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二模”作文(2)题的审题意见
深圳高级中学 杨 璋
参加二模阅卷,听了茹清平老师关于作文的解读,有几句话不能不说。
程少堂老师命拟作文题,每每能有新意,是值得一线老师学习的。今年的“二模”作文题是两道,第一道为材料式,第二道为话题式,不走寻常路,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去写,体现了程老师的人文关怀。
材料式作文,从这次阅卷看,审题偏差小,方向相对较多,茹老师做了详备的解读,甚为敬佩。虽然不无偏差,比如“信仰”的、“宽门、大路也有风景”的,偏离题旨,但瑕不掩瑜。关于“但是”这个话题作文的解读,茹老师的说辞,虽然也详备,但让人不敢苟同。从析题到立意示例,不客气地说,茹老师根本不着调,与话题弥漫的主旨多数不搭界。
作为虚词,“但是”的确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转折连词,甚至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但是作为话题作文,这个连词的功能并没有那么强大、以至于“有广阔的辐射空间”;说到立意,它也不会是包罗万有、无远弗届的。
要审准、审好这个题,提出正确的立意,首先是看“但是”是在何种情况下运用的——转折情况下喽,这是话题的相关性联想。其次分析“但是”的语法功能有什么。无非四项:“与上文对立”、“限制、补充上文的意思”、“提醒注意”和“表达重点在后面”。 语言的语法功能不是谁赋予的,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它投射于交际中就具备了社会功能。这个功能正是这则话题作文立意的着力点和思考方向。如此,立意可以有:
①对立未必是坏事(比如成绩与错误、苦与乐、完美与残缺、神与形,或者另一种思路等)——照应“对立”功能;
②修正错误是一种进步(比如产品的升级、换代,人生的从头再来,社会的改革,一味强调发展也有害,片面追求升学率绝对错误等)——照应“限制、补充”功能;
③生活需要急刹车(报喜更报忧,总要有人唱黑脸、总要有反对的声音,缺点不讲危害大等)——照应“限制、补充”和“提醒”功能;
④做事、做学问要学会铺垫,才能迎来光彩的瞬间(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山登绝顶、量变质变等,蝉的生活、昙花一现也类似)——照应“重点在后面”功能;
⑤越到最后越是关键(善始更要善终,画龙容易点睛难,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等)——照应“重点在后面”功能。
恕我浅陋,一时只能列举这么多。
任何话题作文,范围总是有限的,只是相对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会较广一些,方向会多一些,但核心是贴合题意,符合命题的意图。茹老师的引申发挥涉及太多、覆盖太广,其基本思路是只抓“但是”运用的皮毛,而忽略了它的内在功能,这就是我不得不纠错的理由。
至于有哪些错误,各位自有判断,不必一一指出。请谅。
(深圳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