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郎朗的名气为什么比李云迪大得多?》
     阅读次数:125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郎朗的名气为什么比李云迪大得多?

郎朗的名气为什么比李云迪大得多?

(2012-01-24  )

l来源:李子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e9d060102ec9b.html?tj=1

在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我们见识了“钢琴王子”李云迪的精彩表演。这让我们马上想起了另一位年轻的钢琴演奏家——郎朗。郎朗和李云迪,两个同样出生于1982年的年轻人,都凭着天赋和勤奋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钢琴演奏家;而要说到中国钢琴,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郎朗。

可事实上,李云迪的成名应该是在郎朗之前。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就一举拿下了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成为肖邦国际钢琴大赛70多年历史中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而郎朗获得最重要的奖项则是在2年之后。2002年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举行,郎朗是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度唯一得主。

这里说句实话,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分不清楚哪个奖项更重要,也听不出谁的演奏艺术更高。所以,今年春晚李云迪弹奏钢琴时所获得的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肯定远远不如那些小品以及刘谦的魔术。那么,为什么同样是青春逼人,同样是技艺超群的两个英俊少年,如今拥有的人气却相去甚远呢?为何李云迪的名气比郎朗的名气小得多?而让人有“既生瑜,何生亮”、“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的感慨。可是,难道偌大的中国、偌大的世界,竟容不下这样两位年轻且同龄的钢琴演奏家并行存在吗?这显然是个笑话。

号称“中国十大策划家之一”的李光斗,在其文章(《好产品也要包装》,《决策探索》杂志)中说,主要原因就在于郎朗的营销做得更好。

为了超越同时代的另一位佼佼者、竞争者,就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付出更多的代价。郎朗身后的团队,显然更擅长包装造势,在宣传上更积极——他们敢于早早亮出“国际钢琴大师”的旗号;在演出上更勤快更频繁——据说,郎朗一年的演出可达150场之多,而且是国内国外满世界地赶场子;在机会的把握上更主动——在近年来央视直播的大型活动上,总是能见到郎朗的身影;在媒体炒作上也颇有心得——郎朗父亲的一句话:“只有公主才配得上郎朗。”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被媒体热炒了一把,无形中又将郎朗的知名度提高了几个百分点。反观李云迪,就显得比较沉默,除了一些正式的艺术演出外,便很少能看到有关他的报道。

“市场永远是现实的。”有人认为。郎朗早早就成了牢力士、奥迪等名牌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在中国的电视屏幕里也以天才的形象为奶粉做广告。而李云迪呢?真的想不起来他在钢琴之外的商业表现。那些商家们也想不起他来。或者商家虽然想起来了,却担心消费者想不起来,所以同样不会请他拍广告。

道理就是如此,再好的产品也要会营销,再优秀的人也要懂得推销自己。所谓买卖买卖,就要懂得卖人家才会买。做市场不能做无名英雄。营销做得好不好,买卖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产品(人)的商业价值——你是谁并不重要,消费者认识你是谁才重要。

看看今天各行各业、全国各地那些最有名气、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又有谁不是通过商业包装和炒作而家喻户晓的呢?而包装和炒作,一句话,就是要烧钱。或者你老爸是大老板,有钱,烧得起;或者有贵人相助——要么有大老板愿意为你投资;要么有高层领导看上你,利用国家的强大力量来推举你。

不过,艺术家的成就自然不能单纯用商业价值来衡量。对于李云迪和郎朗来说,现在评论谁优谁劣尚为时过早,他们将来的艺术道路还长着呢!

 

 

郎朗的名气为什么比李云迪大得多?郎朗的名气为什么比李云迪大得多?


最后更新[2012-1-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