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每周一读(第十一期)《烛迹》教师语录》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翠园初中部部分教师   阅读次数:277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周一读(第十一期)《烛迹》教师语录

每周一读

第十一期

、本期内容选自《烛迹》.

    《教师自助式自主培训模式的研究》 课题组

翠园初中部教务处

  2003年12月8日

   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呢?

    其一,有一个开放、民主、平等交流的环境,大家在学习中能捕捉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闪光点.我们创建“学习型”学校,就是要营造一个事事都能够学习,并从中有所得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我们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再让这样的教师去培养教育出一批具有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学生.

其二,“学习型”学校应打破静态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习型”学校所强调的学习观就是“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学,学习就是人生,学习就是动力,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突习猛进的一次性学习只是学习性的一种阶段性归结,只是一种表象,未必能产生内涵的变化.

其三,学习时要把握住良好的心态,学习时要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用心去挖掘其内在涵义,要善于去观察、去研究.“学习型”学校,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让人们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

-----刘荣青

“本他”与“非本他”艺术潜质的培养与基础技能掌握之间的矛盾在中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一方面创作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严格的掌握已有的创作技能技法,即要求学生先得掌握基本技能所构成的框架,另一方面创作教学又要求给学生的创作潜能与体现灵感以最大的自由空间与自由度,即不能以基础技能所构成的框架将具有无限想象力的中学生艺术空间限制死.

----贺勤

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到问题解决中来,创造一个探究的环境和气氛,选好训练题,使学生在尝试探索中能力得到培养.注重重点题型的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探索题教学适当的题组训练,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郭亚红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教师设计的“轨道”上,同时在综合、分析、归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胡林忠

在倡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强“爱”的教育,而《社戏》这篇课文,则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鲁迅先生不愧为文坛大手笔,他从一个孩子的特定视角去写了一段生活经历,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平凡细微处却生动感人,寥寥几笔,有意无意中,一个个爱的现象就刻画出来了.慈爱的母亲,友爱的小伙伴们,博爱的村民们.无一不让人感动.作为教师理应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些,引导学生进入爱的海洋,接受爱的熏陶.

-----张青松

我们知道,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的最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人类可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从而不断扩大、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所以,在当今世界各国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伦琰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呢?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又侧重运用交际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笔者认为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一个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起着很大作用的非语言知识的教育.

----汤文娟

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经验,使学生有可能在思索、探究中解决,二是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原有知识去解答,如果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过努力解决了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萌发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邓立森

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就那么一、两个,如果能够围绕重点问题上课,语言简明扼要,就不能反来复去颠三倒四的去讲述.“精讲”基本原理时,举例也要精,不能顺手拿来,有的例子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的例子离现实太远,有的事例包含有其它学生不动的知识这些都不能选.

-----葛蔓

教师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顾及了他们的主动性,才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也正是在处理一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刘新荣

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把有限的课堂活动交给学生,让他们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姿态来学习新知识,教师应做好心理换位成为学生研究问题的伙伴,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展和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并能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逐步达到一个较高层次.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桂育春

我们必须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给概念下定义,并把它作为形成概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事实证明,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定义的背景,使定义变得更鲜明、更切实、更准确、更完整、引起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定义同一个对象的兴趣.           ----陈良耀

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练就一口地道纯正的英语,自由的表达自己,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完成对话、完型填空和短文填空几种题型中,有些答案只凭语感就可以完成.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邓兴明、、

 生物这一学科知识联系着广阔的自然界,观察和比较是常用和重要的方法,所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生物知识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这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刘国丰

重塑教师形象,重心在于要将崇高的师风、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其中教师的“人格完满”是重塑教师现象的核心,它需要我们教师在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人格飞跃中,不懈地追求现代教师的至善人格.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得到学生心灵的认同,教育才能成功.因此,作为教书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徐建平

说话训练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环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运用得最多的还是在生活当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他们能够面对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去说话,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熊荣

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如何传达给学生这份感动与激情,使写意人物画这个画种更能发扬光大,这无疑是一份使命,虽然没有条件与时间去练就驾于熟练笔墨的功夫,只能凭一份激情与感动去创作,更能在初中普通美术教学中把这种精神与喜好教给学生,做一个艺术传教的使徒,是一种不成熟的探索,也是一种希望的寄托,使这个画种后继有人,更上一层楼.

----张云龙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含量.这种科技含量如果太少了,不能很好的刺激学生的求欲和好奇心;太多了,又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望洋兴叹.技术含量的难度,应以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宜.

-----钟如强

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利近利.这就需要平时多下功夫,而按照教学计划,基础上每天都有语文课,利用语文课堂进行人文薰陶,是最好的时机,其形式可以多样.

----张萍

只有追求方法的艺术化,通过艺术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动员学生在“学中做”、“学中演”、“学中编”,才能使师生感到教有所授,学有所进,点有所通,启有所发,导有所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这就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师的素养水平、教学观念、教学的技能、技巧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个教育资源的问题.

----毛文胜

体育课堂本身就是学习----智慧型课堂在“教而学→少教而学∽不教而学”的转化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会→动手→创造”的体验,辅之教师提供目的辅导、指引和鼓励,使学生自主、能动的参与,增强感性体验,提高理性认知,深晓体育归根结底是追求人体健美和心灵高尚的和谐统一,不断的累积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发掘身心的内在潜力以及对身心调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李继新

教师美好情感地传递是教育的直接作用力.因此,教师应学会调节自我心态,让我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捕捉教育良机,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可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我们应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有爱心、才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余晴


最后更新[2004-3-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