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森林与高原的呼唤:“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启动感言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2011年477号文件《关于我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评审结果的通报》精神,“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已正式启动。
从2001年开始,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已进行了整整十年。这十年,虽然是我们没有得到任何课题经费支助的十年,但也是我们没有任何来自上级的检查和心理负担从容研究的十年,同时,也是语文味在中国语文界星火燎原的十年。
语文味,是我个人同时也算得上是深圳语文界学术上的“井冈山”。
十年前,当我们刚开始提出语文味这一学术概念,并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之时,当然是预计到它会产生影响的——不然,我们也就没必要花精力去研究它了。但是,十年后的语文味影响这么大,大到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是本世纪影响最大的语文教育理念”,这却是我们十年前做梦也不会想象得到的。
雅点说这叫天道酬勤,俗点说这叫老天长眼。
不过,想一想,什么事情做十年会做不出来呢?当年那样困难,日本帝国主义那样强大,中国人民不是只用八年时间就把他们赶跑了么?如今,我们用十年做一件事还做不出影响来?十年,积土可以成山,滴水可以穿石,风云可以际会,梦想可以成真。
信不信由你:十年,就是你天天盯着一块石头看,也能把这块石头看出一个深坑来。
过去,没有经费,我们的研究过程可谓率性而为,研究姿态可谓从容潇洒,“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可能是过去十年语文味研究的最好写照。如今,“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要挂牌了,要有经费了,压力自然也就来了。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语文味研究拿了政府的经费,嘴要软,还要甜——不是要歌功颂德,不是只为深圳教育唱赞歌,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辛勤劳作,把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自身,谱写成深圳教育的一支余味绵绵的丽曲;手却要长,要硬,还要勤——要多做事,做好事,对得起政府的钱。
因为这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前十年,没有经费,我们办了漂亮的事;后十年,有经费了,我们要把事情办得更漂亮。
我们坚定地相信,我们能。
我们不仅要让语文味这个学术概念走进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目前可以肯定这一点基本上没有问题),我们还要努力让语文味教学流派走进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让中国语文教育史记住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