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模拟试题
文章标题: 《马恩来:二模作文典型问题》
     阅读次数:187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恩来:二模作文典型问题

 

作文典型问题

1.审题不清,文体不符要求

第一道题为材料作文。题目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意。原则上应引用原材料,并按照“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构思作文。但许多作文,抛弃原材料,另起炉灶;有些虽未脱离原材料,却没有按照材料作文的特点和要求构思作文。出现大量的偏题跑题的作文,如根据原材料瞎编成“耶稣与门徒”的故事,变成一篇扩写,也有写成一篇解读《圣经》或与耶稣对话的文章。

第二道是话题作文,却有相当多的考生看成命题作文。“但是”只是一个转折连词,不能表达具体实在的意义。以此为题,无法体现文章的基本观点。话题作文,需要围绕话题自主命题。

2.不明命题意图,背离题目指向

许多考生不明白耶稣告诫门徒的话的含义,不懂“窄门”、“永生”等关键词的寓意,因而不能化抽象为具象,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加以引申议论。有些考生反向立意,质疑从“窄门”走“小路”,直至“永生”的价值,认为不必走窄门,走“宽门”“大路”也有风景。更有考生以无神论者自居,指斥“永生”的不可信。完全不明命题者的意图,背离题目的指向。

3.思维逻辑混乱,观点材料不一致

写“但是”话题的作文,许多没有“转折”的前提,通篇只有“但是”,却不明白“但是”是什么。许多文章缺乏内在的逻辑,分论点不能切分中心论点;有些生拉硬套举例,材料与观点不吻合。有些考生文史知识缺乏,举例对举失当。如一考生运用正反论证,将汉奸汪精卫的罪行与江姐、黄继光的革命事迹对比。

4.立意肤浅,低幼化严重

许多考生缺乏思想、文化及生活积淀,始终跳不出“小我”的狭窄空间,文章思想平庸,立意肤浅,低幼化严重。如小时候妈妈如何教育我,幼儿园阿姨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之类。还有些只是在个人情感上纠结,缺乏胸怀,缺乏境界。有些文章联系社会实际,却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和相应的价值判断。有些则认识片面,语言偏激。

5.两题合一,纠结串味

可能由于对两题选一的作文形式不熟悉,许多考生两题合一,写成一篇相互“纠结”“串味”的文章。有些既走“窄门”,又说“但是”;有些题目是“但是”,内容是“窄门”。文章主旨不明,内容不清,不伦不类,不知所云。

6.自作聪明,套作抄袭

有不少考生宿构套作,将平时写过的作文或考前背好的范文照抄一遍,出现诸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细节决定成败》《为爱而生》《风景这边独好》之类的文章,大都与本次作文毫无关联。有些考生自作聪明,从试卷中的词语运用题的材料和现代文阅读题的文本中,东抄西摘,拼凑成一篇文章。有些全文抄袭,有些主体部分抄袭。自然很容易被评卷老师发现。

                                           (马恩来整理)


最后更新[2012-4-2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