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连战赠送的大型雕塑作品“水袖”》
     阅读次数:204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连战赠送的大型雕塑作品“水袖”

 


背景资料1

由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赠送的大型雕塑作品“水袖”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行揭幕仪式。连战先生及夫人连方瑀女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共同为雕塑揭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副主任王富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炳才、市政府秘书长黎晓宏等领导出席。仪式由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主持。
  随后,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饭店会见并宴请了专程来京为大型雕塑作品“水袖”揭幕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连方瑀、副主席林丰正等一行50余人。刘淇对连战先生及夫人连方瑀女士等一行来京表示热烈欢迎,对连战先生心系北京奥运,向北京市捐赠雕塑“水袖”表示感谢。刘淇对台湾同胞多年来支持北京奥运表示感谢,他真诚地欢迎台湾同胞光临奥运盛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炳才、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市委秘书长李士祥等会见时在座。
  现场
  “水袖无言”
  见证两岸亲情
  “2008年对于海内外的中国人来说,是充满喜事和盛事的年份。”站在气势磅礴的“水袖”雕塑下,连战以这样的方式作为今天上午的开场白,“北京即将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大家心里面感到非常高兴。”
  谈及这座结合了台湾太鲁阁的山水气势与京剧水袖风采的作品,连战的话语间蕴含了更多“情感”的意味:“京剧的水袖变化多端,其中却都是表现了情感,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共鸣。”讲到台湾东部太鲁阁的美景,他的情感中又流露出浓浓的诗意:“太鲁阁是台湾东部地区出海的地方,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生存空间最东南角的地方,再出去便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连战表示,奥林匹克不仅是国际体育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能够通过深层特质的文化展示来促进彼此的了解,非常有意义。”连战感慨地说,“水袖无言,但是当参与奥运盛会的国际友人汇聚此地的时候,他们可以对这座雕塑中寄寓的文化与意义心领神会。”
  回首
  感受老友重逢之情
  连战此次赴大陆访问非常低调,甚至在昨天临上飞机前一小时,台湾当地媒体仍然未能掌握连战此行的行程安排。据人民网援引香港媒体报道,临行前在机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连战强调此行是很单纯的私人行程,对于有关两岸事务的问题则低调不答。而据中国新闻网引自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表示,此行定调就是拜访朋友。
  从走下飞机的那一刻起,连战的确感受到了浓浓的老友重逢之情。“好久没见到你了!”到机场迎接的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向连战夫妇及随行人员问好,并给了连战一个热情的拥抱。海外多家媒体在评论连战此行的意义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情感”这个字眼。
  从2005年“跨越60年的历史性握手”到今天的“拜访朋友”,点滴情感之间包容着太多故事。“水袖”雕塑已然安放在北京;团团圆圆这两只可爱的熊猫也有望重新踏上赴台之旅。这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小家伙正是于2005年连战结束访问大陆行程之后,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另外,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近日透露了两岸直航时间表,这一牵连两岸同胞的议题正在得到推进。
  纪念
  “水袖”挥洒民族之魂
  在赴大陆之前,连战曾对媒体表示,此行主要是参加“水袖”的安放仪式。这座牵动两岸目光的铜雕,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感到陶醉。台湾著名艺术大师杨英风于1997年病逝于台湾新竹,这位大师生前或许不曾料到,自己的作品今天会被安放于北京的奥运村中。
  杨英风崇尚自然之风,台湾花莲太鲁阁壮阔奇险的千岩万壑曾令他感动,传统京剧中水袖的秀逸情态又令他沉醉其间。因此在这座题为“水袖”的铜雕中,其造型既糅合了阳刚的山川气象,又蕴含着阴柔的水袖之美。在他看来,雄浑的山川境界与神逸的水袖律动相交融,便是对绵绵若存、遒劲坚忍的中华民族生命韧度与精神特质的完美体现。
  2006年连战访问大陆时曾赠送了4座雕塑作品,其中便包括“水袖”,为其增添了两岸和平的寄托与祝福。“水袖”原作的高度为52厘米;而此次陈列于奥林匹克中心区水立方南草坪中的铜雕,则在原作基础上放大至7米,远观“水袖”其身姿更加雄浑壮观,屹立在鸟巢与水立方之间,见证并讲述着两岸亲情的这一段佳话。

背景资料2

水袖

说起水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水袖也是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谈的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两条不听使的 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演员和观众都捏一把汗,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法谈及“表现力”了。反之亦然。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我认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将二者合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一、水袖技术的用力

  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就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协调好“三节”、“六合”的关键所在。所谓“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体来说,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水袖的运动规律是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为: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

  从外部动作讲,首先要求头(上)、腰(中)、脚(下)的相互对称与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脚的统一与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与随。所谓追、随是分清动作的主次关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强弱、活动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与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都是自身内部协调与统一的关系,演员自身必须做到松弛、协调,内紧外松,挺拔含蓄,刚劲而柔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舞动起来才能处理好水袖在运动中的“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外部动作与身体内在节奏层次、对比关系。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从训练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一)动律: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衬劲”。即依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其特点表现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先下。“反衬劲”在古典舞身韵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之美。“这种相反相成的逆向劲势,可以产生人体动作的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反衬劲”的动律用于水袖的修长来延伸艺术形体的点与线之间的动、静关系。更重要的是,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关键就在于一个“反衬”的“劲”。

  (二)动作:即我们常说的“字”。所谓“字”就是单一的动作或技巧。“字”可以发展、变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织组合做;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收拢回来还是单一的技法,即作为母体的“字”。

  以上是最基础最具体的方法,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用力方法。每个字的训练都单手做,再双手做,然后才双手交叉进行。



最后更新[2011-9-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