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原研哉:设计,走到极简是永恒》
     阅读次数:411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研哉:设计,走到极简是永恒

设计,走到极简是永恒
时间: 2012-03-1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匡域  
 

内容摘要: 原研哉设计的蒲公英酒酒瓶。3月10日,“设计的设计――原研哉中国展・上海”开幕。这种文化也受到了禅的影响,以简素为基轴的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原研哉设计的书封面。

原研哉设计的蒲公英酒酒瓶。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匡域

  “设计到底是什么”?这是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给自己提出的思考命题。

  3月10日,“设计的设计――原研哉中国展・上海”开幕。设计大师先于观众到场,带领媒体参观他在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展出的113组件设计作品。在讲解中认知,详述设计的本源命题,原研哉向大家传递出“极简是追求永恒的终极设计”的理念。

  设计是对“事”的设计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物”的设计,而是“事”的设计。因为世界不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是由各种印象构成的。葡萄酒、香水、奥运会、酒店等等,在人们的心中留存的印迹是由印象搭建起来的。而形成这些印象的根源,是做这些事情的人的热情。将感情转换成生动的印象,并渗透到人们的心中或者感情中,就是“事”的设计。在本次展览会上,原研哉希望以最自然的形态表现出思考的过程,因此选择了三个主题。一是“设计的诸相”,呈现原研哉在最近最新工作中的各种设计作品。借以通过观察以往做过的工作,再次反思自己曾经、把什么当作问题,又想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的过程。二是“无印良品的艺术指导”,以原研哉在无印良品所做的工作为中心进行作品展示,它象征了日本及亚洲的没意识为资源的研究。三是“展览的展览”,集中再现原研哉策划举办过的5个展览会,了解集合了众多的才能与技术,更大的“事”的设计是如何产生的。

  设计要具有生产力

  “设计既要有设计性,又要同时具有生产力”。这是原研哉一贯的设计理念。

  简约的展厅内,他的设计作品或摆或挂,素静清雅,细诉着简到极致的生活美学,而卓越的功能性又让它们泛出活跃生命的光泽。

  梅田医院的白色棉布指示标识温暖柔和,契合这间妇产科与小儿科专门诊所的特质。以布料为指示标识的空间,其表情也变得柔和。而白色棉布指示标识本身不具耐脏性,则更能表现医院“愈容易变脏的东西,愈要时常保持清洁”的精神,令在这里分娩就诊的人士安心。

  日本特产蒲公英酒,被设计大师在瓶身的标签上使用蚀刻法描绘出蒲公英的绒毛,而这些绒毛又蕴涵深意――储藏时间的标识,每多一年就多一根。

  作为全球化的设计大师,原研哉在保持世界性的同时又延续着民族特点,使设计具有宽容与共的个性,这种保持自有特点的中和,贯穿在展厅的各个作品中。

  清酒“白金”瓶一改日本清酒清淡玻璃瓶的传统形象。瓶身如镜面般映照周围景象,通过镜面特性显示清酒的强烈个性。而瓶身上的手撕状标签使用德国出产的和纸,突出了清酒的意境。

  设计应该回归原点

  不追求过剩、奢侈,让人们意识到,对于物品的使用,恰到好处最为重要。无印良品是将过剩的设计加以彻底省略的经典,这个品牌也给了原研哉一个对日本审美意识进行集中视觉呈现的舞台。

  极简并不意味着无设计,而是追求永恒的终极设计。无印良品2003年版的广告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这里设计不是直接传递信息的使者,而是要成为一种承载顾客对无印良品多样观点和建议的“容器”,在视觉化过程中,“容器”被传达为“无平线”,所选取的则是玻利维亚乌尤尼的大盐湖,以及蒙古大草原的景象。

  无印良品的广告概念适合用“虚无”来概括。它并不是打出鲜明的讯息,而是推出一个空无一物的容器来作为广告形象。

  比起大量地拥有,最小限度反而是优美的、舒适的。这是一种知性的体现,也是一种值得喜悦的认知。引导人们在意识上觉醒是原研哉设计最重要的核心。

  以设计的觉醒为出发点,以绵密的逻辑为手段,用立体交叉的视角来思考设计,113件展品都在表现设计删减去繁、回归原点的美。

  原研哉答记者问

  我最喜欢中国宋代文化

  宽松黑衣配扎藏蓝色围巾,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原研哉穿得很无印良品。

  他带着记者们在展品之间穿行,步履如飞。对作品的讲解,简洁清晰,没有拖泥带水。设计如人,此话不假。

  在访谈环节,研原哉静坐对面。面色红黑,一头白发。尽管眉眼和嘴角都略微下耷,但却总给人在微笑的感觉。他让记者从容提问,耐心、静听,懂得给双方在时间上留白。

  问:您是否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哪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对您影响最大?

  原研哉:应该说,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我非常喜欢和尊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宋代文化对我影响最大。我记得当时《清明上河图》在日本展出,引起轰动。我也非常喜欢这幅画。

  每次来上海,我都要去上海博物馆,有两个展厅是必去的。一个是青铜器展厅,一个是青花瓷展厅。我会将两个厅平行地去看,幻想在青铜器上设计出繁复花纹是什么样子。

  问:您是如何寻找设计灵感的?

  原研哉:我是个工作狂人。过去在工作中我不会感到累,当然现在年纪大了,会有累的感觉了,以前完全没有。我觉得工作就是游戏,有很多乐趣,这就会产生灵感。不工作时,我喜欢乱走、乱逛、乱看,这都是发现产生灵感的机会。我在景德镇看到窑工丢弃的烧得不成功的白瓷碗,它还镶嵌在模具中。我觉得它很美,捡回来后我把嵌在模具中的白瓷碗放入木匣中,它就成为了设计。我想我的灵感来自于对未知新问题的发现。优秀的设计往往产生于优秀的疑问之中。

  问:日本茶道和禅宗美学对您的设计有何影响?

  原研哉:茶道和禅道对我的设计没有直接影响。但最近我渐渐地感受到,通过设计获得的感悟与品茶悟禅是相通的。也可以说,茶与禅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潜藏在自己的感觉之中。

  问:您的设计就是回归日本传统文化中“空”“无”的概念,能否具体解释一下“空”与“无”?

  原研哉:15世纪中叶“应仁之乱”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次内乱中,日本当时积蓄的文化大半被焚毁,但这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契机,让日本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本国的原创文化得到觉醒。不崇尚繁复的装饰,反其道而行之,日本开始了尊重“素”、“空”状态的文化。这种一切皆无的最小化状态,与世界的绚烂形成有力对峙。当然,这种文化也受到了禅的影响,以简素为基轴的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最后更新[2012-3-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