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一栋伟大的小楼(印象北大中文楼)》
出处:照片为北大中文系院门      阅读次数:24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一栋伟大的小楼(印象北大中文楼)

 

一栋伟大的小楼

——印象北大中文楼

程少堂

      我这一生,至目前为止,到过北大四次。
 
      第一次到北大,也是第一次到北京,是1988年暑假。当时,我还在中学做语文教师,偕在同一个学校任英语教师的妻子一道,在北师大中文系参加培训学习。夫人的身体不好, 所以,这次到北师大,说是赴京学习,其实呢,真正的动机,是借学习之机,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全国心脏病研究中心)给她看病。由于是第一次到北京,所以学习期间基本没有听课,偷偷跑出来,先是陪夫人看病,接下来逛北京逛长城。
      逛北京,首先是去看心中的圣地北大。
      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进北大,当然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我也记不住也分不清是从哪一个门走进北大的。印象深刻的是,走进北大校门后,但见左手边有一排三四十米长的自行车,往一个方向整齐地倒在地上。我跟夫人玩笑说:“自行车倒地你见得多是吧?自行车一排一排地倒地你也见得多是吧?但是你见过这么长一排自行车倒地,又倒得这么整齐这么壮观这么有素质的么?”说话间,我们往里走了约五六十米,忽然我调头要回转,夫人不解,我道:“回去吧,等女儿考上北大再来,那该多好!”
      女儿当时不到四岁。
      于是往回走。
      这就是第一次进北大的经历。
 
      第二次进北大,是1999年暑假,女儿瑶瑶中考,完全凭自己的拼命努力,考到当时珠海最好的高中——珠海一中。为了奖励她,录取通知接到后,我们带她到北京玩了一趟,其中的重点是看北京大学。
 
     第三次进北大,是2011年1月初。第三次进北大,不是因为女儿考上北大,而是因为我赴北大进修。女儿2003年就考上大学了,但是并没有能考进北大(当时被免试推荐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金融系,但是她不愿意去)。2010年,她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按说,悉尼大学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比北大差,但是我就是一根筋啊,总是觉得不如考进北大让我舒服。
      女儿是进不来北大了,我呢,能老不去北大吗?北大依然是梦。近20年,也就是我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很少出去进修。原因有二。一来单位没有派我出去进修,更重要的原因是,许许多多培训班的课程设置都不好,课讲得好的也凤毛麟角,于是乎我觉得,与其去参加无多大意义的培训,不如自己看书来得实在。反正我家里书多的是(现在有上万册吧)。
      但是有机会到北大进修,我当然是要去的,而且当仁不让。
      你要说我迷信北大我就迷信。我甚至在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讲过:好语文教师要争取到北大去睡几个晚上。北大的课也许可听,也许可不听,但是好语文教师一定要争取到北大去看看“一塔湖图”,一定要到未名湖畔走一走,一定要到北大中文系去感受感受那里的气场,总之一定要到北大睡几个晚上。没有到北大睡几个晚上的语文教师,不算真名师,就算是名师,也总差点什么不是?有这样的观念,今年元月7日,我就自然而然飞北大参加“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学习。由于我元月11日要提前飞回深圳参加主持12日开始的深圳市2011年全市高三年级统考语文科命题工作,于是我10日下午向北大负责培训工作的蔡博士请假,顺便给蔡博士赠送拙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讲语文》,同时也请他转送两本拙著给温儒敏教授。蔡博士一见我的书和名片就说:“你就是程少堂老师啊?”我说“是”,然后接着问他:“您知道我啊?”蔡博士说:“知道知道,语文味教学流派么。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和《中国教师报》联手主办‘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建国60周年纪念专题活动’,当时我正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我推荐编辑部注意研究你的资料,你是我推荐入围的哩。”我说谢谢谢谢啊。是真谢谢,因为在我所有的荣誉中,我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体制外,甚至连一张证书都没有的荣誉。然后蔡博士又说:“今晚我们招待国培班讲课老师,你也来吧。”晚上,钱理群、孔庆东老师有事没有来参加宴会,但是吴晓东、韩毓海等知名教授参加了。上海有一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也在座,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这位老师在筵席上比较拘谨,基本不说话,而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则是鸿儒大谈笑。我呢,第一次和北大中文系老师吃饭,有三生有幸感但没有自卑感,所以放得很开,先是高高兴兴,后来是高兴高兴,自然是喝高了,可能出了“土相”,因为,饭后是怎么回住地勺园的,在下全然不知。第二天早上,左脚大拇指的刺痛疼醒了我,一看,整个左脚大拇连指甲全是乌的。我的天,一定是晚上回到房间脱了鞋子,踢到床角或是墙角了。可是当时全然不知。
 
