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马恩来频道
文章标题: 《马恩来主编国内第一本《时评语文读本》正式出版》
     阅读次数:271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恩来主编国内第一本《时评语文读本》正式出版

 

苏立康  顾之川联袂推荐

《时评语文读本》——中学生第一部纯粹新锐时评读本正式出版

                策划 王德久   顾问 程少堂 陈祥俊   主编马恩来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10月出版

 

       编者的话

新课程改革使高中语文基础课程呈现多样化格局,内容与形式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在目前使用的体现国家统一标准和要求的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由于过于强调“国家意志”,课程内容仍然比较单一,面孔仍然比较凝重,选文仍然比较滞后;未能很好适切一个快速变革和文化、思想和价值日趋多元的社会需求,也不足以充分激发中学生的阅读潜能,张扬他们的阅读个性。学生的视野仍然比较狭窄,意识仍然比较闭塞,思维仍然比较僵化。因此,进一步改革课程内容,构建新的阅读体系,以适切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点与难点。

     新课程提出的校本课程及课程资源开发的多元化课程互补的理念,强化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开发意识。学校和地方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的机会。

同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养成阅读新闻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这为我们关注新闻阅读,开发阅读新资源,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

《时评语文读本》,作为一种新颖的中学语文课外读本,一辑纯粹的新锐时评选文,应运而生。

 

一、关于时评的语文价值

时评,是一种对时事进行评论的文章,是时事新闻的点睛。它往往以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对象,上至国内外大事,小到凡人小事,都可以有感而发,作出评论。它既可以对正面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肯定褒扬,也可以对现实中的负面的丑恶现象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日趋开放多元,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时评,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过去的“精英创作”逐渐变为“公民写作”,打破了过去言论为少数人垄断的局面,更为开放地直面社会问题,时评版面和时评节目为时评人和各界人士点评时事提供了较广阔的平台。

时评的社会功能也因此日益彰显。它推动好的公共生活的形成,引导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关心,并学会理性、客观、负责地发言和表达。时评也因此成为各界了解民意、汲取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通道。

时评的社会影响力也反映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各种版本的教材有时评选文,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多有选择时评作为现代文阅读的考试文本。作文题则直接将时事新闻热点作为命题材料。如2009年的高考,江西卷以蔡铭超天价购买圆明园兽首,辽宁卷以明星代言等。2011年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陕西卷“中国发展”,更是倡导考生写时评文章。时评与语文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我们对时评的语文价值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

首先,时评,即时事评论,属新闻体裁,既有新闻性又有思想性。每当现实社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我们不少新闻媒体、时评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坚守社会责任和良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不只是客观展示社会新闻事件本身,而且精辟分析新闻背后的问题实质,在最高点审视,从最深处剖析。有些观点可能与主流思想不尽一致,有些看法可能失之偏颇,但仍能给人以多元思考和启迪。及时推荐优秀时评供中学生阅读,不仅可以促使其关注国运民生,洞悉国际风云变化,而且在多元思考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其次,时评属于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从表达方式来看,时评又属于以分析、评价为主的论述类文章。而新课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正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考内容的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阅读。时评兼有两类文体的特征,也因此常被命题者所青睐。让学生广泛阅读时评,并通过阅读指导,提高分析归纳、鉴赏评价和探究思考的能力。

再次,从写作角度看,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又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将时评中的新闻材料运用到写作中去,必将一改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材料陈旧老套的弊端,文章紧扣时代脉搏更富现实意义。同时,许多时评就是优秀的杂文,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习得这些语言,使自己的文章活泼生动、大气开阔。优秀时评的体式也可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创新的范例。

显而易见,时评的语文价值,不仅能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读写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评价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学会多元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其丰富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也正是时评的语文价值所在。

 故而本书命名为“时评语文读本”。

 

二、关于选文的原则

所选时评文章大多源自主流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也有部分选自非主流的个人网站和博客。不管选自何处,都坚持下列原则:

