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语文科第三次复习观摩课教研活动成功举行
本网讯(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市外语学校科组长葛福安执笔):深圳市2012届高三年级语文科第三次复习观摩课教研活动于2012年3月29日下午在深圳市高级中学举行。活动由市教科院程少堂教授主持。来自全市的本届高三一线教师、各学校学科组长、高一高二备课组长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与会者抱着诚恳的学习态度欣赏了三节高三语文复习观摩课:市高级中学张从德老师的“‘语序(简明、连贯)’复习观摩课”、深圳中学高三语文科备课组长刘艳平老师的“‘词语使用’复习观摩课”和市外语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叶永松的“‘语病辨析’复习观摩课”。市名师、市高级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近十年深圳市模拟考试语文命题组成员汪进老师最后进行了简短的评课,并与全体与会者就语文高考的“二轮”复习备考重点进行了交流。
三节复习观摩课,各有所指,各显特色。
张从德老师从考点的特征入手,精选试题,明示以法,让学生“四看四抓”,着意教给学生解题思路:①看话题,抓中心;②看词语,抓顺序;③看照应,抓局部;④看标点,抓关系。语言材料丰富新鲜,题型丰富。
刘艳平老师的课堂则是一节词语盛宴。一段开篇,词采华瞻,显出刘老师的才高学富,而刘老师又不时故意设错,引得同学会心一笑,然后让同学们说出笑背后的故错所在。设境亲切,教态自然。在对词语运用的错因归类上,刘老师又从时鲜话题中择出妙例,如董卿“姐姐”对“竹报平安”之误解,刘嘉玲“阿姨”对“面目全非”之曲解,陈水扁“总统”对“罄竹难书”之“错解”,某文联“主席”对“以泪洗面”之“歪解”,……莫不让与会者一例一粲然。这样的课,虽为复习课,却能让人学得轻松愉悦,实在难得。
叶永松老师的课则紧扣“二轮复习课”的特点,从“语言形态”的角度去教给学生体察病句之形,以“望闻问切”之法,断语言之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叶老师首先从深圳一模病句试题入手,让同学们谈自己在病句考点做题时的困惑,然后给同学们明确:要想做好病句题,要有三种本领:在“知识储备”上“胸有成竹”;在“语意语法”上“心有良法”;在“语言形态”上“眼有所观”。然后从“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不同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一轮复习” 的基础构建一种“眼观”“语言形态”的思维方法:知“病态”,察“病情”,懂“病因”。真正像一位老中医那样,对语句之“病”了如指掌。然后叶老师为同学开列了一本“病理大全”:两种句式:反问句、杂糅句式;三种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数量短语;四种成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长串宾语、多个谓语;五种词:关联词、代词、否定词、文言词、特殊词(①降低、缩减、减少、下降、缩短,②禁止、切忌、避免、防止,③前去、新生、部分、还、和……) 接着,叶老师就现场举出8个例题,以“下列语句有什么样的特征性语言形态?属于哪一种病句类型?”的设问方式,引导同学们现场“观形态”,“察病情”,学以致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程少堂教授在评课时说,复习课是不那么好上的,既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有所获,又要让学生享受复习的过程,那么,对老师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今天这三堂课,质量都很高,至少有两堂可以打95分。他希望高三的老师们在最后不多的时间内,认真研究学生,研究考点,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水平,这样,也提升了我们教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