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近两年中考语文试卷浅析及相关教学对策
深圳龙岗布吉中学 钟淑君
一、整体上看:
1、总方向:首先,重视基础知识题的考查,不出难题、偏题、怪题,所有基础题相关知识点都能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找到;其次,重视语文经典古诗文的熟读、背诵、默写的考查;默写所占分值较大且稳定;最后,着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考查,古文阅读、应用文体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作文都属于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比重占70%以上。
2、教学关联:中考语文试卷的难度并不大,知识点都在课本上,即使是语言能力的考查点也是平时课文教学中应涉及到的。所以,中考的指导方向是让语文老师认真地上好每一课,上好每节课,让语文老师能准确地辨析课文中哪些知识点是必讲及应该讲透的。
3、关注生活:深圳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平时多留心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那么,他在语文中考中就已经比其他同学先行一步,就不会对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为难,也不会对题目中“结合现实”、“结合生活”这样的字眼感到疑惑。多关注生活及生活中的事与理,这是中考语文对我们学子的课堂外的要求。
二、具体分析:
1、基础题
中考的字音题全部出自初中课文的“读一读、写一写”,近两年特别注重多音字和平时大家容易误读的字音,2010年考查的多音字有“锐不可当(dāng)”、“狼藉(jí)”、“惟妙惟肖(xiào)”,2011年考查的多音字有“奔丧(sāng)”、“慰藉(jiè)”、“风雪载途(zài)”;2010年考查的容易误读的字音有“姊妹(zǐ)”、“嫉妒(jí)”,2011年考查的容易误读的字音有“戛然而止(jiá)”、“绯闻(fēi)”、“狡黠(xiá)”。
病句一直是深圳中考语文的常规题型,考查的范围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固定搭配错误(如2010年的“通过……使”,“是否……是”等)、词语顺序问题(2011年“结合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缺少主体成分问题(2011年“发布了暂停进口问题产品(的通知)”)、逻辑性错误(2010年“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这些病句只要复习了都是能较容易做出来的。
2011年考查成语运用也都是出自课本中的成语,只要看了书本中的注解,并注意成语用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运用区别)、用词的范围(大词不能小用,小词不能大用),一般都能够顺利完成该题型。
基础题中的综合性题目主要包括常见文学体裁的考查(2010年考小说、2011年考诗歌)、句子主干的辨识、作家作品的识记(2010年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2011年的鲁迅作品)、语言得体、修辞手法(2011年考拟人修辞)、复句类型辨识(2010年因果复句、2011年选择复句的考查)。
2、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应该是中考语文里容易得分的题型,只要按要求认真背诵好、默写过关,这道题争取满分是可能的。深圳近两年的古诗文默写主要考查要背诵的课内外古代诗歌、经典短小古文,都是课后标注要求背诵的篇目。理解性默写仍然是这两年的难点,在背诵的基础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是中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复习的一个重要策略。
3、阅读考查
1)古文阅读考查
2010年考了比较阅读——沈复的《童趣》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011年考了单篇阅读《岳阳楼记》,都是从实词、翻译、课文内容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这些角度考查。从中考试卷来看,实词和要翻译的句子都是课文中有注解的,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围绕文章的主旨来提问的,所以,抓住课本来复习才是根本。
2)应用文体阅读考查
应用文体的考查,近两年都考了说明文,重点考了说明文应知应会的文体知识,如2010年的说明顺序、2011年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加点词能不能删,这些都属于基本的题型考查,只要复习了说明文、议论文文体知识和进行了文体题型常规训练都能够做出。还有就是要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谈谈自己对某问题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属于常识和语言、思维能力的考查。
3)文学作品阅读考查
文学作品阅读一直是中考拉开分数的题,对老师复习和学生迎考来说,都是一个难点,2010年的《天上的星星》考查了文章思路的新题型,其他几个题包括仿写、理解句子含义、思想感情的考查。而2011年的《古藤》也主要考查概括、品析、句子作用这样的题型。这两年的最后一道题目都是围绕主题的开放性试题,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近两年的文学作品阅读在语言鉴赏方面的考查分值较重。
4、作文
作文历来是中考的重头戏,2010年是话题作文,2011年是半命题作文,两年的作文都着重要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成长,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说内心话。总体来说,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作文,但要得高分就得看基本功了。
三、相关教学对策:
1、课本是根本
我们年年都在面对中考,研究中考,订阅很多资料,练习很多题目,非常复杂,非常紧张,非常辛苦,关键是“劳命伤财”之后还收获甚少。所以,仔细分析,其实只要认真地把初中的课本课文研究透彻了,把中考要求贯彻到具体的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迎接中考其实是简单的。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诵过关;语言优美的课文,一定要带领学生品析语句;文言文的实词、重点句翻译一定要课堂过关;学习应用文体时,老师要带领学生把握基本的文体常识。而课文中没有要求背诵的古文或者现代文,就不必太强调背诵,把课文中的其他重点问题解决即可。
2、考点明确化
如果平时上课时,老师就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与中考关联起来,我们许多教学工作就会变得目标明确,有指导性。中考的考点其实就是穿插在日常的教学中,所以,从初一开始,教师就要熟悉中考的题型。比如,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成语就是考点,老师在上课时就应该过关;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在上课时老师讲到相应的文体都应该强调;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这些具体到每一课的,应该在每一课中过关;文言文的背诵、实词注解、应用文体、现代文的语言鉴赏能力等。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考点,老师在上课之前自己要清楚,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重点讲解。
3、考点系统化
从初一到初三,这些中考的考点积累下来就会很多,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强,老师上课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系统化。这项工作,应该也是从初一开始,这样积累下去,到初三就会比较轻松,学生学习也会比较有条理,不是杂乱无章的。比如,学习小说时,可以把所有文学体裁带过复习,把小说的三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等这些都可以系统化复习一遍。在应用文体作品学习时,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都应该在老师的带领归纳,更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区分。在理解性默写中,系统归纳也很重要,现在的理解性默写非常强调以某一个主题来考查,而且分值比较重。
4、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从深圳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看,在现代文阅读中,对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比重很大,特别是作品中的语言鉴赏每年中考都有,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语言的品析。语言的品析一般从语言的写作的手法上入手,如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抒情方式、蕴含等,这对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和重点。老师在平时上课时应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慢慢地加深难度,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语言的学习、理解、品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多练习一些仿写、片断描写、观点自由谈等,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5、重视平时考试答题的规范引导
我们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很多知识都能过关,语文总体水平还不错,但就是在语文考试中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对这种情况,问题一般出在学生答题的卷面不够整洁、答题的规范性不够,心里知道这样,但写出来就是不能完整、全面、优美。所以,语文老师应该重视每一次考试中学生的答卷情况,在考试之前强调卷面的重要性,在考试之后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答题因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比如,默写时字迹笔画要清楚,注意自己容易写错的字。阅读题目答题要注意格式,比如应用文体中的“XX加点字能不能删”这样的题目,就有比较统一的答题格式,分三步:第一步,明确观点,不能删;第二步,解释加点词的本义和文中义,并反面点明,如果删了就有什么影响;第三步,体现说明文(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在语文考试,特别是主观性问题中有很多的题目都是有一定的答题规范和格式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语文答题的格式规范,这样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有较大的帮助。
(联系地址:广东深圳龙岗区吉华路221号布吉中学 钟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