1.时效性。作为新闻评论,所评述的对象往往是当下发生的种种社会现象,或热点新闻,或焦点话题,与其他新闻作品一样,都应有新闻性和时效性。及时推介最新的时评文章,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新闻事件,既能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兴趣和意识,又能及时根据时评人的审视和剖析,形成自己观点和判断。选择最新的时评文章,又有别于教材中相对滞后的时评文章,更富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时代意义。因此本辑选文限于2010年至今发表的时评。

2.适切性。尊重人类普世价值,强调公民意识,坚守社会责任和良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许多媒体、公共知识分子和时评人的共同特点,所撰写的时评文章最适切当代高中生阅读。因循守旧、反对改革开放,以及缺乏理性、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文章,不宜推荐给学生。选文尽量回避敏感话题,如果个别话题比较敏感而学生又十分关切,则选取比较理性平和的文章。

3.思辨性。好的时评文章,往往不只是客观展示社会新闻事件本身,而且精辟分析新闻背后的问题实质,剖析深刻独到,显示出较强的思辨能力。推介给学生阅读,有助于思维品质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时代和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也反映在时评文章里。对于同一新闻事件,因作者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或思考的角度不同,其认识看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左。推荐此类文章也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总之,选文不仅对中学语文教育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更能引领青年学生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也应是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潮流的风向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适应出版需要,编者对选文极少数词进行了改动。

 

三、关于编排的体系

本辑读本共选111篇时评文章,按照新闻背景或话题内容分设21个专题,再将21个专题切分为“时政篇”、“社会篇”、“公民篇”、“生命篇”、“人物篇”、“文化篇”、“教育篇”七个板块。每个板块一般三个专题,个别两个或四个专题。每个板块里的专题相对独立,彼此又有一定关联。如“时政篇”三个专题:“聆听春天的声音”主要是关于“两会”的时评;“关注社会心态”是人民日报深入审视当下的社会心态,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的系列评论;“寻求法治共识”是对“药家鑫案”和“夏俊峰案”的反思和评价。“生命篇”三个专题:“面对逝去的生命”主要是关于对近年特大自然灾害(包括人祸)中遇难同胞追思纪念的反思文章;“人类共有的伤痛与经验”是日本特大地震时评专辑;“为了人类的家园”是关于低碳环保,拯救地球的时评。“教育篇”两个专题“大学的精神与使命”和“我们给孩子怎样的未来”,分别涉及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层面。

每个专题的文章编排也力图体现主题性与逻辑性。如“聆听春天的声音”共选八篇文章。前两篇是“两会”召开前夕发表的时评。一篇是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的述评,一篇是外交家吴建民的《中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是什么》。前者谈的是国内民生,后者谈的是国际形势。中间五篇是媒体和时评人对“两会”期间产生的议题或话题的评述。最后一篇《就这样一点一点进步》则是“两会”结束后,对大会的意义和各种突出的声音的总结性评价。

再如“生命篇”中的“人类共有的伤痛和经验”共选五篇文章。前四篇是媒体和时评人从不同角度对大地震造成日本人民巨大伤亡表示同情与哀悼,对部分国人幸灾乐祸的心态进行反思和批评,对日本民众在灾难中所展现的国民素质表示敬佩与赞扬,并客观评价日本政府核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第五篇《胡锦涛吊唁日遇难者蕴含多重“特别”意义》则从国家层面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中日两国未来关系的展望。

为了提高阅读的指向性和有效性,21个专题前面均撰有一篇字数不等的“导读”短文。这些短文或概述新闻背景,或阐释话题内涵,或引发深度思考。这些文字也尽可能从宏观上对所选文章进行把握和推介,激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帮助读者进入文本,以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也力求在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架设对话的桥梁。

每篇文章后面均设计两道“思考探究”题。这些题目基本上按照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要求,从归纳分析、鉴赏评价、思考探究等不同能力层级设置的简答题。有些题目侧重文本内容的检测,有些题目则是开放性的,更多地强调思维的多样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对于同一专题且同一新闻事件或话题的思考探究题,则力求选择不同角度和思路,给予更多更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四、关于使用的建议

