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了中华民族“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文化精神。儒家是务实精神的典型代表,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老子、庄子是楚人,浪漫主义的楚文化塑造出老子、庄子的超越精神,突破了由周人沿袭于中原的务实精神。梁启超曾分析过老庄学派与孔孟学派的区别:老庄崇虚想、主无为、贵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自然等;孔孟崇实际、主力行、贵人事、明政法、重阶级、重经验等*15很明显,前者是超越的文化精神,后者是务实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