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2011年12月20日9:29:38按:今天下午出发赴广州,明天下午讲全省公开课《锦瑟》。本来我是打算偷懒讲初中课文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我喜欢这首词,而且对这首词有一种全新的解读,并曾答应了今年10月13日在南京讲这篇课文的,南京主办单位的通知和广告都打出我这节课了。到10月8日,却发现,由于工作太忙,南京去不了。课没有讲成,但思路却在心中。然朋友建议我这次面向广东全省语文教师的公开课最好讲《锦瑟》,说是这篇课文难讲,希望能看看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处理这篇课文的。我说那我就试试吧。
《锦瑟》很难讲,我只有拼老命读了许多书,好多时候是一天一本,读书卡片做了几百张。但是到今天我还没有进入一般老师的备课状态——写教案做课件。这个我不急。我讲公开课备课主要是读书,教案和课件,今晚到广州去做吧。
以下是我备这堂《锦瑟》阅读和参考的书目。这些书,部分是重读(重读一些好书是非常重要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大部分是这次备课新读的。
这些书都是我自己买的,大约有20多种是最近从网上购的。
有朋友看了我这个书单,说:“我很感动!”
我说:“别说你感动,我都为自己感动。”
读了这么多书,仍然觉得《锦瑟》难讲得很。不过,我总有和一线语文教师不同的讲法,而且多少总会给老师们一些启迪,这当然是一点都不用怀疑的。
以前我说,我上一堂大型公开课,备课时读的书胜过上一年大学。这次讲《锦瑟》,读的书可能胜过读两年大学。
这次讲《锦瑟》另有一个非常好的“后果”——
我爱上李商隐了。
而且爱上了瘾。)
程少堂广东省公开课《锦瑟》
备课阅读参考主要书目
序号 |
作 者 |
书 名 |
出 版 社 |
说 明 |
1 |
刘学锴等 |
《李商隐诗歌集解》(1——5册) |
中华书局2004版 |
部分阅读 |
2 |
刘学锴 |
《李商隐传论》(上、下) |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3 |
刘学锴、李翰 |
《李商隐诗选评》 |
上海古籍2003年版 |
|
4 |
叶嘉莹 |
《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
|
5 |
倾紫蓝 |
《我是人间惆怅客——解谜李商隐的锦瑟人生》 |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
|
6 |
王 蒙 |
《双飞翼》(这部集子前半部分收录王蒙研究李商隐的著名文章8篇。)
|
三联1996年版 |
王蒙另一部研究李商隐的著作《心有灵犀》我没有买到。 |
7 |
叶嘉莹 |
《迦陵论诗丛稿》 |
中华书局2005年版 |
喜欢诗歌的,做语文教师的,这几部书建议一定看一看。 |
8 |
顾随讲、叶嘉莹笔记 |
《顾随诗词讲记》 |
中国人大出版社2006年版 |
9 |
叶维廉 |
《中国诗学》 |
三联书店1992年版 |
10 |
朱光潜 |
《诗论》 |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11 |
徐复观 |
《中国艺术精神》 |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
12 |
朱良志 |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13 |
袁行霈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 |
北大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
14 |
黄子平 |
《文学的“意思”》 |
浙江文艺出1988年版 |
15 |
赵沛霖 |
《兴的起源——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
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 |
16 |
鲁枢元 |
《超越语言——文学语言学刍议》 |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
17 |
叶 朗 |
《美学原理》 |
北大出版社2009年版 |
18 |
萧涤非 等著 |
《唐诗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
李商隐部分 |
19 |
(美)宇文所安 |
《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827——860)》 |
三联2011年版 |
这部著作40万字,研究李商隐的文字大约20万字。 |
20 |
冉云飞 |
《像唐诗一样生活——中国人心灵栖居的诗意追求》 |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版 |
|
21 |
(美)宇文所安 |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 |
三联书店2003年版 |
|
22 |
史冬冬 |
《他山之石——宇文所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研究》 |
三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版 |
博士学位论文 |
23 |
陈小亮 |
《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 |
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版 |
博士学位论文 |
24 |
(美)宇文所安 |
《追忆》 |
上海古籍1990年版 |
|
25 |
王 力 |
《诗词格律十讲》 |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
26 |
肖 鹰 |
《美学与艺术欣赏》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
27 |
刘长林 |
《中国系统思维》 |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
|
28 |
申小龙 |
《文化语言学》 |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
|
29 |
王岳川 |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
30 |
朱立元主编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 |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
|
31 |
李宗桂 |
《中国文化概论》 |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
32 |
李中华 |
《中国文化概论》 |
华文出版社1994年版 |
|
33 |
畅广元主编 |
《文学文化学》 |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
|
34 |
曹明海 |
《文学解读学》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
|
35 |
周振甫 |
《诗词例话》 |
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
|
36 |
(美)浦安迪 |
《中国叙事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
37 |
杨义 |
《中国叙事学》 |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
38 |
(法)郁白 |
《悲秋》 |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
|
39 |
张世英 |
《哲学导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40 |
傅修延 |
《文本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41 |
张会恩、曾祥芹主编 |
《文章学教材》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
42 |
倪宝元主编 |
《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
43 |
张 颂 |
《朗读美学》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
|
44 |
张 颂 |
《朗读学》(修订版) |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
45 |
杜伟东 |
《朗诵学》 |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
|
46 |
叶舒宪等 |
《中国国代神秘数字》 |
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
看这两本书的动机是:备这节课时我老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中国格律诗有五律、七律,而没有九律、十律? |
47 |
吴慧颖 |
《中国数文化》 |
岳麓书社1995年版 |
48 |
叶纯之等 |
《音乐美学导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我每次公开课备课期间,都要看几本跟课的内容毫无关系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书,从中受到启发。 |
49 |
(美)伦纳德·迈尔 |
《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50 |
王 毅 |
《园林与中国文化》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
51 |
徐 风 |
《紫砂历史大散文——一壶乾坤》(紫砂历史三十位大师传记) |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