作为读本,既适合学生主体性个人自由阅读,也适合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性共同阅读。而板块专题化的结构与编排,给读者提供了较为清晰的阅读思路和指向。既可系统阅读,也可根据读者的个性特点有选择性的重点阅读。因此,不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单篇阅读与专题阅读相结合;教师主导下的阅读,更可课外与课内相结合,阅读与互动讨论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时可参阅“导读”文字,尽快进入文本,读后可结合后面的简答题展开思考,以检测阅读效果,并根据启发性提问深入探究。

阅读过程即思考过程。不管何种形式的阅读,首先要学会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和独立见解能力。要学会从公众热点话题的讨论中提取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和理念,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一个合理的框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己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

其次,要学会积累。包括积累素材和积累语言。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库存”这些素材,无疑可丰化你的文章内容,可让你写出鲜活而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同时,时评中大量精辟深刻、优美灵动的语言是需要学习积累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学习,要学会品读,培养语感。通过时评语言的积累和训练,你的表达将更为流畅,更为深刻。

试作教本。本书定位为课外读本,可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妨尝试作为教本。编者曾选用“时政篇”“我们期待的城市”中的三篇时评,设计成一堂读写专题课,并在所教高二的一个班级公开授课。

三篇时评文章分别是《广州的气质》(tianka)《这是一座不可摧毁的城》(莫敢)和《建设公民社会期待“深圳经验”》(新京报社论)。第一篇是作者对广州人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所展示的理性、平和、包容的精神风貌的肯定与赞赏。第二篇是以菲律宾人质事件后香港市民大游行为新闻背景,赞赏香港人的勇气、理性、团结、善良。第三篇是新京报社论,文章以深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率先建立“现代公民社会”的新闻背景,阐述了“公民社会”的内涵及其意义,并对深圳的未来寄于了热切期待。三篇时评的新闻背景各不相同,但反映的三个城市和表达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主题也比较接近,且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选文具有较鲜明的思想性、现实性和地域性。课题就定名为《我们期待的城市》,清楚表明了这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在知识能力维度的目标上,则按照高考选考题的要求,从归纳分析、鉴赏探究等能力层级各设计三道简答题,题目既有独立性,也有联系性,构成了相互关联和相对严密的专题课程。课堂流程设计为:自主阅读(预习)——预设研讨——课堂阅读——生成探究——评价总结(交流阅读体会)——课外作业(拓展阅读、课外作文、习作博客展示交流)。这节课虽然容量较大,部分讨论内容和延伸课外的写作环节(同题作文)未能在本堂课展示出来,但听课的老师(包括非语文课老师)均反响热烈,认为无论是目标要求、文本选择、设题角度,还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堂非常有价值并值得推广的创新课和探讨课。

因此,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适时将时评读本引进课堂,并大胆选用其中的专题或篇章作为教材,可能为你的语文课堂带来一种新的气象,新的改观。

总之,该读本的编写,旨在对时评的语文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做一次全新的尝试,也借此践行校本课程及课程资源开发的多元化课程互补的理念。但限于编者的学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时评的语文价值挖掘尚欠深刻;选文的原则也只是一种识见和追求,毕竟一个人视野和眼光也很难将各种媒体一年多时间所发表的时评佳作网罗殆尽,加之篇幅所限和专题内容所需,遗珠之憾是必然的。在结构安排和编排体系上,也试图将一百多篇散乱的文章整合成一个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并有一定逻辑联系的阅读体系。事实看来,部分专题设置和文章编排可能比较勉强。导读短文未必都导读到位,文后的题目设计也不尽精当。

还有其它诸多不尽人之处,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在后续的读本中有所改进和提高。

                                               编者

                                             20117

 

 

时评语文读本

 

 

编者的话 

 

一、时政篇

(一)聆听春天的声音

1.总理与网民“春天里”的交流给人期待(张贵峰)

2.中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是什么(吴建民)

3.不避敏感问题才能走向开放社会(魏英杰)

4.敢于讲真话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珍贵品质(徐云鹏)

5.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社保问题(邓聿文)

