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南山二外向浩:“语文味”课堂探寻之旅(4篇)》
     阅读次数:381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山二外向浩:“语文味”课堂探寻之旅(4篇)

           

                          

     向浩,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兼学生处主任 ,中学语文教师。第六届语通杯教改新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政协汕头市潮阳区一届、二届委员。 2006年曾获得广东省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比赛第一名;2008年曾在深圳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比赛中荣获特等奖;2010年在中语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现场教学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还曾在全国众多地区执教优质课、研讨课以及做学术报告等,发表了10多篇实录和论文。

 

“语文味”课堂探寻之旅(一)

读写结合  巧妙生味

——例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南山二外   向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传统课文,新闻体裁。虽然是新闻体裁,同样也可以教出“语文味”的。

一、             巧妙设计以“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

  “语文味”课堂要求在语文课堂上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的语体特点”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为一篇典范之作、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以此为范本指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是教学的其中一个重点。

  波义尔说过:“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实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兴趣。语文课堂上的“实验”就是亲自实践,在新闻阅读课上就是尝试写新闻。为此,在课堂导入以后我设计了下面这个教学环节:

师:请大家围绕早上的升旗仪式写一篇新闻报道,没有任何限制。

学生写作。

师:现在请大家交流,在刚才的写作过程中,你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生:不知道写新闻有什么要求。

生:不知道如何将新闻写生动。

生:不知道如何将词语用准确。

生:不知道如何选择最有亮点的材料。

生:不知道如何写新闻的标题。

……

  其实不难看出,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碰到的困难基本上都是“文体的语体特点”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想经典的范文学习。

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很好的新闻范本,请大家阅读,看看毛主席的这篇新闻跟我们写的新闻有什么不同?或者你从中发现了新闻写作的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

生:这篇新闻的语言非常简练,尤其是第一、二句话体现得尤为明显。

生:文章的标题很有气势,很吸引人。

生:新闻发得很及时,仗还没有完全打完就发了。

生:内容很详细,但语言又不罗嗦。

生:这篇新闻前面有这样一段话——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不知道这是什么?

师:这是新闻的电头,主要是交代发新闻的通讯社时间和地点。

生:整则新闻的新闻层次非常清晰,首先写中路军,接着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生:中间还穿插了一点背景介绍,说明国民党的军心已散,这其实也是我军渡江战役在心理战上的胜利……

(以上主要罗列的是学生发现的新闻的文体特征)

师:同学们发现了很多新闻体裁的特点,也发现了新闻写作基本结构。新闻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及时、准确。另外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然后投影“课堂小贴士”:新闻的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整理、提炼、总结规律,以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转化成一种新闻写作的能力。

二、             巧妙设计以“教出情感之美”和“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味”理论指出,语文课堂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语文课的审美主要是通过品味语言来得以实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虽是一篇新闻,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毛主席的对胜利喜悦、激动、自豪之情以及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这则新闻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追击的斗志。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大家再读读这篇文章,看看毛主席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写这则新闻的?

学生朗读新闻。

生:兴奋。解放军23号渡江才能完成,他22号就发这则新闻了,说明这场战争的胜利让他非常兴奋,非常高兴;

生:在写东路军渡江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场预示着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渡江战役让他非常激动,非常高兴;

生:在写东路军渡江时用的几个动词“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强有力地表现了敌人的抵抗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这表现了毛主席对我军极尽赞美之词;

生: 导语部分,“百万大军”写出了参与渡江人数之众,“一千余华里”说明渡江区域之长,“横渡”、“均是”写出渡江胜利之大,我想毛主席喜悦心情不言而喻了;

生:其实对敌人的嘲讽也是一种对解放军的褒奖。你们看,“不起丝毫作用”、“不料”,是对汤恩伯藐视和嘲讽啊!还有在西路军的时候,对敌军的描述是“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而对我军的描述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毛主席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啊!

