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名家文荟
文章标题: 《致著名歌唱家吴碧霞的公开信》
     阅读次数:117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致著名歌唱家吴碧霞的公开信

致吴碧霞的公开信

 

吴碧霞:


  你好!首先热烈祝贺你9月5日和9日两场音乐会的成功!在我几十年音乐生活的记忆中,京、津两地的严肃音乐舞台上,还没有人在4天之内开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更没有人在4天之内开过完全不同风格的中西两场音乐会。唱时场上的气氛是安静和聚精会神的,这说明你能以艺术吸引住观众。唱毕场内的掌声是热烈、充实和经久不息的,说明观众对你这些年学习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记得吗?你刚上研究生开始系统地学习欧洲传统歌唱时,我的研究室就决定对你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为什么对你的学习和演唱格外感兴趣?这不是对个人,我们是从中国声乐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因此我关注“吴碧霞模式”、“吴碧霞现象”,关注你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你的行动语言告诉我:你学西洋并不是“扳道岔”,不是“改换门庭”,不是单程机票去“定居”,而起码是“既能……又能……”的句型,进而是生物化学或生物遗传工程。  两场音乐会成功后,不知你有没有反思?有没有仔细寻找演唱质量中的不平衡之处?不平衡有三种,一种是曲目之间水平上的不平衡,另一种是总体演唱效果和你自身理解、追求目标之间的不平衡,第三种则是别人的意见和自己观念的不平衡。找出这三种不平衡之处就能找到新的指向和动力,推动自己向前。你说对吗?


  第一场唱得比较突出的歌我认为是莫扎特的两首音乐会咏叹调、老柴的《正当初春的时候》、罗西尼的《舞蹈》、《格里爱尔声乐协奏曲》第一乐章、威尔第《里戈莱托》中的“亲爱的名字”和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林中小鸟”。第二场中比较突出的曲目有石夫的《长相知》、黎英海的《枫桥夜泊》、吕远的《八月十五月儿明》、白诚仁的《苗岭的早晨》、湖南民歌《洗菜心》和返场唱的阿梁比也夫的《夜莺》。其余某些曲目和以上作品不平衡,有的听出下工夫不够,较为粗糙,尚算不得精品。


  你作为以民歌为基础的歌唱家,在不长的时间内外国歌的发音已经很像个样子,本身说明老师教学认真、说明你的悟性和刻苦,但外语语种之间、不同歌曲之间、不同语音现象之间也仍有不平衡之处。如有的清、浊辅音,单、双辅音之间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语气、逻辑重音和词义的迅速反映也还要提高。有的外国歌结尾的高潮处出现了能力上勉强和不富裕的情况,导致心态在最高音时由一贯的优美的歌唱变为了用力冲和拼,于是效果上变为了粗暴和发散的声音。紧接着下一个歌就听出这种瞬间疲劳对音色的影响,好在不久就又恢复了发声的平衡。


  中国歌的那场要和现在舞台上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声乐演唱相比,还算好的,有风格、处理作品较为细腻,较为松,也基本没有抖、摇、嗲、挤等很不正常的音波。最大的不满足在于两点。第一,你在每首歌之间下的工夫还是差距比较大。这个差距有风格上的,如新疆的和鲜族的味道不足。在投入、细腻和感人方面,如“八月十五……”就很引人入胜,可“看天下……”就远达不到这种效果。第二点,我觉得借鉴西洋还不够。在第二场所有曲目中有三个地方听出了学习西方在中国歌上明显产生了作用。一是“长相知”结尾音的呼吸支持、音色、共鸣、字几者在延长时那样均衡、平稳,给人意境的感觉,给人修养的感觉;二是《苗岭的早晨》结尾弱音的延长有较为完整的共鸣、集中而均衡;三是这个歌中的花腔部分借鉴了欧洲古典歌曲花腔的技术。但不少的地方不在这种好状态上。如:不止一首中国歌中“啊”元音,外口型开得过大,喉头反倒降低不够,向外推得过多,显得散而不集中。最典型的是《小河淌水》,歌中有好几处“哎”本来生活中可以念“ai”也可念“ei”,你选择的是前者,唱法上散了。下面“月亮出来亮汪汪”等词几乎也是这个感觉一概用说的方式向外推,失去了连贯的共鸣和线条。和我认为唱得好的《长相知》、以及那两处唱得好的结尾音就完全两样了,这几处突出好的地方也并不感觉洋腔洋调,而是非常自然、协调的美。是不是你太多地要求口语化?是不是怕某些歌不像民歌了?还是你认为民歌就该那样唱?


  我觉得西方歌唱中好的东西就是用共鸣美化声音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以及他们在整体共鸣基础上集中声音的工夫。矛盾的焦点在于字,用这种发声上的优点吐清中国字,而不是含糊中国字,唱出中国字的字头的分量和行腔收韵的美,而不是把中国字音的过程简单化。在这方面是可以兼得的,不是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再好的外国老师也不能教你怎样在吸取西方歌唱的优点时如何吐清中国字,要靠自己钻研,自己悟,就是很少有人下这样的工夫而已。专业歌唱家唱民歌要学民间歌手的味道,但不一定全部照般他们的方法,要唱一种美而有控制的歌声。《洗菜心》你就是一种很适度、圆润、集中的声音啊!


  我希望于你的是进一步学习和更好地消化从西方演唱中吸取的长处,也同样再深一步学习中国演唱中的雅文化。不能停留在两种都能唱的水平,而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合的工程,在中国民歌和地方风格的创作歌曲演唱中,达到一个显著高于现今一般民族声乐演员平均水平的高度,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


  意见不一定都对,只是和你讨论,惟有时间和广大听众才是真正的裁决者。我想,我们的感情是一致的。希望中国的声乐能具备世界上能学到的所有先进技术,但又是中国风味十足。既有自己的特色,又以科学上的共性和各国优秀艺术宽带接轨、畅通无阻,能实现我国近代百年来数代声乐家振兴中华民族声乐的追求和理想。  

谨祝
更新的进步和成功!
石惟正
2003.9.21


最后更新[2011-8-2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