6.是否生“二胎”应多听公众意见(张东阳)

7.就这样一点一点进步(大林)

二)关注社会心态

1.“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人民日报》评论部)

2.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人民日报》评论部)

3.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 (《人民日报》评论部)

4.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人民日报》评论部)

5.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 (《人民日报》评论部)

6.人民日报“盛世危言”为何入木三分?(罗庆学)

(三)寻求法治共识

1. 争议药家鑫杀人案不能逾越人性底线(南方都市报社论)

2. 一个小贩的两次死刑(五岳散人)

3.要个案公正 更要法治共识(牛克)

4.死刑、民意及其他——回张培鸿先生(羽戈)

5.本·拉登之死和公众反思死刑(徐贲)

 

二、社会篇

(一)呼唤公平与正义

1.社会转型期如何看待人们的怒气(张铁)

2.不相信阳光的人(刘林德)

3.面对春运,还有多少“豪华卧”要取消?(徐志翔)

4.弱势群体不是城市的假想敌(汤嘉琛)

5.城市化背景下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十年砍柴)

6.从奥斯卡奖看美国人“活得有尊严”(长平)

7. 平等意识让野百合有了春天(张国庆)

(二)拯救我们的道德底线

1.中国人失掉道德心了吗(马九器)

2.复旦“黄山门”的伦理难题(吴庞梓)

3.假如你爸是李刚  (魏英杰)

4.迷失 或者被迷失(童大焕)

5.“保卫家庭”:我们的幸福到何处落脚 (李跃)

6.四种人(大林)

7.该如何阻止“道德的滑坡”?(王学泰)

8.道德血液点亮人性和社会(李鸿文)

(三)守护向善的力量

1.慈善:只有拥抱阳光,才能播撒阳光(何三畏)

2.慈善组织必须永远谦恭地接受监督(张鸣)

3.执法部门介入有助郭美美事件真相大白(南都社论)

4.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王石川)

(四)戳穿谎言 拒绝欺骗

1. 不实传记“满天飞”的真正原因(郑渝川)

2.谁为“李一”这幕荒诞剧搭建了舞台(陶短房)

3. 神医”又显灵,“炒大师”妖风刮向医界(吴帅)

 

三、公民篇

(一)“围观”改变中国

1.“围观”改变中国?(易艳刚)

22010 “围观”推动法治(傅达林)

3.自由首先是一种宽容(hipetro

4.以包容之心接纳“分享负面”心态(王彦飞)

(二)公民觉醒与权力自省

1. 期待社会与“新生代公民”形成良性互动(南都社论)

2. 公民觉醒与权力自省(大林)

3.不负责的精神病诊断是公民大敌(傅达林)

4.从此告别暴力拆迁? (黎明)

5.不允许建“黑名单”是对常识的尊重(朱四倍)

6.赋予社会组织成长以更大空间(肖擎)

7.走向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俞可平)

8.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人民日报》评论部)

(三)我们期待的城市

1.广州气质(tianka

2.这是一座不可摧毁的城 (莫敢)

3.建设公民社会 期待“深圳经验” (新京报社论)

4.城市化和公民权利(徐贲)

 

四、生命篇

(一) 面对逝去的生命

1.奥巴马在遇难矿工追悼会上的讲话

2.哀悼舟曲 尊重生命 形成制度性安排(王石川)

3.媒体的“5·12进入心坎几许 (何三畏)

(二)人类共有的伤痛与经验

1.不为别的,只因我们是人类(笑蜀)

2.没有任何一次地震值得开心(魏巍)

3.在日本地震中感受国民教育(舒圣祥)

4. 以透明和理性面对核危机  (胡舒立)

5. 胡锦涛吊唁日遇难者蕴含多重“特别”意义(吴琛)

(三)为了人类的家园

1.我们的希望与承诺——中国企业界哥本哈根宣言

2.低碳生活是一种有责任的生活方式(王丹雪)

3.环保不应成为中国发展的“短板”(汤嘉琛)

4.霍金预言地球灭亡是在重复常识(朱小猪)

