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周日),本人参加了深圳市教师资格认定面试评委工作。根据市教育局人事处安排,我负责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认定面试评审小组。
今年申报高中语文教师资格的有30人。
按有关文件规定,也是惯例,考生每人说课10分钟,答辩5分钟。高中语文组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要求,上午14位考生的面试从8:30开始,一直到12:00结束,评委整整工作210分钟(保证每位考生15分钟)。下午15位考生(一位缺考)的面试从14:00开始,一直进行到18:00(每人15分钟就要到这个时候),评委整整工作4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
其实,无论是就学科考生的总人数来看,还是就下午参加面试的考生人数来看,高中语文小组的考生人数都不是最多的(有的学科考生多达20多人,全部安排在下午面试),但是高中语文小组评委认真工作,严格对考生负责,不抢时间,保证每位考生15分钟,是最后结束评审工作的小组,得到市教育局人事处领导好评。
其实我们不要表扬,要的是良心能安。
本次申报高中语文教师资格的考生,比往年素质要高些,29人中只有7人被淘汰。
老实坦白,我是不大愿意做这种评委的,但是这是上级的指令性工作,是不能不做的,而且要做好。不愿意做而做,自有说不出的苦衷。说不出,今天也要说一说,最大的苦衷,不是身体辛苦(辛苦是自然的,但是再苦再累,总不比我小时候六月炎天在太阳底下干农活累是吧?),而是心累。所谓心累,就是不时要狠狠心。狠心干嘛?狠心刷人。我,每次做这种评委,都不大忍心刷人,不忍心,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看这些考生,尤其是一些女生,比我女儿年龄可能还要小些,面对他们的失误,我总是想,不要说这些孩子,就是一些教语文多年的教师,年龄三十几、四十多,甚至教了一辈子语文,眼界也罢,水平也罢,还不是那样?这些小孩子,能懂这些已经不错了。我甚至觉得,这些年轻人,整体上比我们这代人当年的基础好些,懂得的也比我们当年的多些。但是,总不能凡报考的全上啊,总要狠心刷一些。我私底下把这种狠心,称之为“精神杀生”。不过我尽最大努力做到“杀”得让考生心服口服。例如,被淘汰的考生中,有两人说课时涉及到比喻,但是却搞不大清楚什么是比喻,我问其中一位“这小孩长得像他爸爸”是不是比喻句,她斩钉截铁:“是比喻!”当然更讲不清楚《荷塘月色》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评委指定的句子)为何而美这样的问题,只能说到“这个比喻句子很美很美”这个份上。我追问“究竟怎么个美法?”却始终得不到到位的回答。这个孩子,在香港一所著名大学念研究生,口才不错,长得漂亮,气质也好。但是可惜还是没有过关。
希望她努力明年再来。
其实,搞不清美句究竟美在哪里的,何止这几位年轻人。但还是要刷啊。
接下来有一位女生,说的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这一课,说课可以,但不大出彩,不过当一位评委要求她赏析一下“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比喻句子时,小丫头颇有爆发力,赏析得极好,既文学又美学还文化,三面出击,是我听到过的对这个句子的最好的赏析之一。最后顺利通过。
一位美学研究生,她说的是陶渊明《归园田居》这一课,课说得蛮不错,也能准确说到陶诗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将日常生活诗化”,但是当我要求她结合文本具体阐释什么是“将日常生活诗化”时, 她只能答出诗中写“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例或景物,但对陶渊明“诗化”或如何诗化日常生活却基本答不出,启发她,她也答不出来。面试结束时,得知她是在读美学研究生,我有点诧异地笑着责备她说:“你是美学研究生,怎么不懂诗化呢?美学不就是研究诗化的吗?”最后考虑到她说课表现良好,回答另一评委问题还算不错,综合素质还是可以的,所以让她通过了。本来,刷她的冲动不仅有,而且很强,咬了咬牙,没刷。这丫头运气好。
另一位也是说陶渊明《归园田居》这一课,她说得很流利,口才与讲台气质都不错,可惜这孩子被我问的“归园田居”和“归田园居”有没有区别(或陶渊明为何用“归园田居”而不是用“归田园居”做标题?)这一问题难住了。答不出也就算了,结束面试时她甚至要求评委回答一下。最后还是咬了牙刷。
再说性别。29位考生,只有3位男生,颇让人感叹。
不过,三位男生中,有两位是很优秀的,大约的确可以排第一第二位。
我曾经在一次全市语文教师大会上说过:由于性别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是高下),男女语文教师各有优势。初中(包括小学)语文教学感性些,高中语文教学理性些,所以特别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中女教师居多,初中语文教师中特别优秀的男教师凤毛麟角;而高中语文教师中,特别优秀的大多是男教师,特别优秀的高中语文女教师也属凤毛麟角。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的20位名师中,17位是男教师,女教师3位,而这3位好像至少有两位是初中语文教师。当然啰,这套丛书的主编于漪先生是女教师,于漪老师以一当万,一女当关,万夫莫开。不过于漪老师好像也是教初中语文的,至少主要是教初中语文的。
教师诚可爱,女教师自然更可爱。但是,如果有一天,学校的女教师太多了,多到是男教师的五倍乃至十倍,那恐怕就不可爱了。
201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