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代表课展
文章标题: 《南京听课老师:老夫聊发少年狂——程少堂印象记》
出处: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中学网      阅读次数:481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听课老师:老夫聊发少年狂——程少堂印象记

(堂按:感谢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策划编辑刘立峰先生!他一直关注这套丛书中作者的行踪,得知我到南京讲学,我人还没有从南京飞回(我是20日周日飞回的),他就发来从网上看到的这篇“表扬”文章。
 
近几年我曾在南京做学术报告两次,在南京讲公开课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因为是头一遭,口里说不在话下,但实际上我还是相当认真对待的。相当认真对待,加上这次讲的是我的“老课”,加上南京学生素质好,加上我把学生调动得很成功,加上台下听课的老师和台上的师生情感互动呼应得很好(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地方老师的素质。在有的地方讲学,台下听课的老师显得很拘谨,甚至很自卑,该笑的地方他们是不笑的,该鼓掌的地方也不鼓掌),加上讲课地点在唐局长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金陵中学,所以这堂课讲得有点欲罢不能。据南京市中学语文教研员袁源教授说,这堂课我一直上了77分钟(效果不好我是不会这么蠢的)。77分钟,想想看,的确是这堂课诞生以来讲得最长的一次。课后的报告那就不用说了吧?要说我就得说实话(南京老师可以作证),整个报告过程中我像吃了兴奋剂似的,兴奋得不行(但是说话的分寸感还把握得蛮好),自然成功得很。当然啰,我的报告历来都是很好听的。
 
我自然知道,南京虽说悲情,却是很自信的城市,它自信也自有它自信的资本。但是在中国语文界,谁敢说程少堂的自信比南京差一丝一毫?所以我并不因为南京的个性而改变自己的个性。我来了,我讲了,我走了,不遏制自己,也不迎合这个城市,尽管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特别是喜欢它的悲情。我的课,风格鲜明,在许多人看来比较另类。“另类”嘛,在中文语境中含意复杂,但是说我的课“另类”,我不仅认了,而且高兴,而且感谢。我上课做不到完美,我也从不追求完美,但我着力于追求的是形成一种新鲜感,形成一种冲击力与震撼力。这种境界,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因此在任何地方听我的课,都会有相当多的老师很喜欢,也会有一些老师不喜欢。对此,我的态度是:喜欢的请继续喜欢,不喜欢的请继续不喜欢,甚至可持续发展地不喜欢;有人喜欢我当然要这样讲下去,有人不喜欢呢,我也要这样继续讲下去。换句话说,喜欢的,我当然奉陪;不喜欢的,我也得奉陪不是?)
 
文章原题:老夫聊发少年狂——程少堂印象记
 
作者 寻常巷陌
 
日期 2011-3-18   
来源: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中学网“共中博客
 
 

从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听到了余映潮的大名,之后几次三番的零距离接触更是让我对其敬仰不止,似乎语文这片天地中铺天盖地的余映潮让我一叶遮目、不见森林。

昨天的金陵河西之行,让我有幸领略到了不一样的语文味,给我带来此番新意的正是语文味的开山鼻祖——程少堂先生。

汗颜而无知的说一句,在此之前我对于程少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名字曾经和《余映潮说语文》并列在书架上出现而已。今日之后,我虽然无从过多的驻足,但我最起码知道了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

他与老师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如果说老师是严谨、认真的学术研究者,那他就是狂放不羁的“离经叛道”者;如果说老师是循循善诱的慈祥长者,那他就是随性洒脱的魏晋风骨;如果说老师是让人高山仰止、顶礼膜拜的对象,那他就是平易近人、嬉笑怒骂的同仁;如果说老师的课是阳春白雪的享受,那么他的课就是下里巴人的自然(这里绝无贬低之意);如果说老师是“宁为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吟诗人,那么他就是放浪形骸、汪洋恣意的浪漫主义诗人。老师课上的“尺水波心”的灵动在他的课上无缘得见,而他的课上的激情、幽默也难在老师的课上觅得真迹。

初拿到他讲课的底本,上面赫然印着的是一串长长的菜单,让人不知是误入了饭厅还是进入了语文的课堂。抱着好奇与期许,听完长达80分钟的课程,虽不觉得有多少现实的指导意义,不过细细品味,又确实与语文有关,听说读写全囊括其中。至于为何要上这个菜单课,老师的解释也非常有趣,他说,曾经有老师抱怨课文枯燥,所以课没有办法上的生动活泼,于是他就找了一个比课文更枯燥的菜单来上,势要例证“没有枯燥的课文,只有枯燥的老师”这一道理。颇有几分孩子的赌气意味,却歪打正着的上出了自己的特色。

老师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老师,对于此,他向来泰然处之。他说:“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级,从来没有见过谁说服过谁;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级,也从来没有见过谁被谁说服过。”看似拗口的两句话,却包含着人生的哲理。那要怎样的大度和从容才能如此的云淡风轻啊,有的时候,不禁觉得做人确实应该放开一点,放过了自己,才能放过了别人。

接近三个小时的时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教学原则——老师备课要备幽默。”幽默的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将其上升到教学原则的高度,估计也只有程少堂一人了。老师戏言有的老师本人很幽默,在办公室里很幽默,一上课就不幽默了。(我深刻反省,我就是那个有的人之中的一个)这些老师们去上课的表情和电影里革命先烈奔赴刑场时那慷慨、决绝的表情如出一辙。(我也深刻反省,我也是这些老师中的一员)。他们上课不是师生共享的课堂,是师生共同难受、互相折磨的课堂(我还是要反思,我还是那个他们中的一个)。为什么孩子上课会昏昏欲睡,你难道不能把课上的好玩一点吗。所以,备幽默也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原则。


最后更新[2011-3-2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