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圆明园”释名》
     阅读次数:192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圆明园”释名

(堂按:本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珠海教育学院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旧作,曾在深圳特区报发表,2004年也曾挂在语文味网,读者众多。今天重挂一次。)

“圆明园”释名

程少堂

正如中国古代所有名圆的命名都有“来历”、“说头”一样,圆明园的命名也是有很深刻的含义的。简而言之,“圆明园”中的“圆”“明”二字,是中国传统文化,准确说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最简洁、最高度的概括。

 

大家知道,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四书”,自宋明以降,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大学》又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是宋明理学的核心著作。《大学》通过建立所谓“三纲领”和“八条目”,把个人修身所发展的仁应用到人类互动的社会领域,从而成为教育、道德和政治方面的儒家理论的代表作。

 

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所谓“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如何实现大同理想呢?在儒家看来,就是要从修养自身做起,其具体要求便是“三纲领八条目”的实行。所谓“三纲”,即《大学》一开头即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三纲领”的含义,自古以来有各种理解与解释。按朱熹的解释,大学即“大人之学”,明,是指明白、把握之意。明德,实质上指天理,即封建伦理纲常。明明德,即领会把握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之类的天理。亲民,程朱将亲改为新,解释为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这种解释也合乎儒家“修己及人”的理想。“止于至善”,也就是要修身养性,达到把握仁义礼智等纲常名教的境界,并执著不放。

 

由三纲所导向,决定了人们必须而且应该趋善求“理”。明德与新民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成己成物的关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自己做起,即先正己,后正人;先治身,后治国。于是,自然导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大意是说接触事物,获得知识。通过格物致知,来使自己心正意诚,进而沿着修齐治平的路径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大到小、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体系。

 

进一步看,三纲领八条目中,以格物、致知为基础,诚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实践。通过主观世界的修养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治理,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政治抱负,道德与政治水乳交融。后世哲学家借用《庄子》中一句话,把上述思想概括为四个字:“内圣外王”,即把对善的领悟,对仁义道德的把握等主体的内在修养称之为“内圣”,而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即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称之为外王。而“三纲领八条目”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正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这种内圣外王之道,不仅涵蕴儒家文化乃至包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人的心性修养的至境追求与理想君主、理想政治的完美实现,而且成为后世士大夫、帝王孜孜以求的最高人格典范。内圣外王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价值理想,而且提供了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

 

由于“三纲领八条目”(或“内圣外王”)的高度概括性,自宋以降,它就成为后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条理化、象征性表达。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始建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时,清统治者就以“三纲领八条目”(或“内圣外王”)的思想来给这座皇家园林命名,即命名为“圆明园”。按统治者的意思,所谓“圆”,即自我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大圣大贤的地步;所谓“明”,即政治达到了无美不备的全盛时代。这就是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的“圆”,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即从“内圣”到“外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

 

由此可见,“圆明园”在封建时代是一个极高规格的命名。


最后更新[2011-8-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