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对“罗兰.巴特---明室”的评论》
     阅读次数:159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罗兰.巴特---明室”的评论

对“罗兰.巴特---明室”的评论

发表于 2008-10-02

【摄影是一门“不怎么可靠”的艺术】 
 
在巴特研究历史、文化、美学的时候,他不接受艺术家风格一类的简单概念。对摄影下过一番功夫后,他体察到了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的隐晦、偶然性和杂乱无章,因此,他说:我感觉到了摄影是一门“不怎么可靠”的艺术,会和研究喜欢的或讨厌的人体这样一种学科(如果有人想建立这样一种学科的话)完全一样。 
 
  
 
【二元性——同时显现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 
 
巴特看到一张反映尼加拉瓜起义的图片:堆满瓦砾的街道,3个巡逻的戴钢盔的士兵,2个路过的修女(其中一个向士兵这边观望着)。巴特看到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这张照片同时显现了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不同质的、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士兵和修女。 
 
  
 
【偏离中心的细节】 
 
一些照片上的东西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有时一个偏离中心的细节会吸引注意力,并引起内心的震动。 
 
  
 
【照片应该是无声的】 
 
巴特不喜欢嘈杂的的照片,认为照片应该是无声的:这不是个“审慎”的问题,而是个音乐问题。先得把它从高谈阔论中拉出来:“技术”、“实在性”、“报道”、“艺术”,等等,什么都不要说,闭上眼睛,让那个细节自己在情感中浮现。 
 
  
 
贾努克对卡夫卡说:要看图像,先决条件是视力。 
 
卡夫卡笑了笑,答道:我们把一些东西拍下来,为的是把这些东西从头脑里赶走。我的麻烦在于闭眼的方式。 
 
  
 
【摄影真谛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存在过”】 
 
关于照片,它既非“艺术”,也不是“消息”,而是“证明”,证明才是摄影始创范畴里的东西。 
 
  
 
【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 
 
巴特认为,研究照片是不是相似的或者有寓意的,都不是分析问题的正道。重要的是,照片具有一种证明力,这种证明针对的不是物体,而是时间。依照现象学观点,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 
 
  
 
【离摄影真谛最近的,正是业余爱好者】 
 
以前我就想,特别是在中国,一个有想法的摄影者是不会接受“摄影家”、“摄影师”、“摄影发烧友”之类头衔的。在巴特那里,业余爱好者的定义是“不成熟的艺术家”,一个不能——或者不愿——掌握一门专业的人。但是,在摄影活动领域,是业余爱好者达到了专业的顶峰,因为离摄影真谛最近的,正是这种业余爱好者。 
 
  
 
【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 
 
这是巴特引用的布朗绍的一段话里的。布朗绍说: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没有内里的东西,可是,比起最深层次的思想来,影像的这种本质更难以接近,更显得神秘;它没有意义,却能唤起各种最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不能显现的,却明白无误地摆在那里,因为它的这种若有若无具有吸引力和蛊惑力,就像那个歌声诱人的美人鱼。 
 
  
 
【摄影在需要弄虚作假时才使用技巧】 
 
因为任何一张照片都是一种证明,存在的证明。摄影所允许的少量人工技巧是不能起证明作用的,相反,那是些假东西。 
 
  
 
【神情是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一种把生命的价值神秘地反映到脸上去的东西】 
 
但是,在我看过的人像、肖像照片里很难找到具有巴特所说的“神情”的照片,每人在照片上都呈现一种“既定模式”——使劲表现自以为是的美好的一面。 
 
  
 
【是使摄影的场面服从于完美幻想的文明寓意,还是正视摄影不妥协的真实性的重新活跃。摄影就这么两条路】 
 
社会有两种可用的手段将摄影变得规矩:一是把摄影变成艺术,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疯狂的。这样一来,摄影师就可以一味地和艺术家去竞争,让自己专心致力于画面的修饰和曝光模式的考究。二是普及摄影,使摄影“合群”而变得平凡,直至与任何图像相比再无突出之处,不能再显示它的特点,它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摄影被普及之后,打着彰显人类世界的幌子,将这个充满矛盾和欲望的世界彻底虚化了。我们是按照一种被普及了的想象出来的事物生活。 
 
 
*括号内文字引自【法】罗兰·巴特《明室》


最后更新[2011-7-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