      第四次走进北大,是今年6月30日上午。
      公元二千零一十一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八点四十分,我,走进了我梦中的圣地——北大中文系。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北大中文系。
      由于这个“第一次”,头天晚上我在住地北大勺园,没有睡好觉。
 
      应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之邀,2011年6月30日上午,我在北大中文系二楼报告厅做了一个主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为例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学术讲座。在中国语文界,不知怎么搞的,本人浪得幽默虚名,在各地讲学时经常有人安排记录我的报告引起了多少次笑声。比如,2009年10月22日上午,我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安分局礼堂,给罗湖区全体小学语文教师作学术报告,从上午九点讲到快十二点,整整3个小时,中途没有休息。会场有800 多个正式座位,另外又加了100张凳子,结果还有一些迟到的老师坐在地板上。面对爆满的礼堂,我情绪高涨,激情洋溢,纵情挥洒,讲课的水平发挥到极致,整个会场方佛是一个欢乐的小海洋。会议主持人罗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私下安排一位老师记录会场爆发出的笑声次数,讲座完后,她递给我的纸条上的数据是:今天会场笑了72次,平均两分半钟笑一次。但是在北大中文系礼堂演讲,我很规矩,十分规矩,非常规矩,非常非常规矩,一点不敢造次。不要说我这样的小人物,中国学术界无论是谁,到北大来讲座都得规矩是吧?就连大师金庸先生在北大授予他名誉教授的讲座时不是都说过一句名言:中国人有几大尴尬事,即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题诗,北大讲学。金庸先生这样的大人物在北大讲学都这样诚惶诚恐,我在北大中文系讲座有点放不开是再正常不过的。
      我讲座的内容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能在北大中文系这个神圣的讲坛发布自己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无论对我个人,还是对语文味研究,均具有历史意义。
 
      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所在地,在北京大学被称为“五院”。北大校内有六个小四合院,分别叫做一院至六院。中文系是五院。这也是北大中文系对外公布的标准校内地址,即“北京大学五院”。
      五院的具体位置,在北京大学主校区中部,图书馆正西面,静园草坪东侧,六院南侧,四院北侧。有资料介绍说,出租车可以且只能从学校的西机动车门(又叫西侧门)或东机动车门(又叫东南门)进入,可以直接开到中文系院门口,但因院门很小,车不能进去。不过,你下车只需一秒就可以进入五院,用五秒就可以进入中文系楼内了。
      中文系内,一楼北侧是研招办、教务办、学工部等,南侧是各文学专业教研室。二楼北侧是系主任室、书记室等领导的办公室,南侧是各语言学类专业教研室。
       第一次进北大中文楼,这个我心目中的圣地给我的印象平凡至极。我心中的北大中文系很大很大,可是北大中文楼却是很小很小,而且实际上是一栋“三小”楼——门小、院子小、楼小。走近北大中文楼,你会发现进北大中文楼院子的第一道门(院门)又矮又小,仿佛让人感觉到,要是高一点的个子,恐怕要弯腰才能进去。进了院子,里面的走廊很短,很窄。楼里面的北大中文系各教研室的办公室,不仅小(我看见的几个办公室都只能并排放四个条桌而已,凳子还没有四张),而且破,是我所见过的最小最破的办公室(我估计北大中文系老师除了接待客人、和学生谈话之外,基本不到办公室办公)。
 
       但是这栋不起眼的“三小”楼,比任何一座摩天大楼给我更强烈的震撼。
       因为,这是一栋伟大的小楼。
       我知道现在的北大所在地不是老北大的位置,这栋中文楼自然也不是老北大的红楼。但是老北大中文系的血脉并没有断。踏上北大中文楼的暗红色的地板(比我家的柚木地板差多了),我还是在心中固执地琢磨着:这块地板,或那块地板,可能是蔡元培胡适鲁迅们踏过的吧?
      北大中文楼,我心中的天下第一楼。非谓天下第一大楼,谓精神大也,气度大也。据温儒敏教授介绍,在全国许多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时,北大校方也曾有意如此,但北大中文系经过讨论,回复北大校领导说:“还是叫中文系”。
      这就是定力。这也是一种“大”。
      从北大中文楼那个又矮又窄的小门,走进这栋伟大的小楼的时候,《圣经》中耶稣对众人的训导仿佛在我耳边响起——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圣经:新约》第87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圣经:新约马太福音》7章13-14节,《圣经:新约》第8)。
 
2011年6月30日晚于初稿与深圳
 2012年1月11日修改

最后更新[2012-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