象以前有一首古诗叫做“上邪”,里面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哄堂,掌声笑声)与这个差不多。

师:(兴奋地跺了一下脚)啊你还知道这首诗,是吗?……我们一般说情诗是爱情诗,但是往往可以广义地说,凡是写感情的诗都是情诗。我们这个班的孩子很聪明啊!可有好多词可以换,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会产生哪些关系啊?除了人和人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答:亲情)

师:亲情、友情、爱情也是人和人呢。那些草木、环境、大自然……还有其他的关系,这里头换成大自然的什么关系啊?要是那种唯心主义者,信仰宗教、信仰神的有些民族啊,这首诗后面可以改成——(生答:上帝)“上帝”,对了。如果从伦理道德审美来讲,最后两个字还可以改成“善良”、“美丽”,都可以的。“你是我的同类”,不是吗?只改这两个字,就是不改其他的句子,这首诗也还不差,也是可以的。这样读,才有点味儿。不是说其他的读法没味儿,这样读会激起我们的创造欲望。就是说,有时让自己创造性地加点东西,减点东西,味道可能不同,对吧?好,我们这个第二环节就到这儿。

 

我在教学中处理爱情内容时心灵比较开放,方法比较灵活,其主要特点是“化”:化爱情于汉语言,化汉语言于爱情;立足语文本体,上出语文味儿中的爱情,和爱情中的语文味儿;力求给人强烈的语文美感和醇厚的情爱质感,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和净化学生的情爱感受力。这个案例追求的是和“爱情”话题邂逅而不滞留于爱情以大胸怀导引学生透视爱情化解爱情超越爱情,从个人之爱到人类之爱再到与大自然和谐之爱,力求使点拨如风过林梢,枝叶妖娆而天籁无声。

之,要把语文课中的爱情内容教出语文味儿,就要以开放的眼光审视教材,以开放的心灵感受教材,以开放的方式处理教材,以语文化艺术化的方式让美好的爱情世界和学生美好的心灵世界融为一体。当教与学和谐应答和谐共振的时候,语文课中的爱情教育就达到了春风化雨的境界了,我们就能听到神秘的爱情世界发出的无尽的优美回声……

 

案例一

 

“爱情”从课堂上轻轻走过

  陆凌   

有次语文活动,是文学作品选段表演,初审学生所选,多集中于本国古典的作品选段,如悟空大闹天宫,武松打虎,桃园三结义等,我想在热闹的英雄气概中增加一些委婉柔情的成分,于是我找来了《简·爱》中的精彩片断,我把内容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很是激动,因为内容是:当简爱找到大劫之后的罗切斯特时,她毅然而深情地向罗切斯特倾诉了将与他患难与共的决心。我告诉学生此段不仅集中地表现了简爱高尚的人格和纯真的爱情,而且人物对话机敏而紧凑,体现了主人公的坚定和睿智。我问学生如果表演这段好不好?齐答:好。“那,谁来表演?”没有人,学生们在底下或交头接耳议论或抿嘴偷笑。我知道原因,这一段涉及爱情,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教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学生那种期待而又羞涩的表情仍浮现在我眼前,谁会当众借自己之口说出简爱和罗切斯特的“我爱你”?我正想说那就算了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来演,没人笑,因为他是个各方面都较出色的同学。那简呢?课后班长跑来向我推荐形神皆俱的某女生,我说那你先去和她商量征得她同意。没想到答应了的女生又来找我吞吞吐吐犹犹豫豫表示不愿意演,我问她是否因为害羞其中涉及爱?我告诉她表演是一种能力,爱有很多种,爱情是其中最伟大最纯洁的一种,我相信你能出色地演好简爱。

 

当简搀扶着用布蒙着瞎了双眼的罗切斯特出现在课堂上,当罗切期特跪下用颤抖的声音向简表白“我爱你”,当简也用沉静而坚定地声音回答“我也爱你,先生”的时候,课堂中所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当他们表演结束时得到的是掌声,还有我赞许的目光。

 

爱情于当今课堂上来谈仍是一个讳莫如深而又敏感的一个话题。不是有学生在作文中表露出来朦胧的情感吗?不是有学生表明喜欢某某吗?不是看到男女生手牵手吗?不是有男女生互发短信表达爱意吗?

