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小城畸人》《月亮与六便士》读后》
     阅读次数:161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城畸人》《月亮与六便士》读后

《小城畸人》读后

 

《小城畸人》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全书通过25个短篇描述了生活在俄亥俄州温士堡小城的一群“怪人”的生活。书中年轻的记者乔治威拉德是全书的主角,书中许多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同他有些关系,以他为倾诉对象,道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压抑、和憧憬。小城的诸多人物在作者笔下的25个短篇中来回穿插,或主角,或配角,或陪衬,或烘托,互相辉映,相得益彰,使得这些短篇之间有形无形地联系在了一起,似是散漫,却是神聚,将小城生活的心理和氛围恰到好处地显现出来了,小城的整体实感也宛若就在眼前。

《小城畸人》在开篇的《畸人志》中写道:“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在小城中这样的畸人,俯拾皆是。他们往往为争取个人的“真理”——个人自由和解放,而在人生道路上探索前进,但是却又苦于小城的落后与保守,于是一直生活在一种压抑、无奈、痛苦的精神折磨之中。文艺理论家卡静对安德森的作品有这样一段评价:“在安德森的书里老是有一种意象——人生像是个门户很多的屋子的意象,人们敲着门,溜进了一扇也无非是被拦在另一扇的外面,就像在梦里一般。人生于他是一个梦幻,而他和他的人物仿佛老是在梦幻的走廊里,走动着。这人生的屋子是属于谁的?究竟怎样才可以走出屋子?他的书里无人知道,而安德森是最不知道的。”安德森正是通过他对人物灵魂的探究将小城人们压抑无策的生活状态如实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然而却没有给出答案。

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写作手法是别具一格的。他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上,选择从人物语言、情欲、本能、神经质、意识流等角度着笔,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将人物内心的矛盾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小说结构上,也是匠心独运,25个短篇看似散漫,却是互相烘托,互相辉映,凝聚着温士堡小城独有的情调与氛围。

 

在《母亲》与《死》中,记叙了乔治威拉德母亲伊丽莎白威拉德的悲剧命运。她的悲剧应该是从她内心的不平静开始的。“她心理极不平静,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她有着前卫的思想:她一心想当演员,经常穿着花哨的衣服招摇过市,一直追求着一种大城市的生活;一方面她内心的狂野,情欲的不可抑止。“像世界上所有的女人一样,她需要一个真正的情人。老是存在着她盲目地热烈追求的某种东西,人生中某种隐秘的神奇的东西。”可是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她不想做一个坏女人,她不想忍受城里人们谈论关于她的不良品性,她要摆脱围绕着她的沉闷而痛苦的生活,于是便想到了结婚,但是结婚却使她大失所望。

她在一天下午独自驾车在雨中疾驰。“我要以骇人的速度飞驰,永远向前飞驰,飞驰。我要摆脱城市,摆脱我的衣服,摆脱我的婚姻,摆脱我的身体,摆脱一切。”她挣扎摸索的一生最后奔向的却是死亡。

我们只是人生的大海里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心中渴望的,巨浪推向的,最终到达的地方,竟各不相同,许多事情总是我们难于左右的。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临终时对阿甘说:“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我想人生的幸与不幸也都在其中了。

 

在《曾经沧海》中,记述了一位女店员爱丽丝欣德曼坚守忠贞过着压抑寂寞的生活。全篇从两人的私定终身到爱丽丝欣德曼的痴心守候,再到芳华流逝无奈,最后到雨中裸奔的疯狂之举,记录了女店员坚持忠贞的决心,芳华流逝的无奈与内心寂寞难耐。

人总是生活在囚笼之中,许多腐朽的道德,保守的思想束缚着我们。而我们生活在其间却还自觉心安理得,颇为自在,正如爱丽丝欣德曼坚守忠贞一般,坚守着所谓的道德,然而恍然醒悟之时,也只能感叹岁月流逝,当初不再了。

《小城畸人》读后

 

一个畸人的人生追求——《月亮与六便士》读后

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

——《小城畸人》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作品以画家高更的人生经历为题材,记叙了一个人到中年的经纪人因为迷恋绘画而抛妻弃子地追求自己梦想的人生经历。作品以毛姆的第三者视角通过对思特里克兰德一生的追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语言和写作手法上,毛姆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而传神,风格自成一派。他以冷静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接触人物的细致观察,将人物的表情、神态、语言、行为举止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完全由读者来感受、判断与评析。

其次,毛姆对故事的叙述手法运用得得心应手,时而直叙,时而追叙,时而又借第三者之口讲述一段轶事,冷静地叙述,偶尔的议论,读来显得浑然天成,趣味盎然。

在思想内容上,《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关于人生与艺术的哲理之书。

全书讲述的是中年的思特里克兰德从事艺术的苦难历程。可以说,斯特里克兰德是毛姆笔下的一个怪人。人到中年他却放弃了自己美好的职业与地位,抛妻弃子,背井离乡,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绘画理想。这对于常人来说无疑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不仅如此,他还同挽救其性命的荷兰画家的妻子私通后又无情地抛弃,他无视一切礼义廉耻,无视道德与良心的谴责。对于他来说,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羁绊都已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绘画的理想,对美的追求。

事对于人来说,人最害怕的是事情的复杂,可是人对于事来说,事最害怕的是人的简单。思特里克兰德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他贫困潦倒却一直没有出售自己的作品,最后在孤岛上完成了自己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然而却在临终前吩咐土著女子将其付之一炬。他热爱绘画,他便一心一意地去画,不顾一切地去画,最后画成了,画出了自己的理想之作,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又无情地摧毁了它。在他的眼中除了艺术与美,再没有其他。因为简单的着迷而奋斗不息,他的伟大便是如此。

千姿百态的生命,演绎的是千姿百态的人生。书中写了布吕诺船长在小岛上盖房子、建种植园、养儿育女的美好人生;写了阿伯拉罕放弃自己美好前程,在亚历山大港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淡泊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但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难免要经历许多的痛苦,作出许多的牺牲。鱼和熊掌总是难以兼得的,所谓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布吕诺船长经历了岛上开荒拓野的磨难,阿伯拉罕放弃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思特里克兰德一直身受着贫病的苦难。“世上有些人渴望寻获真理,他们的要求非常强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叫他们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我想思特里克兰德便是这样的人了。

一个畸人的人生追求鈥斺敗对铝劣肓闶俊范梁 


最后更新[2011-7-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