……

在教学中,以写导读,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文本的文体美、情感美和语言美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课就一定能上出“语文味”来。

 

 

“语文味”课堂探寻之旅(二)

芦花荡里有诗情

             ——《芦花荡》教学例谈

读过一段关于孙犁生活逸事的小短文,说孙犁的房间像他的人,沉静、高洁,没有一点尘污。除去一排书柜和桌椅之外,很少有饰物。古人说的好:文如其人。孙犁的文章也是水晶般透亮,语言自然明快,从无雕饰和凿痕。

教学《芦花荡》,应该重点体现这一点——

词里、句里“有诗情”

芦花荡,被敌人封锁的敌后根据地,按常理来说应该是一派“阴森黑暗”的,但在作者的笔下,依然是是清新明丽,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在芦花荡天然的自然美之下,还潜藏着白洋淀军民的人性美。通过我和学生研读的时候发现,这种近乎唯美的“诗情画意”都是从他选用的形容词、副词或者是一些比喻句、象征句里流露出来的。例如: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这不仅写出芦苇旺盛的生命力,更象征着白洋淀里的军民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欲勇敢突破敌人封锁重围的斗志和决心;

“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在重重的包围下,苇塘里的战士还这么有力气、又精神,其实在这里作者巧妙地流露出了两种情感,其一是对战士们昂扬斗志的赞美,其二是对白洋淀里那些不畏牺牲、聪明能干的老百姓的赞美。这与“呆望”、“发了愁”的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船有水,荡悠悠的……”“荡悠悠的”写的是船,其实也是苇塘里生活在船上的抗日军民生活态度的一种真实写照——乐观;

文章结尾处,“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种一语双关的写法在孙犁笔下多有出现,既写出了芦苇花的美丽,生机勃勃,也写出了根据地军民对抗日战争最终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再例如写人的,“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在白洋淀上。 ”作为一位将近60岁的老人,浑身上下展现的都是苍老: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干黑的脸等等,但他的胡须和眼睛却“特别精神”,这是革命的豪情赋予他的。“很少”一词说明在这种年龄、在那样年代的生活条件下是很少有这样精神矍铄的人,但“除非”一词笔锋一转,像这样充满革命斗志的军民在白洋淀比比皆是,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赞美。

孙犁就是这样淡淡地、不留痕迹的流露着自己的各种复杂情感:对白洋淀军民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

《芦花荡》的语言是鲜活的,有很强的生命力,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程少堂老师强调: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芦苇荡的这些形容词、副词或者是一些比喻句、象征句,然后根据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将这些词、句改变、缀连成一首现代诗。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所选词、句的理解。例如学生这样写道:

阴森黑暗的大苇塘

你静静地望在那里

天上的星星闪烁着

而你只是痴痴地凝望

用星星的影子

映在你的胸膛

苇子仰望天空

把心锁的重门告诉了天堂

月明风清的夜晚

你的歌声嘹亮在心房

片片苇塘,悠悠荡荡

月儿落了,鸟儿进入梦乡

但飒飒的风

还在耳旁响

……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而诗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语言,也是最能蕴含和抒发情感的语言。用诗沟通学生、文本和作者,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理解作者。

 

 

“语文味”探寻之旅(三)

“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

——例谈《蜡烛》教学

 

    程少堂教授强调,在中小学,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要使学生越来越善良,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流泪。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享乐主义至上的社会,为孩子们守住这独有的45分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更是义务。而且,只有教出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才能教出语文课独有的美感来。那如何教出语文课独有的情感和美感呢?结合《蜡烛》一文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首先,想办法让学生和文本中的主人公玛丽 育乞西的心灵没有距离。

按常理,只有能将心比心、能换位理解的两个人之间才会没有心理距离,或者说心理距离比较近。要想让学生与育乞西没有心理距离,也只有让学生将自己“换位”成育乞西,才能实现。我的做法是:转换人称,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读育乞西的故事,感同身受。如第14自然段,原文如下:

    老玛丽 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了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地窖。

改写之后:

我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我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也没有,甚至陪伴我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我想了半天,最后,我把自己唯一的一个口袋里的那间东西拿出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当把别人的故事以自己的口吻讲述出来的时候,自己就是一个演员的身份了,也就是说,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自己就是育乞西了,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了心理缝隙,这样,学生当然就能十分熟知育乞西的一切。当然,在改变的时候,我们还得告诉学生:人称的改变,不是简单地替换,而是换一种方式讲述故事,因此,很多地方也要随着做细腻的处理。如:

原文中“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就不能简单地改为“我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这样不符合常理,而应该改为:我过了好久才站起来,离开了那死者。

让学生试着用转换人称的方式来转换自己的角色,这是读懂主人公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次,让学生走进主人公玛丽 育乞西的内心世界。

我们读懂一个人物,除了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之外,更重要的是走进他的心里,理解他。

《蜡烛》一文因此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的,所以育乞西丰富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对她的动作、神态等描写间接地表现出来。为了剔除这种隔离感,我在前一个教学环节——人称转换的基础上,开展“实时采访,走进育乞西”的教学活动。

我首先示范以“我”的口吻讲述一段育乞西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及时向我发问,及时采访我的想法或感受。如:

我口述第7段内容:我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身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我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我再轻轻理好他的头发,还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我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口述完这一节内容之后,学生马上就开始发问:

生:当你完成一切想做的事情之后,为什么还在他的旁坐下来?

师:第一是我太累了,因为我年纪很大了嘛!第二,在这个空无一人的战场上,我觉得这个孩子太孤独了,我想陪陪他!

学生鼓掌。

从学生的鼓掌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教师对育乞西的心理活动的揣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一位老妇人,感受到了她的仁慈、她的大爱。

当然,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份细腻而且又伟大的情感,让学生亲自感受和揣摩才是最好的做法。于是下一个教学活动,我让一部分学生以“我”的口吻讲述育乞西的故事,然后让其他学生及时提问采访,当遇到不同的见解是还可以引发争论,这样的过程很巧妙地完成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巧妙过渡。

最后,让学生从小爱里读懂大爱,扩大爱的外延,深化爱得内涵。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比较“育乞西”和《芦花荡》中的“老头子”相同点和不同点。

他们都是生活在战争年代,都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有一颗爱心。老头子主要是用“智慧”和“技术”战斗,老妇人主要是用“爱”在战斗。而且老妇人的爱是跨越民族、跨越种族的爱,是一种最本真的爱,是一种大爱,是博爱。通过比较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爱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也只有爱才能消灭战争,换来和平。

 

  

“语文味”探寻之旅(四)

雨果笔下的“极美”与“极丑”

——例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

 

他在 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他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这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一生中最为浪漫的事情,这种浪漫情怀溢满他的每部著作、每篇文章。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首先通过想像和评论,还运用铺陈手法给世人介绍了一个“极美”的东方艺术瑰宝——圆明园;而后,他有灵活地运用反语、对比等手法给大家描绘了一群“极丑”的人——英法联军。学习这封书信,如能带着学生在这种“极美”和“极丑”的强烈反差中感受、感悟,一定能唤醒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收获别样的审美体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作家和“极美”的灵魂。

一、感受雨果笔下“极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1)、于描写中探“极美”。

雨果没有见过圆明园,文中大段用墨如泼地对圆明园的铺陈描写,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这个伟大作家的浪漫相像与联想,唯美至极。学生们研习发现: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这里的“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宝石、绸缎、琉璃、珐琅、黄金、脂粉”可见圆明园用材极尽奢华,展现的是它的富丽堂皇之美;“用雪松做屋顶”,这是童话世界里常常出现的,是一种儿童世界的梦幻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成楼,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展现的是圆明园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之美;“神像、异兽”等装饰物展现的是圆明园的神秘之美;“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展现的是圆明园的一种自然生态之美。再如:

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诗人”,诠释的是文学艺术之美;“建筑师”,诠释的建筑美和工艺美;“一千零一夜”,诠释的是童话般的梦幻美,由此可见,圆明园的美,是对称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是东方美和西方美的高度统一、是现实美和相像美的高度统一。