 

在我所统计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册中,有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135篇现代文阅读,48篇古文、30篇古诗词曲、60篇课外古诗词,真正涉及爱情的寥寥无几,《木兰诗》木兰从军,极有可能发生爱情的地方,“伙伴”皆“惊忙”了,以为纪伯伦的《浪之歌》文章都提及“情人”了,原来是采用拟人手法,借海浪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的赞美。爱情一直是教材里不可轻言的禁区,真正提及爱情的也只有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的提问以书信形式写的一篇文章,告诉她:爱情,它高于上帝。几篇古诗中可以寻觅一下爱情的踪迹:李煜的《相见欢》、温庭筠的《望江南》,真正意义的爱情还是《诗经》中那两首缠绵悱恻的单相思情歌《关雎》与《蒹葭》。

 

其实,爱情的教育是早于我们课本的,小时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唐诗背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宋词学习;在梁祝的传说中、在莎土比亚笔下的《罗蜜欧与朱丽叶》中、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学生了解得不比我们少。

 

引入这一段只是想告诉学生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它破除门第观念,超越年龄、美貌、财产,甚至于死亡,是有尊严的在废墟上重建的一份情感。我想简·爱这样的爱情,引入课堂,是恰当的也是适宜的。

 

如今十五十六岁的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熟时期,特殊的生理心理阶段使他们对爱情产生渴慕与向往,这些都是正常的。学生徜徉在经典华章中,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精神文明的营养,爱的主题自然成为选择的热点,如学生们学习父爱(《背影》)、母爱(《纸船》)、师爱(《藤野先生》)、友爱(《羚羊木雕》)、邻里之爱(《老王》)、家乡之爱(《端午的鸭蛋》)等等。我想,爱情同样是人类情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让简·爱的声音回响在课堂上,让学生直面经典作品中美好的爱情,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上说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

 

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并不是浪漫式的宣扬,正如王蒙所说“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最严肃的事情”。人是在爱中长大的,课堂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驿站,让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爱情,曾从课堂轻轻走过!

 

(江苏无锡市安镇中学;214105)

 

 

 

 

 

漂漂亮亮谈“爱情”

监利县黄歇中学  张先美 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一文中,作者和女儿谈到了“什么是爱情”。“爱情”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中的初中生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爱情”这个话题,要么绕道而走,要么含糊而过。我觉得大可不必。所以对于这样一篇阐释爱情内涵的文章,我打算和学生直面“爱情”这一话题,大大方方地谈谈爱情,说说爱情。

说一说——中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

教师可抛砖引玉,先为学生讲一则故事。如:茱丽叶和罗密欧这一对恋人因家族仇恨不能结合,为表示对爱情的忠贞,只能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或《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人公杰克为了爱罗丝而放弃求生的最后一块浮木的那一种超越生死的伟大情感;或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能冲破世俗的城墙,最后双双化蝶飞去的凄美爱情……在教师的导引下,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心中的一段爱情佳话。要求他们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言简意赅地概括故事内容,还要谈谈为之感动的理由。这一环节为后面理解文中童话内涵,阐释爱情的真谛垫下基石。

谈一谈——文中童话的爱情内涵

要谈清童话中的内涵,先要弄清这些问题: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城,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上帝的态度有哪此变化?——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再到“久久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上帝态度的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这也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弄清这些内容,那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谈出童话的内涵了。

描一描——心中的爱情

 

可以对爱情进行诗化的描写。如:爱情像雾里的花儿,朦朦胧胧,引人遐思,却又遥不可及。也可以对爱情进行理性而凝练的陈述。如:走进爱情,就意味着在承担一份不胜任,如果你的双肩还太稚嫩,请不要触碰爱情!学生在描绘这人间至纯至美的情感时,一种正确的爱情观已涌动在他们心间。

 

抄一抄——爱的箴言

 

让学生收集课文中,以及课堂上同学们阐释爱情的经典语句,并为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也许有人要质疑:“这叫一节什么语文课?学生能学到什么语文能力?简直是乱弹琴(谈情)嘛!”关于语文课究竟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的话题,留待以后再谈。我这一课的宗旨就是让我的学生能大大方方,明明白白,漂漂亮亮地谈爱情!

 

 

 

(湖北监利县黄歇中学;433300

 

 

 

 

 

 

 

何不“拐开”片刻

 

——当《组歌》遭遇青春期敏感话题时

 

 

 

                    李芳

[案例背景]

  最近一期《语文学习》上刊登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尚文教授的论文《我看“平等者 中的首席”》,很受启发。对于王教授所持的“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也力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当一个尊重对话主体的授教者,本案例就是以最近新上的纪伯伦的《组歌》为例,当课堂教学中遇到预设目标和学生兴趣点迥异的时候,教师如何调试自己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表现,以学生的关注为教师的关注,以学生的心理热点为教师分析的对象,做一个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案例描述]

  纪伯伦《组歌》中《浪之歌》的阅读课上。

  师: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笔下表现的是怎样的海浪和怎样的雨呢?

