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教育网 http://www.zjlsedu.org/Item/34324.aspx
7月26日至28日,王碧峰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全体学员到安徽省黄山市现场观摩了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初中组的大赛。
“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是全国中语会和语文报社联合主办的一项品牌活动,是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界规模大、质量高、影响大的品牌赛事。本次大赛,工作室的学员们现场观摩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6位选手参加的初中组的角逐,在观摩中,学员们收获颇丰。
一是丰富的内容,为学员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大赛的教学课型包括古诗文、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写作指导等。还有特级教师余映潮执教的读报示范课,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作的《从课例中获得语文教学知识》和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周洪波作的《语言生活与中学语文教学》两场专家报告。多样化的课型、名家示范课为听课老师提供了多样化的借鉴。专家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线教师最关心的教学问题,对开拓学员的视野,帮助学员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定是大有益处的。
二是现场专家点评,启示多多。比赛每半天,由一位专家评委现场进行综合点评,总结课堂得失,评说精彩瞬间,提出改进意见。我们聆听了程少堂、杨东俊、贾玲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专家的现场点评。这里仅举程少堂先生的点评为例,他说:“黄山美在自然,好课也要有自然之美,要淡化预设的痕迹;黄山美在‘三奇四绝’的变化,好课的设计也要有波澜起伏;黄山美在雅俗共赏,好课也应如此,要提升文化品位。这些精彩的点评,对选手和听课老师都能引起长久地思考,并进一步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三是工作室导师的专业引领,令学员们茅塞顿开。在听课过程的间隙,我们的导师王碧峰老师适时精到的提示,总能让我们学员豁然开朗。有一节课,上课老师在不断地提问题,我们听着觉得很不舒服,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碎碎问”,老师没有设计好问题,被学生牵着走,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的表现,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得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灵活机智得引导学生回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在这三天听课的过程中,有导师的专业引领,有每个学员的独立思考,有学员之间听课感受的交流,对于我们进一步打磨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学员们在观摩优秀课堂,聆听专家精彩报告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对每一个学员的一次“震动”,一次“鼓励”,更是一次“指引”,它将在我们的专业成长生涯中起到很好地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