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3年中考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默写(8分)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不能两组都做)
A组: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______________,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3)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以颠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5.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6.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7.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
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三)阅读下文,完成9-10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桃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将莲与牡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品行的追求,对_______________世风的厌恶.(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敲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其始折旋疾徐( ) (2). 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椎敲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4分)
奥林匹克新格言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述,“更干净,更____,____、更_____,_____”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②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全人类的道德文明.它的形式外壳是竞技游戏,而其思想内核是美与尊严.在此,道德是规范体系的核心,也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③记得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的入口处有用对贿赂者的罚金铸成的宙斯铜像,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警句:“在奥林匹克,只能以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赢得胜利.”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围绕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剂的斗争愈演愈烈.仅悉尼奥运会就有76名运动员在赛内和赛外药检中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而被禁赛.人类源于游戏的竞争,一种表达人类童心的天真无邪的竞争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岂能让这些杂色玷污?
④今天,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丛0世纪初狂热地追求物质利益,到这个世纪向人的发展回归.这就对竞技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运动员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完美人格的主体.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一定要重视人,要研究人,不断地把奥林匹克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调整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上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将得到完美的体现和高扬.英国诗人蒲柏说:“对人类的真正研究就在于本身.”美国诗人庞德认为“人是目的”.无论从哪一角度来说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倡导“人文奥运”,高扬“更人性”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
⑤和平、发展、合作以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民族纷争和恐怖主义滋生仍将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现代体育运动始终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从13个国家得311名运动参赛的首届奥运会,到199个国家与地区的10200名运动员参加的27届奥运会,这期间现代奥运会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和壮大,五环旗闪烁着团结的光芒.奥运会应当是“人类团结的重要节日”,奥运会期间,“地球村”的村民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不仅如此,它还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行进节奏.奥林匹克运动以它崇高的、不可动摇的和平理想,在化解民族矛盾、缓和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罗格先生在他的就任宣言中指出:“保持奥林匹克内部的团结将是我在任期内最重要的任务.”
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奥林匹克运动曾光荣地举起“更快、更高、更强”的旗帜,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奥林匹克新格言将引着奥林匹克运动向文明、进步、团结的方向前进.、、
14.奥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干净、更____,_____,、更___,____.(2分)
16.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是罗格先生的话,从本段文字看.罗格先生说这段话的理由是
(1)---------------------------------------------------------------------------------------------------------------
(2)-----------------------------------------------------------------------------------------------------------(4)
17.第⑥段画线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出自《_________》一文(写出篇名),作者是___________.(2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博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6分)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它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的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起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春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侯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书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饿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注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你去偷偷喂那棵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⒄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⒅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20.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⑧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大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第⒄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江西功能,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第二部分 写作(62分)
25写作第一题(1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你有什么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
(2) 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请就文章的写作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
26.写作第二题(52分)
题目:我想唱首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上海市
第一部分 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8分,每空1分,错、漏、添、改一字均不得分)
1。总把新桃换旧符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A组:(1)留取丹心照汗青 (2)政通人和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组:(1)为有源头活水来 (2)峰回路转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4分,每空1分)
5。边、极限 6。平 7。使牛出汗 8。亲自
(三)(8分)
9。(4分,各2分)(1)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污泥而不受沾染(污秽)。 (2)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10。(4分,每空2分)洁身自好(过正直、高洁) 追名逐利
11。(2分,各1分)(1)慢 (2)看
12。(4分,各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13。(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4分)
14.(2分,各1分)人性、团结
15.(2分,个1分)贿赂、使用兴奋剂.
16.(4分,各2分)(1)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还存在者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宁的因素.(2)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团结的传统,并积极影响人类社会的饿行进节奏.
17.(2分,各1分)《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18.(2分)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
19(2分)要点: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共同打造绿色奥运;把诚信写上五环旗。有下列情况者的酌情减分:游离主题、机械模仿、句子冗长、错字语病。
(二)(16分)
20。(6分,各2分)(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会长成一棵大树。 (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 (3)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残疾,母亲为了孩子的将来忧虑。
21.(2分)母亲天天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棵树喂童子尿。
22.(2分)突出孩子的自强(志坚)。回答“做事努力、认真或执著”等得1分。
23.(2分)要点:抒发自己感激之情,或对母爱的赞美;语言得体,感情真切。
24.(4分,各2分)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必须写出“成全”或者类似的说法。)
第二部分 写作(62分)
25.写作第一题(10分)
9-10分: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通畅。
7-8分:有中心,有内容,语言较通畅。
6分以下:中心模糊,内容空洞,语病较多。
26.写作第二题(52分)
作文(50分)
参照2003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方案
写字(2分)
字迹端正,1分;
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分。
附:
2003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满分50分)
等第 |
综合评分 |
中心与材料吖(40%) |
语言(40%) |
思路与结构(20%) |
A |
50-45分 |
题意理解正确,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
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
分项得分 |
20-18分 |
20-18分 |
10-9分 |
B |
44-37分 |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想象力。 |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 |
思想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
分项得分 |
17-15分 |
17-15分 |
8-7分 |
C |
36-27 分 |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
分项得分 |
14-11分 |
14-11分 |
6-5分 |
D |
26分以下 |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四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
思想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用语不够恰当。(三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
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两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
分项得分 |
10分以下 |
10分以下 |
4分以下 |
说明:
1.A等基准分为48分;B等基准分为40分;C等基准分为31分;D等基准分为20分。
2.其中一面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 其中一面富有特色,其他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3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50%,得分不超过13分。
4.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5错别字较多,标点不正确,总扣3分。(3个错别字扣1分)
6.若规定自拟题目,题目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