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教师示例作文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智慧的人们总是期望寻找一种叫做永恒的东西,而人生旅途永恒的现实却是:地平线那边,还是地平线;地平线背后,是你出发的原点。
一个人要顺利前进或者回归,都不是容易的事。找不到或者找错了原点,固然回不去;找到了,有时也回不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病恹恹的林黛玉已经回不去纯洁的原点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士的深情也同样挽留不住春去匆匆的脚步,季节,只有往复,没有原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与病树,当然不是进取者的原点,那样的原点也不须回眸留恋;我的老子比你的老子强多了阔多了,那样的原点未免有点色厉内荏自欺欺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那样的无原点、得过且过的人生观难免有点消极。
幸福的内涵很丰富,只属于清楚知道自己幸福原点的人;道路千条、风向万变,只属于有鲜明航向的旅行者。只要知道自己的原点在何处、是什么,只要你想回去,哪怕十万八千里的西天,也能一步步到达。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离家、再回家的过程,一切风景,最终都会沉淀于方寸,疲惫的行色也将随洗涤的流水而去,即使你已写下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或者立下树碑勒石的巨大功绩,也已与你无关,你只剩下一个赤条条的你,那才是你生命的、身心的原点,洗干净、拭干水迹、晒太阳,安然入梦,夜踏凉月鞋沾露,日上三竿闻天音。造化给你的,父母给你的,与生俱来的生命,所需无多。原点的形式简单,意蕴无穷。
多情、豪情,金领、低薪,指数、涨落,通通不是原点,是游戏时旋转万花筒产生的多彩变化,打开万花筒后,里面只不过是一些细小的彩色纸屑。聚光灯前字正腔圆的你,是夸张和变形,不是你的原点模样。美与丑,都别太上心在意。
原点是一种没有欺骗的真实,是一种从人性深处流出的美善,是一种洗尽外来附着物之后的轻松。生活原点没有伤人之念,自然不惧明枪暗箭,不读三十六计;道德原点只有平等德行,自然就不会自残地去做“刀下美人”,去捏着嗓子学嗲声嗲气。内美外现,才是人性的原点,审美的原点,可——还有人记得并践行吗?
世界、生活、爱,本来如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攀比、打压、竞争,任何高明的道与魔都不是原点。原点应该无须极力寻找,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多思则失,寡虑则得。懂得舍弃,才能回归;懂得本真,才会辨别;懂得水往低处流的真实,就不会人为地去设置任何一道无聊的闸门。
我们曾经为生存、为幸福而用脚步丈量过大地的每一条阡陌,但因为人文原点的迷失而恶性循环;我们曾经为前途背诵记忆过无数的知识、概念,但因为失去原点而没有创新;我们曾经为赢得喝彩而编制华丽的学说辞,却因为缺乏生命内驱力的原点而黯淡无光,抵不过马丁路德脱口而出的一篇《我有一个梦想》。
世界的原点当然不止一个,原点精神当然也不只一种。这样的人生一定最美好而有价值,这样的行程一定最平淡而有活力:用三岁的好奇眼光看待世界并勇敢尝试,用八十岁的阅历理解世界并宽容一切。他们的天真和成熟,共同代表世界原点精神的两极。
作者简介:龚志民,四川人。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深圳市重点高中——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原)海南省人民政府“515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教育学)省级学术带头人。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出版社《试教通讯》等全国重要刊物发表七十多篇论文。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案例与问题研究”核心专家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核心专家之一。
中国散文学会2009年度“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得者。
已出版专著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1.高中教材文本卷话题式解读·必修卷——《共同的季节,共同的绽放》(20万字)
2.高考分析示例卷·解读与拓展——《每一次冲刺都是飞翔》 (22万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3.《新课标高中语文经典文本解读与拓展》·选修卷 (22万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4.《深眸:班主任笔记》(本书荣列2010年7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七版“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中“教师专业成长”类) (24万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5、《初中语文教育手记》 (39万字)
通信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大水坑社区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邮政编码:518110
电话号码:13421356096 (0755)85260166(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