5.建立“共享”愿景,走向生态文明(南都社论)

 

五、人物篇

(一)送别史铁生

1.最关怀我们的那个作家去了(张天蔚)

2.送别史铁生,铭记一种伟大的存在(晶报社论)

3.感悟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铮铮铁骨(高福生)

4.地坛能否给史铁生立个像(谢勇)

(二)说不尽的韩寒

1.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南方周末)

2.我们需要警惕韩寒吗(五岳散人)

3 网络时代的文学处境——由此再说“韩寒现象”(黄平)

(三)“娜”不是传说

1.李娜的成功是体育精神的最佳阐释(南都社论)

2.李娜夺冠 让彻底的“单飞”再多一些(顾骏)

3.李娜“谢谢大家,你们来了”(宋学敏)

4.“不识抬举”才是李娜(钟言)

 

六、文化篇

(一)历史是个高贵的梦

1.还原历史真相 才是真诚的爱国主义(吴祚来)

2.“牢记历史”宜全面(刘洪波)

3.《东风雨》带来一种新的公共记忆(叶匡政)

4. 地动仪之争 真相比历史自豪感重要(王石川)

(二)传统节日文化反思

1.告别燃放烟花爆竹的旧民俗(王晓华)

2.拜年短信,盘点社会资本的文化仪式(曹林)

3.“清明记忆”如何实现“现代式传承”(张敬伟)

4.端午节要少点功利多点文化(王国荣)

5.  抵制圣诞节,不过是文化自卑(王石川)

(三)网络语言与网络红人

12010热词显示“话语转型”加速(王晓渔)

2.盘点2010网络语言,淡定从容就好 (朱桂英)

3.网络语言“入侵”校园 家长孩子现网络代沟(中国广播网)

4.网络红人何时走出“审丑”狂欢 (闫鹃)

5.对话:网络红人背后的逻辑与困惑(解放日报)

 

七、教育篇

(一)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1.世界一流大学是如何建成的(张生)

2. 大学的反思(于骞)

3.冀望南方科大引领高教改革新潮流(李星文)

4. 北大如何与学生“会商”?(闾丘露薇)

5. 围观学工副处长“会商”熊培云(时言平)

6.&, nbsp; 中国大学招生考试“去语文”令人担忧(曾彩霞)

7. 当代中国教育家为何太少?(少堂)

8. 强制感恩是道德功利化的表现(张楠之)

(二)我们给孩子怎样的未来

1.美国教材中的“思想性”(徐贲)

2.失衡的教育(王志仁)

3. 表达不畅的作文难免模式化 (时言平)

4.美国老师如何作文给分?(那兵)

5.网吧何以把市委书记“吓一跳”(郭扶庚)

6.不要粗暴禁止青少年的“爱恋”(徐贲)

7做子民、臣民,还是做公民?(王学泰)

8. 高考后的此刻,全然不同的你(戴志勇)

9. “柠檬水女孩”一案给中国教育的启示(王学进)

 

后记

 

 

苏立康教授、顾之川博士为《时评语文读本》题词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苏立康为《时评语文读本》题词:

 

读了《时评语文读本》,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是选材新。惟其新,才能彰显时评的价值,才能使作为主要读者的学生置身于一个社会的大语境里,激发阅读热情,引起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做,完全符合培养语文能力的规律。其次是题材宽,主旨深。它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关心天下事;引导学生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这对于培养有胸襟、有见地,思维活跃、勇于创见的一代新型人才必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培养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方面,《时评语文读本》对现行语文教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21185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审顾之川博士:

 

题《时评语文读本》

顾之川

学好语文,受益终身。

多读多写,不二法门。

君恩来,匠心独运。

文苑拔粹,最爱新闻。

爬罗剔抉,慧眼识真。

成此一编,时评读本。

藉以读写,提振文心。

开阔眼界,洗涤灵魂。

思考探究,奠基精神。

视通万里,化育新人。

201185题于京东大运河畔之两不厌居

 

 

