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新闻中心
文章标题: 《鄢烈山:向私改“国旗下讲话”的学生致敬》
     阅读次数:122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鄢烈山:向私改“国旗下讲话”的学生致敬

2012-04-12 09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身原在破岩中。
http://blog.ifeng.com/1341507.html


        我是非常敬佩江成博同学的。他有独立人格,敢于独立思考,尤其是有勇气,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公开表达出来。我们不是在讨论公民素质吗?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是良好的公民素质。他也许偏激,也许表达得不正确,但他追求“做美好的自我”,忠于内心的感受,不迎合,不献媚,不讲假话、套话、官话,实属难能可贵。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有位名叫江成博的高二学生,在每周一升国旗的学生例行演讲时,不用老师预先审改过的演讲稿,而换成了另外一篇,题为《做美好的自我》。在演讲中,他激烈抨击学校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合理。周二有同学微博报料称,他“因此被学校勒令退学回家,校方还准备给其严厉处分”。周二晚,“启东汇龙中学通过网络回应南都记者称,该学生已回校上课,老师也能理解他的做法。此外,校方还否认了网上传言的退学之说。有学生透露,昨日下午,校方通过广播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要明辨是非’。”

      看了《南方都市报》4月11日(周三)“网眼”版上的有关报道,我正想就此事写篇评论,经观网编辑正好也约我评此事。她给我的报道却是江苏《扬子晚报》的版本,一看标题就可发现,其立场与南都的大不相同。

    南都报道题为《学生私改“国旗下讲话” 抨击教育制度被停课》。本来就是个人演讲,不是演戏,不是公事,不必照领导审定的脚本讲,所以“私改”就不是贬义的,至少贬意不那么严重,甚至是对学校搞形式主义假模假式的反讽
。而《扬子晚报》的标题是,《中学生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  抨击教育现状》,一个“偷”字,贬损之意强烈。但是,《扬子晚报》说江同学是“抨击教育现状”,比南都的“抨击教育制度”要准确。江同学说“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我们不是学校利益的机器,就算是机器也不是学校的机器”,显然他不仅是针对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也针对了本校的教育方式。

      重要的是,南都关注的是江同学的命运,是否“被停课”了?小标题有“演讲结束后被送回家”、“校方广播让大家‘明辨是非’”。校方称当时没有中断演讲,事后确实对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并不存在网络传言的退学说法,是学生父亲认为孩子不懂事,主动带回家教育”。这当然是狡辩:如果不是校方的意思,家长怎么可能那么快知道学校发生的事?学校表现了一定的宽容,让他讲完,在舆论关注后不想把事情搞大,这都是可取的。

    《扬子晚报》与南都的报道各有倾向性。南都引学生的观点多,多是赞同江成博的,有的称“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升旗仪式上演讲博得满堂喝彩的学生”;也采访了学校领导,相对全面与均衡。而《扬子晚报》所引都是校方与部分批评江的老师的观点,只是带了一句“据说,现场听了江成博的演讲后,不少同学还热烈鼓掌。”好像不该鼓掌的。从新闻报道角度,《扬子晚报》做得很不专业。这种“导向”式报道,不知是习惯使然,还是价值观有问题?

    本文写成了一篇新闻报道文本分析,且言归正传。

     我是非常敬佩江成博同学的。他有独立人格,敢于独立思考,尤其是有勇气,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公开表达出来。我们不是在讨论公民素质吗?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是良好的公民素质。他也许偏激,也许表达得不正确,但他追求“做美好的自我”,忠于内心的感受,不迎合,不献媚,不讲假话、套话、官话,实属难能可贵。

      《扬子晚报》上有个莫须有的“老师认为,这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出风头,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这应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江成博同学曾在学校组织的“忆红色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学校让他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中三千人挑一地上台演讲,他已经“大出风头”了,还用得着出这种不讨好的“风头”吗?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看网易这条新闻的跟贴,支持江成博同学的是大多数。网友 shxjy43 写道:“观点不一定全对和考虑的足够周全、成熟,但一个身处应试压力下、并身披光环的学生能有这种勇气和想法已属难得。为这个孩子鼓掌~!”网友“我用脚投票”说:“面对这样有头脑、有勇气的中学生,那些校长、老师以及教育官员们,你们不感到无地自容吗?”
     
     我希望,学校如果做不到以有这样的同学为荣,至少要表现出对他们足够的宽容。


                                  2012/04/11


最后更新[2012-4-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