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道技合一


2011年12月21——23日,广东省2011年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暨课堂教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在广州市华泰宾馆举行,来自各地的的学者、专家及教师代表8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南头中学徐国年老师作为深圳市教师代表主讲了《思维的路径与方法——谈议论文怎样才能写得深刻》一课,荣获一等奖,展示了我市高中语文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极富魅力的教学风采。
徐老师的课引起了与会专家、老师的强烈的反响和一致的好评。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科主任、正高级教师王土荣老师认为:徐老师的课“道”和“技”结合得很好。有些老师有深度,但学生动不起来,不能形成共振。学生有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他特定的思维,特定的感悟。徐老师的课把握了高中学生这个特定年龄段的内在需求,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徐老师有教育思想,有教学理论,又能带着学生一道精神旅游,形成和谐共振,是一堂很好的课。
本次活动特邀专家、正高级教师周国强认为,徐老师这堂课体现出老师本人素养高,水平高,层次高。整堂课环环相扣,收放自如。第一,在套路化作文教学盛行的今天,徐老师选择了好的突破口,以思维训练为基础,通过不断变换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第二,整个过程,螺旋上升,从质疑到追问再到抽象。并且,能够及时抓住学生闪光的地方,课堂能够动态生成,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从肤浅引向深刻。
与会的老师们认为徐老师的这节课可学、可品、可思,这节课基于思维过程的启发,化语文学科知识为语文教学知识,把前沿教学理论渗透在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整堂课充满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生活情怀的涵育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