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代表课展
文章标题: 《《语文学习》新年再次讨论程少堂“代表课”》
     阅读次数:136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文学习》新年再次讨论程少堂“代表课”

语文味网2011年1月19日报道:继去年第十期发表江苏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张正耀《“代表课”是个伪命题——与程少堂先生商榷》、江苏常州戚墅堰实验中学宋桂奇《让“代表课”胎死腹中》两篇批评本人提出的“代表课”的文章之后,《语文学习》2011年第一期又发表浙江绍兴县鲁迅中学陈爱娟的《代表课:适时生存悖时汰》一文,观点看上去比较理性辩证,但是认为常态教学不需要代表课,实则仍未理解代表课的意义。至于前两篇江苏的文章,激情有余而学理不足,十分冬烘。尽管如此,我仍要实事求是地说,看到这些和我或争鸣或探讨的文章,我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据说,山西《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去年也有一篇文章就“代表课”和我商榷,但是我只订《北大学报》、《哲学研究》、《新华文摘》、《文学评论》、《读书》、《教育研究》这类刊物,语文教学刊物我自己只阅不订,即只翻阅赠送我的6种。前几年,《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初中版每期都赠送一本给我,但是后来只有初中版送,高中版未再寄我,于是我也就看不到它了。(顺便说一下,北京《中学语文教学》从没送我,所以十年来我从没读过它。)

新年,我要就“代表课”问题做点回应,不然不礼貌。

补充一句:在几家杂志引发学术争鸣的程少堂老师的论文《代表课初论》一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12期全文转载。据该刊责编王世龙先生说:“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代表课!”前几天看到最近一期《中国教师报》,头版整版是报道某“著名语文教师”的,这篇长篇报道中,多次使用了“代表课”概念。看来,想让“代表课”“胎死腹中”的同志是注定要失望的。



最后更新[2011-1-2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