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20多年前的旧作:开创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新局面》
     阅读次数:190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20多年前的旧作:开创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新局面

 

(程少堂按: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于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1990年第8期,是我做中学语文教师期间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这篇文章谈的问题,都不是一般中学语文教师思考的范畴,而是师范大学语文教学法教师思考的问题。从文章提出的问题看,我当时的思考一点都不比师范大学语文教学法教师落后,甚至比他们中许多人先进,因为我提出的这些问题,当年有许多大学语文教学法老师并没有认识到。文章中提到的语文文化学、语文哲学、语文美学等已成现实或即将成为现实,而《语文教学鉴赏学》、《反语文教学法》等还未见诞生。文章虽然幼稚,但我不悔少作,因为从其中可见当年年轻的我的初生牛犊的“远见卓识”。

从这篇文章是不是也可以看出,这个深圳市语文教研员并非突然诞生的,而是早就准备好了?

由于篇幅,本文没有收入2006年出版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今天将杂志带到办公室让同事扫描后挂出。)

 

开创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新局面

程少堂

(原载《中学语文》1990年第8期)

 

为了开创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新局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提倡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淡

化专业意识。

    一、淡化专业意识的必要性

    现分别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谈谈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淡化专业意识的必要性。

    ()外部因素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后,交叉科学兴起,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横断科学蓬勃发展,科学的系统整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出现两大趋势:一方面是高度分化,一方面是高度综合。整个科学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立体结构的纵横交措的网络系统,要求人们从对某一事物的研究发展到对系统的研究.从单值的研究过渡到多值的研究,从单目标函数的研究过渡到整体结构的研宄,从纵向的研宄过渡到横向的研究。总之,要求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类自身)进行综合的、整体的探索。这种综合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科学研究结构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这是要求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淡化专业意识的时代背景。

2.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在教学改革实际中,凡是成功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都是整体性质的改革。从单项改革向整体改革发展也是语文敦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即使是单项改革也注意整体功能)。这种教学改革整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注意研究成果的整体功能。这就需要淡化狭隘的专业意识。

     3.是语文教师队伍对理论改革的吁唤。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理论的需求日益增强。而目前的语文教学法理论的信息量小而且陈旧,不能满足这种日益增强的需求。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淡化专业意识是改变这种现状的距要手段.

     4.是发展教学论的需要。教学沦的发展必须以学科教学法研究的繁荣为前提。而语文教学法又是学科教学法中最能推动教学论发展的一门学科。只要把语文教学艺术加以抽象,概括,就能上升到教学论范畴。教学论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法研究扩大自己理论的覆盖面,淡化专业意识。

    ()内部因素

1.是发展本学科的需要。目前的语文教学法研究,基本上没有超出老一代学者研究的范围,研究成果总体上看也没有超过老一代学者的研究水平。而一个学科要发展,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2.是扩大本学科影响的需要。好的语文教学法不仅能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许多方面甚至完全可以迁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去。事实上,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能(程度

不同地)影响一个学校(有的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也提醒我们研究语文教学法的同志,在专业意识上不要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3.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宏观研究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项技术革命的先导。而语言文字又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接受、转换信息最重要的工

具。语言科学是基础科学,因此,语文教学法研究要研究作为基础课、工具课的语文应该

怎样为其他学科开路引路。这样的宏观研究,有利于摸到时代的脉搏,听到未来的呼吸,从

而更好地指导微观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淡化专业意以,强化宏观观念。

     4.是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的需要。一门学科是否繁荣,跟进行这门学科研究的队伍的理论素养有机重要的关系。理沦素养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问题,但知识结构是其核心。一个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想有所作为,就不能蜷缩在自己专业的小天地里。德国化学家利希腾贝尔格曾说过:“一个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影响语文教学法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二、几点设想

   1.开展语文文化研究。语文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文化。语文教学法研究要把语

文文化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

   2.开展语文哲学研究。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苏联教育家AP·波

利索夫认为:“一个教师是否能够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看他是否具备了哲学方面的知识修养。哲学方面的知识修养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世界观和方法论.”语文教学法研究应创立一门《语文哲学》。

    3.开展语文美学、语文艺术的研究。我这里说的主要是刨造性教学的问题。迄今为止,

语文教学法研究仍处在研究教学的一般方法、程式等方面,少有创造性教学的研究。这方面

倒是有一些优秀救师走在前面,如湖北大学《中学语文》1987年第11——12合期上刊登的陈钟粱的《语文教学的逆反处理》一文,可以说是创造性教学在理论上的一项突破。

3.挖掘其他艺术中可供语文教学借鉴的因素。比如相声中的幽默、音乐中的节奏、话剧中的对白(朗诵),电影、戏剧、评书中的“卖关子”、“设悬念”等都值得研究借鉴。 

4.要把个性心理学、气质心理学引入语文教学法研究中来。引进自然科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对“新三论”、“老三论”的引进已做了一些作。还有互补原理、测不准原理、选择论、模糊理论等都值得引进。 

5.开展语文教学潜方法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显方法。而潜方法是指现今《语文教学法》教材中研究的方法之外的所有方法。

6.进行比较语文教学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外语文教学法比较(横向),中国古代、近代、现代语文教学法比较(纵向),著名语文教师教学法比较,同课异法比较,同人异法、异人同法比较等。

7.在比较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语文教学鉴赏学。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艺术》的作者贝弗里奇说:“鉴赏力能通过研究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方式而得到培养。”对教师而言,就是通过研究杰出教师的教学来培养他们的鉴赏力,因此应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8.开展反教学法研究。所谓反教学法研究,就是研究教师掌握不好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由于哪些障碍因素造成,又如何克服这些因素。   

9.超前研究。理论有前导性、预见性。如凯恩斯经济理论成形于罗斯福亲政之前,罗斯福亲政后实施这个理论而大获成功。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也是成形于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之前。海涅在谈到德国革命的特点时说,德国是先完成了她的哲学,然后才完成了她的革命,并且讲出了他那句撩动过干百万人心扉的名言:“思想是走在行动之前,就象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希望教学法理论界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科学方法,对未来的语文教学发展提出科学的理论模型或假说. 

  10.开展对语文教学法研究的研究。

  11.要强调突出研究人员的学术个性。

 

 


 


最后更新[2011-12-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