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生笃行,照耀大千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不朽的功业,不朽的名声,令世人代代趋之若鹜。称王称霸,“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诸葛亮,为将为相为师的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朝朝代代的励志名言不绝如缕,连小女子李清照也忍不住来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可见功业对于世俗人生有多么大的诱惑。
但空谷有兰,污泥有莲,默默了启示着俗世浮华、清醒着浮躁——宁静致远,才是生命的真谛。
通俗地说,生活与事业,都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过分的人工雕琢,会令心灵动摇、双手颤抖。用平凡的服务结缘大众,如同鸟衔种子归巢、撒种子于地一样,是一种无意的成功,“香港大学之宝”“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只不过是碰巧开花结果的两粒种子罢了。一笑后,最好忘记。
功业,进取,王图霸业,成功人士,固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人生有没有另一面呢?人生的另一面在内心,古人说内圣外王,但世人舍命钟情于外王者居多,专注于自我完善的内圣者少。按照世俗的功业观,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的确都不算上上之选,甚至连中等都称不上。他俩没有所谓的创新发明,没有精于算计的政治商业头脑,其所作所为,大部分人也都能做,只是——你能坚持不懈、能像他们那么倾心去做吗?一个人只有把服务作为自己的本份和生命需要,才会如此这般无言地尽心。袁苏妹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平凡得很,四十四年用心、用情服务于学生,如同一个摆渡者,渡尽游客,自己却不离渡口,其功德堪比圣贤。赵世术老师也绝无经世钻营之术,他只是20年独守讲台,二人均因为平凡的坚持与坚守而赢得崇高的荣誉——尽管他俩并不在乎这些虚名。植树、,但世人视他俩如同一面以德行光照人心的镜子——不错,一个真正的道德行者和高尚生命意义的实践者,是当之无愧的“院士”。道德是行动的哲学,没有高深莫测,只有笃行不移。
人行走于世间,重要的是无愧于心。一时的勋名或许可以来自功业的册封,千秋的显耀源自人性的光辉。当今时代对袁苏妹、赵世术老师两位平凡人物的格外推崇,充分说明:当物质生活达到高度丰裕后,对美善道德、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回归和重新认识,正成为人们乐唱乐思乐学的主旋律之一。只要行动,一微尘的德行之功,也会通过核聚变产生照耀大千的光明。
平等心,是公心;奉献者,是高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一生笃行,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