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马恩来频道
文章标题: 《马恩来:时评阅读公开课自评与反思》
     阅读次数:211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恩来:时评阅读公开课自评与反思

 

时评阅读公开课自评与反思

马恩来(深圳市名师)

 

121下午,深圳市201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观摩课在梅林中学举行,坪山新区教研员钱冰山老师和我分别上了小说阅读和时评阅读专题课。课后程少堂先生和本市的三位特级教师进行了现场评课。综合现场反应和专家评价,这两堂课都应算比较成功。本人对自己的这堂课也基本满意,可打80分。自我感觉有三个特点比较明显。

 

第一是指导性。如果说上课如写文章,那么这堂课纯属命题作文。程少堂先生安排这两堂课的目的,就是现代文阅读专题备考复习交流。在设计这堂课时,先生最担心我选择时评作为阅读文本可能会把这堂课当作一般性的拓展阅读课,也可能会马放南山信马由缰。因此反复强调:一定是高考复习课,一定要落到实处!这就确定了本堂课肯定只能按照他的“命题”要求设计,充分体现复习课的特点,课堂的重点也只能结合考纲考点解读文本,并予以答题的路经和方法的指导。因此在备课时,我根据时评兼有新闻作品和一般性议论文特点,将两篇选文分别确定为必考的论述类文本和选考的实用类文本,同时按照不同的能级层级要求设计题目及答题和答题解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上围绕这些题目进行讨论。从整体效果来看,这堂课的指导性和有效性还是比较突出的。正如茹清平老师评价:老师的课是在上做足文章,他的课紧扣考纲,精选考点,精编考题,研究考法。”本堂课应该达到了“命题”的要求。

 

第二是原创性。过去,习惯于用教材,教教材;高三备考复习,也依赖于多种版本的辅助书籍和复习资料。近些年来,受到程少堂先生影响,喜欢尝试做些原创性工作,自编教材,自编习题,特别是2006年原创散文阅读题与当年高考广东省卷阅读题不谋而合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再加上多次参加深圳市高考模拟考试命题,对考纲考点有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和理解,同时在为《语文月刊》《中华活页活页文选》(广东高中版)等刊物编写高考专项训练题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和经验。所以,当我开始挖掘时评的语文价值,并将之纳入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后,我就充分利用原有的积累与经验,编写出与高考阅读相联系的《时评语文读本》。与此同时,我还多次尝试将读本转换成教本,并通过校级公开课展示。此次观摩课可算作我的尝试的继续。进入本堂课成为教材的两篇时评佳作,也因其切适的话题,新颖的观点,丰富的内蕴,以及恰当的篇幅和不同的行文结构,构成了原创的基础。我在此基础上,按照高考现代文要求编写的试题及其解答,成了这堂课一大亮点。正如何泗忠老师评价:学生手上的练习是马老师原创的。可能在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位老师能像马老师这样,肯花时间去做这么一项工作。今天真的是第一次听到这样一堂原创性的课。” 又如宫能祥老师评价:“老师对现代文阅读有自己的研究,又经常参加命题工作,所以授课游刃有余,深入浅出。他不是拿一般现成的题目来讲,而是自主命题,拿自己设计的题目来讲比一般现成的试题来讲要好得多,这是我听课时候的感觉。一般照着现成的课件,原来的试题、例文来教这些方法的效果跟老师的做法是不能比的。”

 

第三是人文性。我始终认为,没有人文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至少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所以,即便是高三复习课,即便是重在答题指导之类的技巧性课堂,我也不会让人文缺席。正如我在教学设计里所说明的,本课题为《第三只眼看“富二代”》,正是考虑“富二代”(“官二代”)现象,折射出当今社会现实诸多矛盾和问题,“富二代”也因此常被诟病。如何理性认识“富二代”现象,如何深层次多角度进行反思,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很难回避的。本课选择的两篇介绍欧美国家不同价值观和宗教背景下的“富二代”的时评文章,组成一个高考现代文训练专题。除阅读能力训练外,旨在借助文本阅读产生新的思考与启迪。这种思考与启迪,就是人文在场,思想在场。这堂课虽然重点在其他,但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展开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观的思考和讨论,也应是显而易见的。宝安特级教师宫能祥老师 课后评价说“老师的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一堂课。选文很好,学生很感兴趣,跟他们的日常生活很接近。教学过程中既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阅读的知识,又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这很难得的,感谢这样的老师!”老师的评价让我很受鼓舞。

 

但正如茹清平老师引用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话:一堂成功的课总是有缺憾的课。更何况这堂只能算作基本上成功的课,其缺憾和问题更是明显的。除了课堂上许多学生怯场,上课不敢发声,影响现场效果外,突出的问题可能就如茹清平老师评价:太实在。如果单纯追求复习课的课堂效率,这种“实在”可能正是这堂课的优点。但“过于实在”,“太实在”,课堂就缺乏灵动,缺乏空间,也就很难营造让学生言语与思想共生的环境,自然很难看到一个又一个对话交锋的精彩场面。梅林中学尹放老师课后直言:老马,这堂课抛弃了你的长处。几位同事也拿我去年在学校上的时评专题课《我们期待的城市》比较,认为缺乏那堂课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他们说得不错,那堂课选用了《广州气质》《一座不可摧毁的城》《建设公民社会,期待“深圳经验”》三篇时评,构建一个读写专题课程。选文的新闻性似乎更突出,切入的话题更能拓展思维和讨论空间。更主要的是那是一堂研究性的专题课,没有话语限制,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解题思路,没有技术主义的条条框框。我所做的就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言语和思想共生的环境。正如特级教师陈继英老师评价:“在老马的课堂上,看到了学生言语——思想是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共生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形成了一次次的对话,通过对话与反思,通过个人的自我组织语言,通过老师的关于广州、香港城市管理价值的引导,通过学生对深圳城市管理的体验与反思,完成了他们个体的言语与思想的持续共生。”对比这堂课,很显然我也试图通过时评文本的选择,确定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而展开对话与反思。然而,这毕竟是一堂复习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是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尽管堂课上不乏人文,不乏思想,但很难“营造言语与思想共生的环境”,让个性与思想真正飞扬起来。

 

语文课有各种类型,如何上,如何评价,这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老教师,如何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如何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力求创新和突破,这同样是个问题。当我再次经历一次教坛的高峰体验后,接下来的应是新一轮深入的思考。

2011123

 

  

 

 


最后更新[2011-1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