《时评语文读本》后记

十几年前,还是平面媒体时代,我曾经利用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制作《梅林剪报》。从十余种报刊中挑选出大块小块的文章,复印后剪贴成八开小报,再印发给学生。两周一期,先后共印了40多期。虽版面有限,容量不大,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这份剪报,大概可算作自主开发的一种阅读资源。其中的选文里,就有不少时事评论。

 

后来我和同事一道选编了《时文美文精选百篇》,学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印制内部发行,除了供本校学生阅读外,相当一部分与兄弟学校交流。在这所选的百篇文章中,“时文”,即时评,约占近半的比例。选文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以及选文的适切性和实用性,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新闻阅读”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不仅新课程强调其重要性,而且新高考出现了“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的新考点。“新闻阅读”也自然成为新高考备考的全新的探究领域。我通过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深入学习研究,并凭借自己对时政新闻的兴趣与关注,以及对新闻学知识的系统梳理,先后为《广东语文教学》(报)《语文月刊》编写了五万余字的新闻阅读备考指导文章及训练题,其中选用了多篇时评作为新闻阅读题文本。在参加深圳市高考模拟命题工作时,也曾多次推荐优秀时评作为现代文阅读题考试文本。

与此同时,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坚持将最新的时评文章推介给学生阅读。近三年间,先后选编了26期《时文选粹》,共约400篇时评,这些文章全都挂在校园网学科组博客平台,供学生点击阅读。重点文章则以“每周必读”的活页形式(一般是3A双面一大张,其中有1-2篇时评)印发给学生。本学期我们试行5+1的课堂模式,即每周6节语文课,安排1节作为课外阅读讨论交流课。部分班级则设为时评专题阅读课。我本人同时在所教班级尝试开展两周一次的“时事讲坛”活动课。活动由学生分组轮流主持,以“洞悉国际风云,关注社会民生,透析新闻热点,发出我的声音”为主题,设置“时事要闻播报”、“热点话题讨论”、“时评学习借鉴”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相互关联,其中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在对某个话题热烈讨论后,推出与之相关的时评文章,从时评人的视角和剖析中,受到新的启发和思考。

我们在对时评的语文价值的挖掘与利用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深圳市教科院、区教研中心领导与专家的充分肯定。《时评语文读本》的最初蓝本《最新时评专题读本》,就是在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王德久校长鼓励下编写的。读本的初稿也首先得到深圳市教科院研究员程少堂先生和福田区教研中心陈祥俊主任、嵇成中、徐素倪副主任,以及教研员陶印宝老师的一致赞赏。正是他们的鼓励给了我投稿现代教育出版社的信心与勇气。

在书稿的修订过程中,程少堂先生还特意安排时间,组织“语文味研究工作室”部分成员对书稿进行讨论。大家对选文、体例、专题安排和题目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在此,谨向陈继英、胡立根、茹清平、陈晓华、王木生、胡滨、曹清富、朱碧波、余克俭、李代晓、钱冰山、李伦琰、何碧峰、王小应等深圳市中语界诸位名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要感谢我们深圳市梅林中学(深圳福田区实验学校)各位领导和语文组各位同仁,正是他们的积极支持、参与和勉励,共同构筑“时评语文”价值挖掘、探索和实验的平台,孕育并催生出这项成果。

最令人惊喜和感动的是,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德高望重的苏立康教授和全国中语会秘书长、人教社中语室编审顾之川博士对拙稿给予充分肯定,并不吝赞赏之词予以推荐。他们的垂爱,无疑对我极大的鼓励与鞭策。在此,谨向苏教授和顾博士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时评语文读本》得以在现代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当然首先要感谢刘立峰老师的慧眼和策划,他肯定“时评语文”选题价值,明确提出板块与专题结合的体例要求,并能在较短时间内争取出版计划。感谢责任编辑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对选文严格把关,并对相关内容和文字去粗存精。

最终要感谢的是众多的媒体和时评人。正是他们坚守社会责任与良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用如椽之笔,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字,为我们选编读本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

如同一个新的生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呱呱坠地。我满怀庆幸与感激!

                                         马恩来


最后更新[2011-1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