  (生思考,小组派代表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我走到教室后面,看他们争先恐后地写着,只见在“          的海浪”一边,写有“痴情”、“善良”、“乐于助人”、“对爱执着”、“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专情”、“为情所困”、“忠于工作”等多达12种概括;在“          的雨”一边,写有“感情丰富”、“温柔”、“善解人意”、“美丽”、“乐于奉献”、“视死如归”、“沾花惹草”等多达20种概括。在偌大的黑板上, “被爱情冲昏头脑 ”、 “风流”、 “放荡不羁”、 “专情”、“为情所困”、“拈花惹草”、 等词显得非常醒目和刺眼。)

 

  台下的学生开始骚动起来,有的甚至咯咯地笑。我马上预感到问题的复杂性,心理隐隐不安。

 

 首先基于我对他们理解能力的了解,决不可能只是在只言片语之间概括形象。但这些“被爱情冲昏头脑”、“风流”、“放荡不羁”等的概括,肯定是从两首散文诗的某些字词比如“情人”、 “海誓山盟”、“搂抱”、“亲吻”、“拥抱”、“情侣”、“相思成病”中“解”出来的。显然,他们触碰到了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个因为朦胧而好奇、因为好奇而虚张声势的青春期性心理话题。而且这股“势力”的影响力还不小,能够经过小组“审核”之后被推荐出来。这些人莫不是想借课堂来做点文章玩一玩、乐一乐?好,姑且不要要急躁,学生的客观表现就是我必须正视的问题。随即我也想到了他们最近在随笔中陆续出现的一些早恋题材的小说,可能,这正好是一个交流的契机?对,就拐开片刻。

  于是,我踱步到讲台前,故意眯起眼睛看黑板,故意用很长的声调朗读他们的“板演”,而对那些敏感字词更是加重了语音。下面的同学一片哗然。

  师:今天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这首散文诗的兴趣不在散文诗本身,而在另一个话题上啊?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什么话题呢?谁说说看?

  (有些学生开始窃窃私语。)

  师:是啊,春天来了,春困有了,春思也不少。李太白说: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我们在座的又思念的是谁呢?

  生:没有没有!××好象有?

  (于是,可怜的××成为众矢之的。但××也坚决反对。)

  师:既然大家都没有那个远在“天涯”的思念者,那么怎么会对散文诗中的个别字词这么感兴趣,甚至只看这些字,连作者为文的意都不去想了呢?哦,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差点被我忽略了,话说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疏远异性阶段,第二个是接近异性阶段,第三阶段是爱慕异性阶段。我们大家现在是哪个阶段呢?(诡秘一笑)

  生:不知道。可能是······(摇头)

  师:一般来说,对诸如“情人”、“海誓山盟”、“搂抱”、“亲吻”、“拥抱”等词汇特别敏感甚至要借机说事的时候,从心理学上讲一般是到了第二阶段了,看来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啊!

  (师说这番话时故意把声音拖得很长很长。刚刚兴奋地在上面龇牙咧嘴的同学陡然消逝了。或是推委或是装作茫然。)

  师:好好好!其实这些表现也算是我们成长阶段的正常反映,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实上从文字表面看这两首散文诗的确算爱情诗,只是我们的诗人纪伯伦先生想借这样的文字外壳来达到另外的目的,什么目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深究的。至于刚刚的青春期话题么,同学们在课后或者心理课上可以继续探讨。(笑)今天我们上的是      

  生:语文课!

  师:对了,我们兜了一大圈终于回来了。(笑)那我们就先把这些概括先擦去好吗?

  生:好。恩。

  (于是,黑板上只留下了“痴情”、“善良”、“乐于奉献”等词语。而余下分析诗人情感、推荐阅读等教学环节也在平和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

 

[案例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就是一个人生现场,文章只是一个载体,流动其间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如果这个情感的交融是自然而通畅的,那一切关乎文本的对话才可能顺理成章。今天的课堂遭遇到完全超越课前预设的话题,如果授教者急于求成,不顾及学生的感受,甚至为了完成授课目的而对这些“不法分子”大加指责,力图通过呵斥等手段严肃整顿课堂纪律,那我想,后半节课便会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中草草收场,师生在此话题上的交流就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师生的情感交互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呈现,注重分析现象后面隐藏的心理原因,不急不躁,索性“拐开”片刻, 暂缓课堂的节奏,寻一条僻径迂回一番,分析青少年的心理敏感点,使他们在新信息的分析下,能够自我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样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又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310000

 

 

 

 

 

 

 

 

 

 

 

 

 

 

 

 

 

 

 

 

 

 

 

 


最后更新[2010-12-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