 

2)、于评论中探“极美”。

   如果说在雨果的相像世界里,圆明园达到了巧夺天工之美的话;那么在他对圆明园的评价中,圆明园的美几乎属于神来之笔了。学生们研习发现: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奇迹”意为不同寻常的事情,不平凡的事。这说明圆明园在世界绝无仅有的艺术瑰宝,可见评价何等之高;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与空想和幻想有所不同;“幻想”的意思则为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及愿望的想象,有根据性,与空想区别开来。从“理想”和“幻想”这两个词的定义来看,“幻想”较之“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又越高了一个层次。而且雨果还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其言下之意是说圆明园已经是世界艺术中心的最高典范了,这又是何等之高的赞美啊!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超人”即指超越人类的水平。“圆明园是一个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其间的“所能、尽”二词体现的是一种“极致”,喻指其艺术成就已登峰造极了。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只有圆明园。

“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说明圆明园影响之广,她的声誉已经渗透每一个可能渗透的领域;然后作者又将其与世界级的著名建筑进行类比,可见圆明园艺术地位和艺术价值之高。

程少堂教授提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因此执教这封书信只有认真品读、体味作者运用对比、铺陈的手法对圆明园极尽赞美之情的语句,才能唤醒了读者对圆明园无尽的遐想,也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后文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做好铺垫。

二、感受雨果笔下“极丑”的一群人——英法联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雨果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在他的笔下给我展示了一群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灵魂上都“极丑”的一群人。让学生通过品读、分析雨果的那些充满辛辣讽刺的反语句和对比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英法联军的无耻,也可以强烈感受到雨果充满愤怒与不满的思想情感。学生们研习发现: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文中“强盗”一词大概出现了六次,最后还用了一词“窃贼”,可见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为已经深恶痛绝。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并掠走了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这次有参与圆明园的掠夺,可见,偷盗和抢劫是他们这些殖民者地一贯的可耻行为。而且雨果还用“更彻底、更漂亮”反讽,深刻地揭露了英法联军的可耻行为。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胜利者”是反讽,“塞满、装满”可见其之贪婪;“手挽手”是他们狼狈为奸的体现,“笑嘻嘻”是他们厚颜无耻的最佳流露。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所谓的“文明人”却干着“野蛮”的勾当,这是雨果对部分欧洲人名不副实的最大讽刺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也就是说按照常人的理解,这些偷盗来的东西是见不了“阳光”的,现在竟然还拿出来,这说明这些“强盗”根本就不以此为“耻”,说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廉耻之心。“天真”实际上在反讽英法联军肮脏与愚蠢。

   尊敬的巴特勒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全部赞誉”,实际是“所有的批评”,这跟文中的“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的反讽效果是一样的,赞之愈高,责之愈深。

   语言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正如池田大作所说的:‘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言语形式与言语主体》王尚文),学生从雨果的每一句话不仅读出了英法联军的斑斑劣迹,而且还读出了雨果对这个事件、这些人地情感和态度:非常憎恨,非常厌恶,极力反对。

三、感受“极美”的灵魂——雨果。

“心在言语中的呈现状况是相当复杂微妙的,或直接或间接,或自觉有意或情不自禁,纵横交错,千姿百态。从言语形式看,言语主体独特的思想情感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言语形式与言语主体》王尚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直接支配着他的言语形式,因此文本呈现的言语形式则是作者情感、态度的间接体现,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学生沿着这条路去探寻。

通过学生对雨果笔下的“极美”和“极丑”有了强烈的对比后,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得到了激发,对雨果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1、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说话;

2、能将政府与强盗区别,“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地过错”;

3、能公开地职责强盗政府,说明他很有勇气;

4、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5、同情中国人民,敬重中国人民;

……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说过的一句话:“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英法联军就是人类悲剧的的制造者,雨果揭露了这一罪行,这个高洁灵魂的义举,让全人类都肃然起敬!

 

 

 


最后更新[2011-9-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